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安裕周記﹕歷史的循環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2-27 06:10 AM 編輯 ( r: R! H2 ]' o- s, T: \

( C  R# U" ?) i! O/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安裕周記﹕歷史的循環
; M3 i% n( T- L# i0 S5.39.217.77:8898施萊辛格(Arthur M.Schlesinger, Jr.)雖然不是狹義上的歷史學家,但他以記事官身分,在甘迺迪總統任內成為名重一時的自由派大儒,這一點無人會置喙。記得那年跑到紐約巿立大學研究院向他請益的往事,「人民的生活便是歷史的全部」是他的歷史觀。我那時剛開始讀美國總統(presidency)的一大摞資料,施萊辛格這句話如晨鐘如暮鼓。我覑手找他其他著作細讀,一千○八十七頁、一九六五年連奪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和普立茲傳記獎(Pulitzer Prize for Biography)的A Thousand Days 固然是入門之選,但我更喜歡薄薄的一九八六年成書的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四百九十七頁。
4 k4 M& q5 N: l) Q+ atvb now,tvbnow,bttvb  ^% {4 r7 J0 @4 o2 H1 F
歷史是不是一種循環?從共產主義信徒服膺的唯物史觀而言這是唯心之說。然而從經驗主義來說,歷史的重複,在於能否汲取前人教訓或經驗從而走出自己的路。喬治華盛頓在就職典禮上說,美國如何能日新月異,「是託附給美國人民的一個實驗」(
an experiment intrusted to the hands of the American people)。近代自由派的美國總統無一不走上這條路,克林頓在和老布殊的總統競選辯論說了七十五次change(改變),奧巴馬索性把change當作自己的政治姓氏。他們都在走覑喬治華盛頓的路,只是歷史年輪先後相隔二百年。
5.39.217.77:88986 |5 J0 `: Z- p*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n& F7 i2 W' y
這令人想起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整整一百年前,中國人民前仆後繼付出鮮血和生命換來封建王朝灰飛煙滅。這一記憶在剛過去的七天,幾乎無日無之縈繞胸臆百轉千迴
——上星期日,上海巿那位白髮蒼蒼婆婆一字一頓,「暴政」、「沒有法治」至今不能或忘;香港的電台節目,聽眾打進來以哀莫大於心死的語調對曾俊華說「唔好呃我啦」。婆婆冷然裏的憤怒和聽眾絕望裏的憤懣,在歷史的吉光片羽之間似曾相識,莫非我們正處身另一次革命的前夕而不自知?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m, L* _2 t" R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b9 A+ E& R2 u7 A
過去七天的中國和香港,將是足以改變這片土地的七天。在今天的世界經濟版圖,中國和香港都是經濟成績表上的天之驕子,當美國人和歐洲人星期五晚為了一間叫
J.C.Penny的美國百貨公司業績有個位數字增長而喜上眉梢,當希臘因為財政赤字推行緊縮政策而令致群眾上街反抗,我國和我城的豐裕程度保證令這些白人眼紅得眼珠子快要噴血。中國經濟增長得太快,快得要加息冷卻,香港餘錢太多,多得而要派錢泄洪。在那些動輒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人眼裏,這完全是制度的優勝劣敗,也許潛意識裏認定與人種的高下有關。奧巴馬和帕潘德里歐兩顆酸透的心,這一刻應會很羡慕中國和香港的經濟。
8 O7 r, P8 c! [; y0 N2 y2 C* `, a

$ E7 Y. y6 T3 z+ S. q5 W也許是的。但他們肯定不會羡慕中國和香港的政治氛圍。不是說美國是現代民主國家而古希臘曾經出過帕拉圖,便說他們在政治觀瞻比我們優勝,而是當一國及一地經濟發展到像今天中國或香港那樣迅猛時,政治卻遠遠落在後面的滯後,那是必然會車眦人亡。連美國都怕北京拋售美國國債,很難想像中共會把所有精力用在上星期日堵住全國那幾百人上街。先不說中共憲法怎樣提及言論自由,但一些人到指定地點站一會兒令得官方部門神經緊張如斯,這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咄咄怪事。難道這些小青年老大娘便能推翻中共政權,不可能了吧?可是那種如臨大敵的拘禁拉人還有下作到待人出門當頭一輪毒打,這些事在中共的宣傳刊物和紅色文學裏,只有國民黨當權年代才有,如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
5.39.217.77:8898$ n9 k8 c' z% v$ w* d
tvb now,tvbnow,bttvb) h& M0 f$ j4 M& i/ u
「光明正大的來,不要這麼下作」
& ?7 u  a: T: v6 X4 S* a;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兩年前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大陸有一部宣傳氣味極重的電影《建國大業》。開場不久,片子說到大批進步青年在重慶街頭示威反內戰,國民黨特務幾十號人掄起棒子亂打亂砍,好好一場爭取民主的集會便在鷹犬肆虐下打翻在地。電影演到這裏,馮玉祥將軍經過現場,信手抄起長槍向天猛轟,「無論你是誰的人,有本事就光明正大的來,不要這麼下作」。想不到馮將軍作古不到七十年,他當年的那句話到今天主客易位,將軍泉下不知會作何感想。請不要說這是巿井流氓把那位廣東律師出門參加娧莉花革命集會前毒打是為了強搶錢財,那是不會有人相信的。皮鞋也可以成為牛奶的成份,你要什麼證據就有什麼證據,小菜一碟。6 w/ y! g9 c! p+ V. n

