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5 11:52 PM 編輯
# C8 v2 k/ S6 Mtvb now,tvbnow,bttvb
3 u U" R+ @0 h0 Q1 x A3 j5.39.217.77:8898中國要警惕下一個舟曲 張潔平tvb now,tvbnow,bttvb& R# V* o2 n$ I9 r, a! P1 e
: X) c, ]0 c! ~, x: f3 A#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中國西部已經查明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脅的小城鎮,有一百三十一個,與舟曲、北川等地一樣,明知威脅,但無力治理與搬遷,有可能出現慘烈悲劇。人口膨脹的小城鎮急需加強規劃,建立防災減災機制。
( w \/ f1 A) Z+ ^9 C& w) j$ M2 S
* e+ O8 g9 k5 b r$ D$ L( p# p, C; D北川、舟曲,青山秀水的美麗地名,讓人記住的卻是深重災難。把最美的東西毀壞給人看,最慘烈的悲劇,莫過於此。地處龍門山斷裂帶的縣城北川,小地震頻頻發生,三面環山的險境,曾讓當地政府擔心遭遇大地震或滑坡帶來的「包餃子」慘劇,半個世紀來曾三度動議遷城,終未成行。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的八級大地震,徹底摧毀了這座十萬人的縣城。
0 H$ J5 X# Z" P/ h* N( A: D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H# u# Y0 q' \7 E) T8 h b7 _5.39.217.77:8898在泥石流堆積扇上聚集起的舟曲縣城,處處是高山峽谷,縣城被四個滑坡地段和四個泥石流溝分割包圍,小型泥石流災害在縣城歷史屢見不鮮,地質專家不斷建議治理或搬遷,捉襟見肘的政府未及採納,沒頂之災便真的到來。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凌晨的泥石流,吞沒了舟曲至少三個村莊,毀壞了三分之二的縣城。
; t* P) z3 K2 G+ h( ~tvb now,tvbnow,bttvb9 H5 ?* Q! v, A& J7 F- {/ R; q
北川死亡近兩萬人,舟曲死亡及失蹤人數已經逼近兩千。在中國,佔國土面積七成的廣袤山區內,像北川、舟曲這樣的小型城鎮,或是如舟曲縣月圓村這樣建在了地質重度危險區的村莊,絕對不是特例。高山深谷、地震帶、泥石流……這是許多山區城鎮習以為常的威脅。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浪潮,人口增長、城鎮擴張、過度開發、乃至毀壞生態環境的情況在中國也幾乎成了常態。治理需要漫長的時間,而暴露在災難隱患面前的小城鎮,又往往經濟落後,建築脆弱,防災機制幾近空白。5.39.217.77:8898. J! C1 R' S" A7 n- ~9 J8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W l, e! o3 R- N; I& M9 s7 Z
根據一九九七年的統計數據,在中國西部已經查明受泥石流危害或者威脅的城鎮有一百三十一個,其中甘肅有四十五個,四川三十四個,雲南二十三個,西藏十三個。除此之外,近十年中國城鎮化高速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鎮八百個左右),那麼,還有多少城鎮如北川、舟曲一樣,選址在危卵之地,人口密度膨脹,又沒充分的防災應急機制?一旦災難降臨,生命只得任天宰割?
+ A& v. O" @3 i# c9 F公仔箱論壇
/ ]7 q8 b, [; D9 v. u四川南坪是九寨溝縣縣城所在地,受關廟溝、水泉溝和撥拉溝泥石流的危害,兩百多年前曾被泥石流滅縣,縣城搬遷至此,但仍處於泥石流危險區。一九八四年三條溝同時暴發大規模泥石流,死傷慘重。甘肅天水市南北兩側有二十多條泥石流溝谷,主要市區、工業區和人口密集區都坐落在泥石流洪積扇上。泥石流溝道穿越市區、工廠,而且不少溝床比城市區海拔更高,形成「水比城高」的危險局面。歷史上,曾發生過二十多次湮沒城市的泥石流災難。……個案不勝枚舉。
/ X; _. Z2 {# L: w! R#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x) X& c$ p% [0 B5.39.217.77:8898西南科技大學教授陳廷方在一篇名為《山區城鎮規劃與泥石流災害》的論文中,援引不完全統計稱,四九年以後的五十多年裏,中國縣級及以上城鎮因泥石流致死的人數近四千一百人。當然,不包括此次舟曲的遇難者。如果不能從災難裏汲取足夠的教訓,系統規劃小城鎮防災減災機制,一個最不該問,又不得不問的問題是:誰會是下一個舟曲?
