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經濟一沉難起 投機活動熾熱 林行止

經濟一沉難起 投機活動熾熱  林行止
& b5 P: ^! I2 h- ]  L8 }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z! w2 @1 ?  o% ~"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z6 |0 k$ ]4 A# O% ~7 b. O' m
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國家,近來面對的困難,其導因看似千萬頭緒,錯綜復雜,但歸納起來,不外下述數項(這裡隻作非常簡略的陳述)—
" d8 l! g3 H. V$ P9 R/ C5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K( k7 e5 L4 G) E3 g% z9 M
第一、由於法治保障了社會流動性暢通無阻,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的確可發揮激勵人們追求、創造財富的作用﹔七十年代興起理論,指出富裕階級財源滾滾、物質生活奢華,會誘使向往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努力工作、奮發向上(准此,炫耀性消費值得鼓勵),那不僅於個人有益,亦會帶動總體經濟向前發展,「全人類」因而可以受惠。這種說法很具說服力。; v3 V; d% L0 R# j. p. `
tvb now,tvbnow,bttvb* V7 W+ k2 h& B" n; Q
可是,在一個各方面已高度發展的成熟社會,努力工作不一定能獲得對稱的報酬,這反映在過去三四十年來,受薪階級撇除通脹蠶食后(貨幣購買力日低)實質收入不升反降上。昨天徐天任在B4版的〈資本主義沒落? 〉引述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 1933-)的話,指出不公造就多幾個富可敵國的人,有什麼負面影響?答案當然是沒有影響。理論上筆者認同費爾普斯的看法。可是這位二○○六年諾獎得主沒考慮經濟學以外的問題,此為貧富兩極深化,會誘發「紅眼疫症」,大部分無法攀登財富梯楷的人很快會受感染,由是民怨愈積愈深,令以爭取選票為人生標的的政客,隻有不斷慷納稅人之慨,大派「免費全餐」。這種做法,受凱恩斯財政學說的鼓勵,過去三四十年已泛濫成災,各國大花未來沒有的錢,是為造成如今各國均債台高筑的底因。順便一提,大派福利的錢從何來?最初當然是稅收,不足便使未來的稅收(此中既有由加稅可增稅收入復有減稅才能增加稅入的理論制訂的不同稅務政策),再不足便使未來沒有的錢﹔這種做法,迫使政府隻有不斷印刷鈔票,近日已有學者指出這樣做等同以新錢還舊錢的「龐茲騙局」(稍后當為文細說)﹔換句話說,不是量入為出的福利制度已成為尾大不掉的騙局!
+ d; h, e$ B- f$ u; r0 e公仔箱論壇
% _4 j) _  G! g' ^2 g# ?2 H公仔箱論壇如今財政支絀債主臨門,雖然仍有經濟學家主張政府應繼續增加投入、擴大公共投資,「末日教授」(「末日博士」麥嘉華尚未「退休」,前天才接受美國電視專訪,重申購金的主張)魯賓尼便認為要反對「緊縮政策」,現在正是各國政府繼續「開支開支再開支的時機」(time to spend, spend, spend)﹔但有所省悟的政客(如英國如意大利)便行緊縮開支政策,那無可避免地會要求「免費全餐」受惠人吃比較不豐富的「營養餐」,結果是「世界大亂」,近日歐洲多國人民上街抗議政府要他們勒緊褲帶,是有目共睹的例子﹔他們當然不肯輕言放棄,認為政府應向有錢人征高稅而不應削減他們的福利,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而他們的處境亦值得同情。可是,別說這種政策一旦落實,有錢人雞飛狗走(人有自私自利的天性,這樣做不應受譴責),在醞釀期已招來四方八面的抨擊,言文攻勢可說強且有力,這首先是因為「低」稅的確可刺激投資、提高就業﹔其次是經過數十年的「深耕」,為富裕階級發言的傳媒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已超逾為低下階層爭取權益的,受薪階級遂招來「阻礙經濟發展」的惡名!在筆者看來,由於中低受薪階級物質生活一日不如一日、生計維艱日甚一日,政府若不求變,仍然相信現行不征收累進稅即不加重高收入階層稅負的制度可以創造財富並令人人受益,則「民變」、「革命」遲早會出現。) l. O: \# Y0 A/ I) j# x  N4 ]7 J

