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網上黑手逃逸 港道魔鬥法變招

網上黑手逃逸 港道魔鬥法變招
3 z: A% [' y/ w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5 D: I$ H$ Z. q4 X: l& h% W1 U  Z
香港警方日前在屯門反內地旅客和水貨客的暴力搗亂行動中,當場拘捕三男一女,全部是學生,當中三人更只是中學生;在互聯網上煽動的人士和組織,反而逃之夭夭。這個現象,令人深思。毫無疑問,在法治社會,無論學生或其他人士,如果犯了法都要承擔後果;對那些透過互聯網在背後煽動他們搞事的人,更應嚴加懲治。
# P* b, j& t( L9 a9 h# ^+ _0 Q+ q: K1 _7 C
日前的抗議行動分別在香港上水、屯門和尖沙嘴進行,警方在兩處地點當場拘捕六人,當中一男一女大學生分別在尖沙嘴和屯門衝突中被捕,三個中學男生則全部在屯門被捕,年紀最小的只有十三歲,在九龍居住和上學,並非生活受影響的新界西北居民。還有另一位十三歲初中生,在對上一個星期天的元朗衝突中被捕。
2 L; f4 r% l% {, J# e! f- S% G
! b1 v5 H* I' S: u$ s. U& H* l5.39.217.77:8898
青少年響應號召參與激進行動,古今中外不離一條基本公式,就是號召者以大義凜然的激烈言辭,訴諸群眾的正義感和挑動大家的怨恨和怒火,並且把暴力手段「合理化」,煽動滿腔熱血者罔顧自己和他人的代價,來爭取其心目中所謂的「公義」。
4 k& f! k+ K- g! O, @; q) T* M5.39.217.77:88986 q2 x$ V7 a0 K
與以往不同者,是今天互聯網普及,青少年更加容易透過網上社交平台受到激進言論和思想影響,不自覺接受洗腦後,還以為自己在獨立思考。5.39.217.77:88981 m& q0 a7 `( g2 a% U3 c

) _. V9 _+ o8 W: u: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以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為例,利用網上宣傳,吸引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各地青少年投奔。繼上月英國無法截停三個十五至十六歲名校女生離家出走「奔伊」後,澳洲上星期成功阻截了一對十六和十七歲兄弟出境。「伊斯蘭國」與香港反內地旅客行動的暴力程度相差很遠,利用社交網絡散播仇恨種子的手段,以及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則一樣。5.39.217.77:8898% A( ~; s7 z/ L2 o3 H; |6 O1 r
5.39.217.77:88980 X& G9 n: u& e- B7 ~; j
被吸引投身暴力組織和活動的青少年,不一定是社會上的失敗者,早前在「伊斯蘭國」網站照片出現的一個白人青年,原本是澳洲一所中學的高材生,並非來自回教家庭,激進教義卻對他提供了「人生意義」。至於一些本身有反社會意識和破壞傾向的青少年,又可以從激進論述中為自己的破壞行為找到合理藉口。看到今天一些類似黑社會踩場的行為和童黨破壞行動,在近來香港示威行動中不斷重演,令人痛心。
8 [# p  G3 G& W" i" T- s) u3 F8 Y+ M  G' c" B1 Z/ B, x# q9 g
中學生判別是非的心智未發展成熟,容易受到動聽的激烈言論鼓動,在行動上又掌握不到分寸,不懂得節制和保護自己,又不清楚自己可能要面對的法律代價,最容易被人利用擔任「爛頭卒」的角色。這一陣子在不同示威行動中被捕的中學生,警方調查他們可能涉及的罪行,不只是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部分人還可能涉及嚴重得多的襲警罪。
- y- e$ h* S% I  O/ V, {. w
' V+ f6 Y" W* p, c' S6 i
青少年因一時被狂熱蒙蔽理智,做了犧牲品,要承擔法律後果,還天真地自以為是英雄。反而在網上煽動的人士和組織,卻懂得在行動中保護掩飾自己,避免被警方追捕查處。這些網上「黑手」及激進組織領袖的煽動言論,無論對下一代和對社會都可以做成極大破壞,當局須把他們繩之以法,學校和家庭亦須據理積極反駁把暴力行為合理化的言論。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