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農業遺害深% e2 m1 _) g T9 q1 l4 \2 x
公仔箱論壇3 T% R( Y3 m# }& U; n1 }
貴州畢節地區留守兒童自殺,反映現時內地三農政策的失誤。工業化農業,就是大規模使用污染性的化肥、農藥和不可修復的水資源,政府愈是補貼,愈是破壞地方生態環境。工業化農業只求強投入來支撐糧食增產,缺乏精耕細作,不考慮農田的小氣候和生態體系,土地肥力只會日竭,農產品質量也趨劣化。: \7 u) C+ c4 S9 a
8 N% y! y% S/ J" ^' a+ h
中國的農業政策是擴大土地經營規模,倣效美國道路。但中國沒有這麼多土地,人口密度又大,規模的工業化農業生產只會把農民趕往城市。由於農民家庭收入倚賴出外打工,家庭分開,家庭功能瓦解,留守兒童若無社會上的宗族組織接管,成長過程便充滿痛苦。出外打工的經濟形態已摧毀農村社會宗族、鄰居原來的緊密關係,特別是缺乏長輩照顧的留守家庭兒童,實際上被家庭與社會遺棄;若家中有經濟壓力,生活重擔更會促成他們悲觀厭世的心態與性格。
1 K, g. K0 @' j( J; T" Q'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m; t! w. l/ K# y5.39.217.77:8898工業化農業既破壞生態,又難以持續,還把農村社會解組,此中的經濟利益也因企業對農產品市場的壟斷而從農村抽走。或許,在政府的財政與組織支持下,農村社會與經濟不會崩潰,卻會慢慢解體。若石油價格上升,化肥、農藥等政府補貼不了,形勢便會惡化。
' d; S6 q; P. s2 x! B8 s1 f9 ?& U" w公仔箱論壇) B( p! ~9 G. \: D: D4 D; Y) P: B
針對工業化農業的破壞,歐洲以政府補貼和合作社來維持小農莊的運作,且走上優質產品生產之路。拉美的農民則發起社會運動,重建小農莊的可持續社會與生產制度,抗衡企業和政府推動的大規模工業化農業生產。中國會否反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