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氣靜 觀楊振寧更改國籍
# x$ X/ T+ O/ o1 I/ Ntvb now,tvbnow,bttvb
# |7 Y5 _9 w9 R8 [中國科學院證實兩名世界級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和姚期智已經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並正式由「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這一消息對中國科學界無疑具有巨大振奮作用,在網絡上則被各類譏諷甚至謾罵的言論包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B7 L# U0 k- e* z1 \/ N+ v
公仔箱論壇: s% I) m! |; R1 K. e0 [# g5 `( I+ g
網上非理性負面言論所針對的,主要是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其中主要的矛頭所指,一是對楊振寧與小他逾五十歲的續絃翁帆兩人的婚姻不滿,質疑楊當初在髮妻離世不久即重娶少妻之舉;另一則是將楊振寧與錢三強等早期自美歸國的科學家作比較,斥其未在壯年時期早早選擇全身心報效中國,如今年逾九旬才回歸,不過是為圖更好的養老待遇。tvb now,tvbnow,bttvb; i; h8 [$ K4 }' q$ }7 g
公仔箱論壇4 k C, u7 E) M9 d( s, e
中國有句俗語:萬事抬不過一個「理」字。上述網絡言論的有違常理之處,並不難以辨識。以楊振寧的婚姻來說,楊翁兩人相識之時皆係單身,完全擁有婚戀自由,且兩人娶嫁全屬自願,於情於法皆合,縱使社會觀感認為他們年齡差距太大有違所謂「人之常情」,然而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外人又有何權利過多置喙,這,難道不是基於法律基礎與道德規範的一個最基本的理?tvb now,tvbnow,bttvb+ _5 u. u% \ @. K( A) a1 C
公仔箱論壇3 {5 ~6 ]' B, R5 C
至於有人認為楊振寧髮妻喪故年餘即轉結新姻之舉不義,則又屬另一重的不講理了。古時先哲莊子之妻亡故,好友惠子前去弔喪,看到莊子擊盆高歌的樣子,憤怒地斥責他涼薄。莊子卻答:妻子剛死時,我何嘗不悲傷。但轉念一想,她本從「無」中幻化出生命,如今生命又回歸死亡,這過程猶如四季輪迴罷了。他自認參透了個中道理,因而便不再為亡妻悲傷。
! K) E- t0 ^4 [8 `" q+ {/ Q1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t' O+ p( {5 s; o& P
即便放在今天,也依然只有極少數中國人能夠理解莊子,因為他的做法及思想實在超乎「人之常情」太多。楊振寧的做法,在當初似乎同樣難以得到許多中國民眾的理解,以致於現在他放棄美國國籍,重新回歸成為「百分百的中國人」,網上還有如此多的聲音,抓住這些陳年舊事不放。
. G# @7 [8 y9 M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9 ]+ `& q7 D9 a4 N: H
然而這並不等於說:因為大多數人的不理解,社會就因此擁有了扁斥甚至謾罵的權力——畢竟時代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精神層面的包容與開放性,應該是這個時代思想主軸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支撐點。
% O$ A2 @3 B; ^7 P' ^5 o8 Y公仔箱論壇* M1 k' p) D. K. V6 @
遺憾的是,眼下的中國社會,包容與開放精神並未隨著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同步生長,尤其在不時充斥偏激言論的網絡空間裏,包容簡直成了沙漠甘泉般罕有的稀缺之物。
( s! N7 @! Z" b' N" i ^ H8 h ~* O) l# z/ Z! x) v/ q
因為這種包容的稀缺,人們可以忽略時代曲折輾轉的印痕,漠視人性豐富複雜的底色,拒不探究「為何不」之下的種種痛苦與無奈,而是僅僅憑著自己的喜惡,選擇性擷取某個人、某件事的某個節點、片斷、橫切面,並將之無限放大,使之成為自己早已預先設定的立場、觀點、結論的「印證物」。. U* A' f; `5 }! Y2 ?# ^; b# J, T$ X
8 e) O$ }& j) x G9 ^, |就楊振寧更改國籍一事所掀起的網評惡潮來看,拿他與錢三強等科學家作比,卻完全不考慮即便在身為「美籍華人科學家」之時,楊振寧依然為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大量傑出、有時甚至是不可替代貢獻的事實,即是包容稀缺在網絡輿論場域所造成的惡果之一。
, c4 B% q6 w ]5.39.217.77:8898% u5 g0 B4 e+ n8 J' B; H$ R# K
除此之外的另一些惡果,人們也已經或者正在體驗,比如:認為早前在野生動物園違規下車遭老虎咬傷的女子「該死」的咒語;前些天武漢麵館斬首案所引發的受害人「作死」、「該殺」的極端言論;以及近幾日對北京奧運會上一舉成名的林妙可藝考不順的各種冷嘲熱諷。tvb now,tvbnow,bttvb; z, }4 h- `, j L/ L; {+ {! c
5 N( C" L3 c- m# a% k. Atvb now,tvbnow,bttvb這些言論當然不能代表中國民間的主流聲音,然而它們在網絡空間持續、擴大性的存在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卻是不能不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 v6 e7 ^( ?/ L* n0 ?$ L6 Ztvb now,tvbnow,bttvb* F; Z/ i( ^4 _: Q+ L
如果人人都不以這些言論為意,甚至反而漸漸地受其感染,恐怕人性真正的涼薄之處,會越來越多地展現在中國社會當中。而這種涼薄對於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損害,將遠遠超乎人們的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