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剖析傳媒老闆五種型格 林天悟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9-14 08:34 AM 編輯
# |# G/ ^2 F$ _7 b$ Z/ x"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q! h2 C+ s: D/ K# ]* X
剖析傳媒老闆五種型格  林天悟) j. }# T: y% x* Q; T/ W
tvb now,tvbnow,bttvb+ J$ V8 L2 Q; @
5.39.217.77:8898. |  j. n" D/ [! \& C4 P
記得有前輩說過,每次傳媒人被逼站到幕前,一是國家或世界動盪,一是新聞自由受到威脅,總之是大事不妙。
& }# v# H8 |5 j: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3 }0 U5 I- y/ E/ ]* z; N' O* U- Dtvb now,tvbnow,bttvb觀乎近日香港傳媒人頻頻成為新聞主角,不見得是升官發財形勢大好,卻見言論空間收窄和傳媒尊嚴被踐踏,逼得同業站到台前吶喊。此凡種種,果然應驗了前輩所言。這個中秋,業內淡淡然滲透着悲情與激昂氣氛,明月當空,處處是黑影。
- B8 ~) H, D% f9 n5 V

6 d# J- w) m3 q5 f/ U0 R.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記協把今天定為「黑色星期一」,呼籲記者穿着黑衣上班,抗議警隊一哥曾偉雄把記者當黑影。有行家坐言起行,火速印製了「我不是黑影」T 裇,今天會穿着工作,以示傳媒「團結抗暴」(警方的粗暴)。有報道指行動惹來警隊反感,近日紀律部隊間流傳「反黑衣日」手機短訊,呼籲周一罷買報紙還擊;消息曝光後,有人即在facebook成立「九一二,買報紙,撐記者」,獲得不少行家和應支持。, v- |2 K5 T. p, l% q
3 c. t$ K* m" {" X
「沒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  C, r! E* M+ A1 B9 M! i
公仔箱論壇) @! m+ U; W. K! y5 c
記者和警方關係緊張只會累鬥累,前線記者和警員夾在中間最受害,期望雙方能盡快達成共識,回復通力合作關係。% S1 @2 A  w, g* m- m+ U
5.39.217.77:8898# A$ ^9 m, F8 }2 g/ G
與警方的不咬弦是外憂,令行內人更擔心的是內患。先有亞視新聞部主管梁家榮與譚衛兒相繼辭職和被停職,再來是政府安排政務官鄧忍光空降港台,傳媒頭頂上的天空一天黑過一天,當港台員工形容「最黑暗的一天」,有行家卻打趣說:「沒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港傳媒前景不容樂觀。公仔箱論壇" W5 L& _5 l+ B# }: k7 z4 i5 y
5.39.217.77:88984 Z6 Q, Y2 O+ a$ C' {# |6 }; C7 W
梁家榮離開後, 「一班亞視新聞部的編採人員」發出聲明,要求管理層交代「江澤民死訊」事件報道上的安排、清楚界定新聞節目與廣告界線,並且要承諾不會再有任何干預新聞自由及干擾編輯自主行為。但亞視管理層回應是「不接受新聞部匿名聯署」。另一邊廂,港台員工、記協及市民表示憂慮空降AO,令港台變成「官媒」,沒有任何政府高官願意回應。9 u9 {. c) A. _
# I1 |. l2 U5 @/ n: B
有資深前輩表示,近日傳媒業內部的紛亂局面,離不開一個深層次問題:「誰才是老闆?」細心想想,新聞報道是「昂貴商品」,世界上沒有完全的編輯自主,但必定有某程度上的「老闆自主」,否則電視台不可能讓綜藝節目主持人化身新聞主播,或者電視新聞時段播放到捲入淫照事件的女藝人與電視台高層在「真情剖白」,而報章亦毋須被劃分成左、中、右派別。5 E; X1 w1 Z5 u4 a* o+ m# t

: B" i  M- ?5 Q與行家傾談分析後,認為傳媒老闆概略可分為五種型格,分別是:文人情懷、肩負社會責任、求財、求名聲及政治任務等等。5.39.217.77:8898" R7 F, d! r8 u; i2 k

) b! P; G9 [( N在中國前途風雨飄搖之時,許多胸懷救國心的知識分子都期望辦報教化萬民,但往往數口不精利潤靠邊站,結果滿腔熱血變成一盤流血賬,逐漸被資本主義社會淘汰。當老牌報紙逐一被富豪收購或停刊,文人辦報的時代早就終結了。/ j2 _/ ?7 Y3 i* _7 F# \5 R

