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廣東沙河粉後繼無人

廣東沙河粉後繼無人
/ a, C# k8 u; d/ `tvb now,tvbnow,bttvb

. f3 ~- }+ |$ S2 b! ?
5 d& A8 Z- m" B) s% k1 w
5.39.217.77:8898( Y6 S) z) Z; o3 b: q/ [1 F
廣東沙河炒(即「河炒」)被譽為平民美食,其傳統製作工藝年前更入選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內地媒體指出,沙河粉的原產地沙河因後繼無人,如今已不再產沙河粉,正宗沙河粉第三代傳承人以及製作團隊如今均不是沙河人,老師傅擔心傳統的製作技藝可能失傳。tvb now,tvbnow,bttvb8 d9 ~: K7 e1 f& K- f
  
) M2 P2 h; ]4 J9 V! x' x2 n- E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8 E" \  j8 `. U) ~: g: W9 V  tvb now,tvbnow,bttvb$ I* R7 `" L) n+ ]1 a6 y
起源於廣東天河區沙河一帶的沙河粉目前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沙河粉的製作工序包括選米、浸米、磨漿、鋪平、蒸粉、輕揭、涼凍和切粉八道工序。不過,現在沙河已不再產沙河粉,以製作傳統沙河粉聞名的沙河大飯店也於12年前倒閉,目前正宗沙河粉的是白雲山腳下的「沙河粉村餐廳」,而沙河反而沒有發現沙河粉店的蹤。
" c; _' V+ i6 u5 Z1 K$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7:8898% r3 C; q/ b8 s& L2 B5 E
據報道,沙河炒的第三代傳承人已不是沙河人,現年60歲的金姨已在白雲山腳下的沙河粉製作間度過了12年的時光,手下有11名師傅,但年齡均在40歲至50歲。她說,手工製粉很辛苦,每天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不斷重複那些動作,「後生仔不願意做」。因為兒子成家了,已屆退休之齡的金姨希望能夠退休,但就擔心沙河炒的傳統工藝無人繼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