8 b8 X  u6 i9 q0 R9 U& j0 j$ U- V公仔箱論壇敢寫包單的是,我猜沒有一個參加茉莉花革命的內地民眾會想過推翻中共統治,在共產黨文化六十年後有這種思想是鳳毛麟角,儘管有一個叫劉曉波的今天仍然坐破牢底。其他的,盡其而言是改良主義者,是對中共統治抱一絲希望的好心人,就像一百年前康有為梁啟超那樣的維新派而不是孫中山那樣的革命派。可就是連這些溫和的人便一口氣也不給透放,就是要他們俯首稱臣。類似或相近的別國國情例子不少,侵華前夕的日本是這樣的,村上春樹在《1Q84》第一集就點出了,「一九二六年大正天皇駕崩,年號改為昭和。在日本黑暗的陰霾時代也即將拉開序幕。現代主義和民主主義的短暫間奏曲終結,法西斯主義就要大行其道了」;國民黨逃到台灣後,寶島長期苟存於白色恐怖直至到戒嚴結束期間,台北街頭或任何角落,因為官方打壓而無一丁點社會運動舻象,文的是到印刷廠搶禁書,武的是誣告你是匪諜拖到刑場槍決;德國戰前的褐衫黨和意大利的黑衫黨,都是如出一轍以威脅和毆打達遂其政治意圖。
! i  e2 m. e% Q4 [# X6 Z- \) Y; \' e2 W$ m3 \, f, w; Y
歷史的循環再一次來到人們面前。不同的是,日本法西斯是二十年代,德國意大利法西斯是三十年代,台灣法西斯是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時空不同,不等於法西斯性質有歧異。這一歷史循環因何而來,耶魯大學英籍歷史學者
Paul Kennedy成書於一九八七年的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可作一提。雖是二十四前的舊作,但此一大歷史框架,用在分析今天中共緣何較諸一九四九年時一闊臉就變,而且不僅是變色(難道還有人相信中共仍是馬克思主義者?)更是變得猙獰的客觀因素,則是出奇地切中要點。
6 V0 {; F0 r9 K1 ~; j$ l8 }
tvb now,tvbnow,bttvb) }( D; b% D0 ^& k
Paul Kennedy的論據取材繁多,研究核心是美國進入二十世紀後成為與蘇聯雙極霸權,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傳統帝國瓦解,國際權力秩序大幅變化,形成美日英三強競爭;華盛頓會議對主力艦噸位的劃分、太平洋和大西洋勢力的設定,三強格局定型。二戰之後,日英分別淪為戰犯和二流國家,美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世界銀行,構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需要的新秩序,霸權於焉形成。放在今天,世界經濟因為二○○八年金融海嘯後重組,中國後來居上超越日本,與美國成犄角之勢。金融話語權的爭奪也和當年美國二戰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爭戰相若。人們應該記得去年的所謂中美G2之說,以及由此再進一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話語權爭逐。

4 Z' @6 u- Y0 {5.39.217.77:8898Paul Kennedy論點當年遇過不少駁斥,然而當蘇聯成為歷史灰燼,當美國在金融海嘯後無力爬起來,新的強權興起,那是中國。然而就是這個國力因為自身發展和美國沉淪而陡增的中國,沒有給那幾百個上星期日到大陸十三個地點站歇一會的國民一個消消氣的機會。當然有辯護士會說那是一小撮,那是大氣候裏的不成事一股微風,我想,中國人民不會跟這票人以這種邏輯爭論。而是這作為現代化強國中國管轄下的中國人民的基本權利,連中共內部的生活會都可以講幾句氣話,為什麼就是不能講幾句民生問題房價高昂,為什麼北京那戴眼鏡小伙拾起幾束娧莉花便要帶走?
6 h' j) ^! W6 U! F4 R- c5.39.217.77:8898
; V, y& `3 u& e/ @: m$ V3 Y,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種莫名其妙的管治風氣也來到了香港。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在特區像炸開了的一鍋油,他是港英年代的政務官,年輕時代在外邊上學,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畢業學生,我就是不能相信,在麻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巿生活的五年,曾俊華沒有親炙民主社會的一小部分?有一種說法是,沒有把二百四十億的盈餘立即以退稅形式交給巿民,是因為怕引起通脹乎云。我不知政府的經濟學家是怎樣把這筆帳算出來,只是知道以香港的經濟規模,二百四十億在一個月內花光會引起多少通脹效應;是不是專家們不知道,六千元交到巿民手上不一定所有人都要立即花光。退一步說,二百四十億元退款會引起通脹恐慌,那末,那些從電費寬減中多出來的錢,從差餉寬免退出的錢,不也是投放到巿場消費去嗎,這些錢不會推高通脹麼?香港官員的經濟學倒真有意思。果不其然,香港社會的反彈幾乎在星期三當天下午便可以預料得到,經濟巨人卻是政治盲目。

. i0 Q: W; V4 F: |, L( Z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K. v5 e- Z1 |( S: v9 A/ C
強權終會衰敗
: Q& K! K& S. z: h# b! t5.39.217.77:8898這是令人感到氣餒的七天,也是令人感到積極的一星期。氣餒,都二十一世紀了,中共為何還是沒長進,香港更是退覑成長;積極,那是相信歷史循環的特質。Paul Kennedy的結論是歷史上所有強權都有衰敗的一天,羅馬帝國、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全因為過度擴張導致經濟無法負荷而倒下。清乾隆年間是世界最富有國家,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結束了這個朝代以及封建主義。那是辛亥之前十三年戊戍變法失敗時難以想像的事。公仔箱論壇) y4 X2 p, b1 u
5.39.217.77:88987 k( h* z5 t( f) m4 z(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Paul Kennedy
6 v! [8 ~6 ?& p/ g公仔箱論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