  A. M. w; g4 l" y: g7 \6 u5.39.217.77:8898還好是文人辦報之心是會進化的,肩負社會責任的傳媒投資者慶幸仍然未死光,否則大可以把資本投放到地產或股票,回報肯定翻幾倍。不知是着眼表面正義抑或內裏「真心膠」,這類老闆的確讓編輯部享有頗大的自主空間,在尋常日子不會指點江山,但總編輯熟知主子的想法,並且能具實執行,出來的報道不會遠離群眾思想,但往往脫不掉正經八股的包袱,因為不夠八卦煽情,做不了行業的老大。, P* A1 ?9 q1 b2 E, \) F8 Q
tvb now,tvbnow,bttvb9 a9 ^+ j% P" K2 G7 ~  n7 N  T( A
至於求財型的老闆則十分心急,每一步都着眼於利潤。在九十年代傳媒黃金期,印報等於印銀紙的年代,衞星電視台亦很受注目,而有線電視處於起步點,行業生氣勃發,這類老闆當時意氣風發,敢於投資,回報亦很可觀。可惜在科網年代及智能手機夾擊下,媒體行業步入寒冬期,投資者設法尋求賺錢大計,所以才有了「新聞廣告計劃」這帖毒藥。一旦新聞出現置入式廣告,等同以今天換明天,當新聞機構的公信力都死掉,貪財的老闆會搶先消失,媒體能否重生?
3 Y+ b3 b  l; M$ s

" c' ^/ C9 t) x- g"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求名聲的傳媒老闆把旗下媒體當作傳聲筒,付出的錢只是廣告費。曾有記者私下表示,他的崗位等同宣傳主任,因為經常被指派做「特別採訪」,受訪對象是老闆的生意拍檔或親朋好友,不論是投資大計抑或開了新舖,都要花很大篇幅報道,但遇到某些富豪的負面新聞,就要撰文護航反擊。另一位在月刊工作的朋友坦言,該刊物是「老闆的玩具」,不時接到老闆好友的來稿,規矩是「稿費特高,版位特大,盡量不刪減」,但談及文字質素,朋友只做了一個大鬼臉回應。5.39.217.77:88982 k2 i# h/ ?7 r1 T/ S- z4 V

8 N& h. i& K- F2 F公仔箱論壇從好的方面來看,這類「貪威風」的老闆其實做了大善事,因為刊物內容無傷大雅,又養活了若干傳媒工作者,記者得到一定磨練後便會跳槽,又是另一片天。公仔箱論壇" V. J( y  c. J1 E4 `1 E

- D: E8 D1 v" H6 @8 Btvb now,tvbnow,bttvb最後一種老闆是為政治任務而辦傳媒,財來自有方,旗下記者只要乖乖做官方喉舌,保證鐵飯碗無憂。在此必須指出一些謬誤,有人以為左派報章或官方電視台的從業員只需奉命行事,水準次要,實質是不少人有料兼有心,部分是一心追求國家穩定和諧,不是不知民情,只是懷着「由我來做會做得更好」的想法捱下去,到了關鍵時刻更會表現傳媒風骨,過去一些左派老報人更獲得全行稱頌。因此,要衡量記者是否有捍衞職業尊嚴,請以人為單位,莫以其機構背景下定論。tvb now,tvbnow,bttvb% w$ |4 C+ O" P. N' k+ t
7 J3 u. Z4 G, X9 A2 c' U/ Q9 F! D$ ~
人是多變的,老闆脾性並不單一,五類型格會混和出現或轉變,請行家先認清老闆特質,再擬定抗爭方式,否則慘成炮灰,恐會徒勞無功也。
$ B9 ?: s( ~' l# G3 R7 R*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 Y  O: I# a; J7 L+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後記:國內領導人來港看什麼?tvb now,tvbnow,bttvb  t& n, K: ]/ R
9 o. Z2 ?! ~3 X) e2 R5 o2 j/ ^
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推出新書《朱鎔基講話實錄》,內裏談及:「我非常重視香港的輿論。在內地的報紙上找不到罵我的文章,香港報紙上這類文章就多了。」並且認為「批評可以尖銳,這是新聞自由,但最好不要刻薄、謾罵、挖苦」。朱總在任時曾對外間說過每天必看兩份香港報紙,就是《信報》和《明報》。
6 w$ Q4 A+ y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H3 F9 X5 Z4 \0 B6 w過去不少領導人都是香港報紙的讀者,據說鄧小平和胡耀邦都愛讀《明報》,還有更多大人物是《信報》捧場客,兩報都有意見精闢的專欄月旦時事(如《林行止專欄》是必讀的,張五常教授也因在報章撰文談論經濟而聲名大噪),很多知識分子與政治人士熱衷向報章投稿,務求曲線向國家「進諫」。
4 r* {3 e) c' f6 T2 _! O* A# C( r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1 m/ z4 o) P; P2 G* ]- Q
過往領導人看港報,就是想看「罵我的文章」,他們明白香港人有異見但並非不愛國,來香港訪問就是想「多看看、多聽聽」不同的聲音。但時至今天,當國家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各個單位(不單只是警方)都「識做」地搭建出「和諧」大舞台,這算不算是對領導人智慧的褻瀆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