! E/ k- b; i4 Z# R5.39.217.77:8898
1 R) H- z! |8 ~/ I& X" G在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總工程師范曉看來,舟曲泥石流災難最令人痛惜的地方,就是事前缺少相應的評估和規劃,幾個遭遇了滅頂之災的村莊,甚至就建在了泥石流通道上。
: N0 Z+ T7 o4 U+ ]8 \* E9 J5.39.217.77:8898& J8 n5 t/ V2 z0 }
城鎮建設規劃混亂* J% p$ D2 q3 z+ t
「這樣的重度危險地區,是完全不適宜建築的」,他解釋說:「舟曲並非完全選址錯誤,這是一個歷史古城,但近年城鎮擴展比較厲害,政府總是優先考慮經濟發展,缺少充分的評估和規劃,城鎮擴展時必然會佔用本身並不適合使用的用地。」「如果有規劃,至少在這幾條溝通過的縣城的區域,兩側一定範圍之內是不能建的,還要把安全區考慮到,這個是不能修房子的。其他有一些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採取一定的工程防護措施就可以居住,但前提是,必須做很好的評估,哪些可以避開,哪些可以治理。」2 K6 h( p9 y* Q* \, {4 ]# K
0 a3 R. E t4 s% ]$ O' X- P: M5 U
范曉同時也承認,在中國許多與舟曲面對類似問題的小城鎮,建設時的評估和規劃,建設後的跟進調查,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陳廷方在《山區城鎮規劃與泥石流災害》一文中,也點出中國山區城鎮規劃的幾大積弊:首先,許多山區城鎮根本不存在規劃,行洪區和泥石流危險區都沒有標注,「許多建築物擠佔河道,甚至直接建在泥石流通道上,縮小了行洪斷面,嚴重影響了城市防洪和泥石流減災」;其次,泥石流減災工程設防標準低,往往按照「二十年一遇」設計、「五十年一遇」校核,只有個別採用「五十年一遇」設計、「一百年一遇」校核,而極端氣象增多,城鎮人口擴張,這一標準已經明顯偏低。另外,泥石流減災工程設計不合理也是多見的隱患。
' P5 ]1 ~6 [9 P+ \- d2 W: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c4 e& a2 ?! b
陳廷方指出,對泥石流災害而言,劃分危險區,避免在重度危險區內修建築物,避開泥石流主要通道,將重度危險區內居民及時遷出,這都是為避免慘劇,老城鎮改造時應該盡量做到的。舟曲不是沒想過搬遷。五一二地震後,在對舟曲地質情況多番考察後,來自北京的調查隊和蘭州大學的專家都曾經建議舟曲搬遷。公仔箱論壇5 R9 u2 r, K, g. G
. J' M: w% p( |$ v) S/ \
對舟曲政府來說,這顯得困難重重:藏民佔居民人數的三分之一,多居住在山上,有林地資源,以種植果樹為生,讓他們搬離故土,生活會非常艱難;而數千萬上億元的搬遷成本、安置費用,小小舟曲縣財政根本無力承擔,二零零八年舟曲縣全年的財政收入是兩千多萬元;再者說,測繪面積僅四平方公里的舟曲縣,還能往哪裏搬呢?零八年,舟曲曾提出折衷方案:建「城東新區」,逐步將縣城中心東移。% C; F# T* M, B" m$ F, z( ^
: y& ]3 ^2 [: w4 V+ `! g公仔箱論壇兩年以前,在大地震中喪生近兩萬人的北川,也不是沒想過搬遷。根據《南方週末》的《北川縣城遷址考》:北川曾三度計劃將老縣城遷址,因主事者調走、政治運動、或新址無法達成共識,屢屢流產。在災難未發生前,僅憑「災難風險」要搬遷一座縣城,無論從執政者的角度,還是居民的角度,涉及各方權利的巨大工程,經濟和社會成本都十分巨大。
