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6 06:12 AM 編輯
- A7 ] B, V: S7 G# H+ N/ j/ q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2 \, ?0 E, b) y
香港無資格 陶傑公仔箱論壇! Y& ~( G% K( S) u$ j& P
5.39.217.77:8898' V& n0 X8 E$ N- O3 C' u
廣州人民爆發捍衞粵語示威,香港也有人聲援。
7 H, n+ K: W. ~ z- r*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e* b# b3 D% u D+ {4 J, X廣州人民捍衞「本土文化」,很自然,香港的所謂知識份子,也加進一張嘴巴,抗議「普通話大中原語言霸權」,就很搞笑。為什麼搞笑?因為香港沒有抗議「普通話大中原語言霸權」的資格,因為香港人,以所謂「知識份子」為首,早已向此一「大中原霸權」投降臣服。tvb now,tvbnow,bttvb* R2 \% B0 ^6 D#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E, @1 U2 ^) {+ g0 C
首先是新聞的譯名。澳洲的雪梨,就是通用了百年的粵語,是嶺南的廣州先民澳洲上岸時的古稱。中國北方的「語言霸權」偏要稱「悉尼」,香港傳媒為了「統一」、「方便」、「避免混淆」,早已改稱「悉尼」多時。還有美國的維珍尼亞州,香港傳媒也早已順從「普通話」改稱「弗吉尼亞州」。英國首相金馬倫,與尖沙咀一條百年街道同名,香港傳媒也早已「普通話化」,改稱「卡梅隆」。5.39.217.77:88988 D/ V4 i: L& l8 V* S& x
# V0 o7 J- E5 @
除了譯名,還有日常中文的詞彙,香港人也正在「中原化」。譬如這一段:「曾蔭權領導班子,昨天公布咗一籃子嘅措施,聲稱打造經濟新平台,加強基建力度,推動西九文娛工程上馬。」
9 m9 v, {$ u1 c這段語言,廣見於香港高官文件、電子傳媒報道。即使用最古雅的粵音唸出來,嚴格來說,也不是廣東話。因為「領導班子」和「一籃子計劃」,都是陝北延安一帶的北方語彙。「打造平台」,則是當代人民大會堂政府工作報告的北京語彙。至於「工程上馬」,更帶有一股北方匪氣,廣東話再俗,亦無此等帶有黃土枯樹氣息的北方「風格」。公仔箱論壇4 X% q* J1 m2 C' I% L# K- `
- G# X d; J. L% Q( \7 j4 L5.39.217.77:8898但近年香港的粵語,「中原」譯名充斥,北方詞彙盈門。英文有所謂 Chinglish,即中式英語。中式英語是什麼?就是把中國的詞彙,套進英文的用語習慣。譬如,中國人見面,由於口腔期使然,必問「吃了飯沒有」。如果公仔箱論壇0 ]( O' ~" \, [+ x
用英文向洋人打招呼: Have you eaten your rice,即使每一個字,發音都帶牛津腔,英文文法無誤, Have you eaten your rice,也是一句「偽英語」。
9 Q/ e. L8 y6 A1 V% P U! J3 @+ v5.39.217.77:8898
* R2 N* @$ f7 b9 l. F( S+ ?同理,「曾蔭權領導班子嘅一籃子計劃,打造文化新平台,聲稱加快西九上馬」,這一句,即使以西關粵音讀出來,也是偽粵語。明明一國兩制,你可以堅持,政治無知的香港傳媒搶先自侮,在語文上做了吳三桂。精明的中方早就看在眼裏,新華社讚揚香港「對普通話的學習態度值得讚賞」,即是此意。
3 s4 V2 \ l) Y" Mtvb now,tvbnow,bttvb q% P& e4 ?9 M2 j5 j- T
香港的「公共知識份子」最愛模仿美國的左派,一知半解講什麼「文化話語權」。文人天生賤骨頭,何來什麼話語權?下一步,在香港推行普通話,壓制粵語,是應該的,再瞎起哄,中國大中原政府用武力鎮壓,白紙黑字,立此存照,我第一個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