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6名嫌犯被拘 涉收購廉價奶獲利近200萬 萬七罐假奶粉流入七省 官方稱「無風險」惹質疑

6名嫌犯被拘涉收購廉價奶獲利近200萬七罐假奶粉流入七省官方稱「無風險」惹質疑5.39.217.77:8898$ g. F( i: K  f9 C* ~
7 m8 P0 n" u3 C& s$ j' p& V
, U) C0 y' P$ t$ V2 d
公仔箱論壇& @/ K7 h4 c+ z9 c2 @
山東「問題疫苗」風波未息,上海「假奶粉案」再次令家長們揪心。上海4日公布破獲製售假冒美國「雅培」奶粉案,揭露多達1.7萬罐冒牌奶粉已流入最少7省,6名疑犯被捕。國務院食安辦已派員赴上海實地督查,要求相關省份追蹤奶粉流向,嚴懲欺詐行為。食藥監總局發言人表示,警方已對查獲的假奶粉做產品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該說法傳出後引發民眾質疑,有民眾直指官方監管不力。
8 J5 Y) J7 ^9 s! ~( f7 P3 W5 h$ l: S" @# K
據上海市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4日公布,市檢察院三分院、市警局食藥偵查總隊破獲了生產、銷售假冒「雅培」奶粉案件,已批捕6名涉案疑犯。市食藥安辦正協助警方,追查相關7個省假冒奶粉流向,包括網絡銷售,依法嚴懲冒牌奶粉犯罪行為。. P1 m9 ?8 a4 m3 M

* t+ u, v' G8 Q5.39.217.77:8898
最高檢察院上月在官網公布,去年9月上海市警方接報發現,疑犯陳某等人仿製多個品牌奶粉罐,並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罐裝生產假冒著名品牌奶粉,銷售給鄭州、徐州、長沙、兗州等地經銷商,並進一步銷售到全國多個省市,共計生產銷售了1.7萬罐,非法獲利將近200萬元人民幣。最高檢的通告並未提及具體奶粉牌子。
- T' h' S$ b: q# o: M1 `- q! |

9 A3 B, \: ?2 k& E+ C5.39.217.77:8898
國家食藥監總局4日表示,針對媒體報道的上海破獲1.7萬罐冒牌奶粉案,食藥監總局在第一時間責成上海市食藥局立即向有關警方了解,並協助警方追查涉案冒牌產品流向,控制風險,對涉案企業嚴肅查處。國務院食安辦已派員赴上海實地督查,並要求相關省份徹查奶粉流向,嚴懲冒牌奶粉等欺詐行為,確保嬰幼兒配方奶粉品質安全。

* Q- \! }* d8 d! a+ k( _
# y  t& u' C1 E  B' v6 btvb now,tvbnow,bttvb食藥監總局發言人表示,上海市警方已經對查獲的假冒奶粉進行了產品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鑑於網購盛行,食藥監總局特別要求,嬰兒奶粉銷售者和網絡食品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第三方平台開辦者要落實對網店開辦者資質審查的責任。對涉嫌犯罪行為,當局將依法追究平台開辦者的連帶責任。

1 y# k" |! O; X* K7 S1 N$ w1 ^3 J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w/ N/ W+ [7 _& x
此次假奶粉案件,將民眾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受到重創。13年前,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讓民眾見識到劣質奶粉之害,8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直接摧毀了中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在中國奶粉遭遇全面的信任危機後,洋奶粉品牌大舉搶灘中國,海外搶購、貼牌洋奶粉等亂象也紛至遝來,不斷加劇中國人對奶粉安全的擔憂。
tvb now,tvbnow,bttvb+ w8 |4 Z0 g8 z# q- a

! }* V' }0 v8 ]# A6 m# Ntvb now,tvbnow,bttvb
聽聞假奶粉案件後,江蘇的「結石寶寶」家長相慶玉表示非常痛心。自由亞洲電台報道,相慶玉指出,如果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當局能依法辦事,嚴懲涉事的官員和生產商,現在或許就不會出現一宗接一宗的毒食品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洋奶粉撤離風波 凸顯民眾擔憂5.39.217.77:8898. `$ w1 X( `+ Z+ s  J
5.39.217.77:8898& x# I0 r# V7 g# d
近兩天,許多家長的朋友圈被一條消息刷屏:「可瑞康正式退出中國市場,原因是中國假貨太多,代理進1噸奶粉賣出10噸的銷量」。可瑞康是法國達能集團旗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針對不斷發酵的傳言,達能官方很快闢謠:退出中國市場只是正常的戰略調整。但謠言短時間內刷屏,卻再次凸顯中國民眾對於奶粉市場的擔憂,究竟怎樣才能買到安全的奶粉?tvb now,tvbnow,bttvb7 o: \/ ]+ O' _% K  O
' v; g' C# Q1 \; e1 o) O
實際上可瑞康奶粉在321日就已經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但其「正常退出」引發謠言瘋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映的是中國消費者對奶粉市場的信心依然薄弱。央廣網報道,有公眾號對此進行調查,85%的投票者表示對國產奶粉沒有信心。北京的朱小姐孩子現在一歲7個月,到現在為止一直吃美素,是荷蘭的一個牌子,她每次都是找朋友從香港帶。

. S' I  P- O5 m( J  V4 c
/ a' X6 K& U) S  [
王丁棉說,即使是海外代購市場,也魚龍混雜。「實際上,這個品牌到底有沒有,他自己應該知道,市面上很容易就反映出來,多少貨我投下去,消費者買到多少,市場銷售點是可以提煉出來的,這種現象在幾年前是很普遍的,奶粉(造假)你說有沒有呢?上海最近批捕了6個人啊,那種也是變相的造假。」
! L5 u, K# H: |
5.39.217.77:88980 n7 l' a4 p  W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進口奶粉數量相比2014年,同比下跌40.7%。這其中有兩大因素,其中包括部分境外的奶粉製造企業出於利潤最大化考量,在中國市場採取了「惜售」策略。中國家長們不得不求助於愈加強大的海外代購大軍,有的甚至不惜支付比市場零售價高出很多的價格來購買原裝的嬰兒奶粉。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