]7 s$ Y- O4 z1 P7 k公仔箱論壇$ F0 j! ?* k" c& ]3 X
隴南搬遷引發騷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m7 J% c* v: O8 P1 |( ?' J2 V/ P
舟曲泥石流後,專家幾度警告,如果堰塞湖不能及時疏通,如果再降暴雨,洪水及泥石流便可能一直湧進附近的隴南市武都區。
8 f; j2 ?5 H3 N公仔箱論壇 @9 B6 P+ M7 c1 C' E' I3 h) {
武都區是隴南市的行政中心,兩年前的大地震後,經地質專家調研,認為該地不適宜人口密集聚集,隴南曾醞釀過一次行政中心搬遷,從帶狀河谷地貌、存在泥石流及堰塞湖風險的武都,搬去位於「成徽盆地」、地勢平整的成縣。tvb now,tvbnow,bttvb9 H: f3 h) {0 c6 L7 }' v6 J' V6 O6 I
4 E, B* N5 ]# a0 b6 r4 @6 ?% F3 T3 J但零八年十一月這一次隴南行政中心的搬遷計劃,引起部分隴南人激烈抗議,並引發了燒毀兩棟市委辦公樓、砸壞二十輛公務車輛、數千人參與並與警察發生衝突的嚴重群體性事件。起因是,二零零六年,隴南曾計劃把行政中心搬去另一個鎮東江,完成了新行政大樓的徵地拆遷;這計劃臨時作廢,引起東江鎮耕地被佔、房子被拆的拆遷戶極大不滿,加之信息不公開,謠言四起,最終引發社會騷亂。5.39.217.77:8898# O* @3 G. k7 `% L5 ~
5 Z5 P# d: P( P. T" _- r( V在范曉看來,建在高危地帶的城鎮的確面臨遷址的難題,但真正需要整體搬遷的情況少之又少,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防災減災機制」,「搬遷不應該以政府利益為依托,不必要一定整體城鎮搬遷,可以將危險區居民分散搬遷到周圍的安全區,而更重要的是,在相對安全的地段,一定要建立起防災的機制。」, H/ }" M" M* I8 O
5 x9 g7 m/ @8 L) I0 W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地震後作出的一份《城鎮地質災害應急響應能力評價》指出,中國山區城鎮普遍缺少「系統、規範的減災模式」,而建立這一模式的具體指標包括:地質災害發生前的前兆預警、政府職能部門的應急響應、居民的應急疏散。
3 ?& t$ b' P5 r, F: a' vtvb now,tvbnow,bttvb) _. t! I5 ^- F% Q( H
舟曲的悲劇已然發生,無論是由於缺少減災系統,暴雨沒有及時預警,雨後沒有及時響應及疏散;還是縣城擴張時的選址不當;又或者後來的人為過度開發,人們對最終發生的滅村悲劇無能為力,但至少應該有所教訓。公仔箱論壇 J# @ l0 z8 B0 }6 W2 P8 m3 M
. V7 g3 G* b7 y8 h但願,再沒有下一個舟曲。
: Q, N }3 u8 g3 c% Y+ B2 s2 \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5 W) q# R. {. d! U( }3 r8 {9 H
tvb now,tvbnow,bttvb/ _5 e! [- Z/ x6 M! o2 }9 k2 G
b% [0 G& v' r: l8 S q( O; F0 p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