8 y+ r. M( i: a) F6 W"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關心經濟發展的人也許對各國政府都「量化寬鬆」(QE)而經濟依然呆滯不前感到奇怪,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目前經濟前景一片模糊,而此中的一項因素便是政府在民意督促下不得不向資本家「下手」(加重稅率和收緊管制條例)的可能性甚高,資本家為股東為個人利益於是隻玩股市賭股票升沉不擴張拓展業務,令政府向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但工商投資大落后(以美國為例,一九八二年第四季經濟衰退告終,兩年后工商業投資增百分之五十四﹔○九年六月的經濟衰退正式完結,但兩年后的今日相關投資不足八四年的一半!見九月十日《紐時》孟球﹝N. G. Mankiw﹞的特稿)。資本家對前景不樂觀不投資,失業率由是居高不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m$ y9 R6 T: }- F4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 w# Z/ H2 G
上述的死結不易紓解,資本主義世界因此風雨飄搖,資本主義縮影的股市遂吹無定向風!tvb now,tvbnow,bttvb8 _4 P: R+ P+ X" ]) ~, X5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H; e. t* O3 L* N* a  y8 b) J
第二、眾所周知,○八年「金融海嘯」襲至,為免致銀行倒閉沖擊經濟,政府斥巨資挽救,結果銀行大體上「危渡」難關,而且很快恢復盈利,各「銀行巨子」又分得巨額花紅,在這種情形下,受緊縮開支沖擊的中下受薪階級起而反對,以「政府不應該救援銀行而向貧苦大眾開刀」,是不無道理的﹔當然,政府支持問題銀行是「有償的」,事實上銀行均於這些條件優厚的合約到期時,連本帶似有若無利息的救急貸款償還政府。問題是,政府若不加強對銀行的管制,日后出事,又向政府伸手,政府怎麼辦?如政府援引「先例」,伸出援手如儀,豈非等於銀行立於不倒之地﹔而有此后盾,它們肯定會不顧后果,在信貸上投資上冒更大風險,結果可能闖出更大災難……。
. b/ `) Z* U: G0 ~$ r5.39.217.77:8898
tvb now,tvbnow,bttvb- M4 G8 B/ w7 B* W; t
這種背景,令監管當局考慮收緊對銀行的管制。銀行出事禍延全球的美國遲遲不出手,也許因為大選已進入備戰階段,當局不希望再刺激已對政府大為不滿的銀行家(這從華爾街對奧巴馬競選連任基金的捐獻直線下降上反映)有關﹔但沒有這種政治考慮的英國前天拋出改革銀行建議,昨天本報形容為「英國銀行業面臨全球最嚴格的監管」,實不為過。其實,以維克斯爵士任主席的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CB)提出的改革,不過是要銀行業「回到從前」而已。大蕭條后,美國於一九三三年通過「銀行改革法案」(以兩名提出草案的民主黨議員Glass-Steagall為名),對銀行業務作出種種規范,包括把存款及其他業務分開,銀行業過了數十個相對風平浪靜的年頭,直至一九九九年美國國會通過修訂法案(以三名共和黨議員Gramm-Leach-Billey為名),把銀行從一九三三年法案的樊籠中解放,自此銀行特別是從前稱商人銀行的投資銀行的生意愈做愈大,銀行和它們的負責人賺取天文數字盈利或花紅﹔賺大錢令「銀行家」敢於冒險的膽子日大,導致雷曼兄弟倒閉引起「金融海嘯」……。5.39.217.77:88980 o. x: C% v$ u

0 X6 f2 p1 C9 |0 w1 C, ?公仔箱論壇英國終於提出「把風險業務與零售業務」分離的改革建議(把銀行「拆細」的成本最高達七十億英鎊,落實之年在二○一九年),一句話,這不過要銀行做回「本份」而已,但其引起業界的抵制與抗爭,勢不可免﹔由於國際銀行俱為「巴塞爾集團」(Basel group regulators)的成員,執世界金融業牛耳的英國的有關改革,肯定會成為多國銀行改革的「范本」,這意味華爾街不得不參考照辦,如果全面落實,等於銀行家呼風喚雨而又盤滿缽滿的日子已近尾聲。JP摩根總裁戴爾蒙昨天已指出此舉「反美」並要求美國退出「巴塞爾集團」,足以反映銀行家抗拒改革的心態。
/ U( u- }0 x# W1 x7 i8 e) r' ^% v$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W6 V) u0 s* n
西方政府現在陷入「繼續投入刺激經濟或削減開支以固本培元」的兩難困局,雖然人才輩出,但要想出一套可令經濟平穩向前的辦法,看來絕非易事﹔換句話說,經濟難有作為,「熱錢」隻有在投機市場上「找出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