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社結構漸變 融合發展迫在眉睫: K8 a7 k3 i! e" N/ s4 `
, e' X8 {6 \6 j" s) a, X; x) f
隨著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近年不斷增加,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主要移民國家的華人社區結構己開始逐漸出現改變跡象,例如英國等地的傳統華人社區正日漸感受到新的衝擊,但華人社區的大部分傳統分野迄今似仍未有積極反應而每每處於被動的地位,然而若置之不理,潛在衝突何時爆發將是難以排除的隱憂。tvb now,tvbnow,bttvb0 h8 j- M7 k( a
h: }9 }# ~6 Y! I! d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倫敦華埠的發展趨勢便是這種新形勢一個絕佳的縮影。過去數年來好些一直以來由粵籍或港籍商人經營的「傳統」店鋪,由於種種原因而結業,往往改由非粵籍非港籍人士或新移民接手,因而也陸陸續續湧現一些非傳統酒樓式的食肆,而伴之而來也不乏新的經營方式。5 e" V: E, Q6 o
3 p9 b, s, L* y公仔箱論壇「有人辭官故里,有人連夜趕科場」,本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商言商,店鋪興替的商場生態也是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但倫敦華埠自「開埠」以來一直是粵籍香港移民的「天下」,而這也可說是全英華人社區歷史的寫照,因此當新元素漸次涉入且蓬勃發展時,傳統社區特別是商業社區有好一部分人感受一定威脅,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 e# H* g" }( ?
2 q$ j$ c7 l8 Z( M3 U: ?公仔箱論壇因此之故,倫敦唐人街一間歷史悠久的中餐館即將結業,預定由一非粵籍商人接手經營新食肆,便無疑會再進一步刺激傳統社區觀念的神經。而周前在華埠關係者例會上,當與會者談及華埠的未來發展,有人提出容許類似叫賣北方包子的多元化街邊小販時,立即引起極大爭論,認為會嚴重影響華埠的形象。姑勿論不同意見背後的思維如何,其反應適可反映傳統社區人士對新發展趨勢的憂慮。
4 N, P2 O3 Y+ |; ?) L% Q) ytvb now,tvbnow,bttvb9 o, F3 v/ ` k, A$ B
事實上,剛收購華埠大型商業大樓紅磚屋的華埠大業主沙士比利公司在會上宣布會重訂紅磚屋的發展計劃,也正好反映該公司對此新形勢也不無意識,先行集思廣益,以避免遽爾作出錯誤判斷。
- T7 ^$ E" w: `3 s& w5.39.217.77:8898
! d) o1 }6 s0 j7 g1 Y8 {- `5.39.217.77:8898這種新形勢其實也具現在英國中文學校的生態變化之中,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勢。由於迄今英國華人社區仍以粵籍港人為大宗,故長期以來英國中文學校大多以粵語授課。但近年以普通話授課或普粵兼容的新校如雨後春筍湧現,在新競爭下不少傳統中文校被迫黯然消失,其他好些仍在掙扎中的中文校人人自危確也無可厚非。傳統中文學校的運營求生之難,無疑不乏異於華人商業社會的眾多複雜因素,但面臨生存威脅的壓迫感相信與後者不遑多讓。公仔箱論壇( O. j* W. Z" y% O v3 f
0 E0 R9 Z6 ]9 i$ \5 Z$ l$ I
如前所述,由於英國華人人口目前仍以粵籍港人移民及其二三代佔大比數,來自其他不同省份而在多個不同分野發展的非粵港籍華人尚屬較零散的群體。他們容或開始在社會上某些方面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但他們仍未能在華人社會形成矚目的主流,迄今不少較大規模的華人社團仍是以粵籍港人為主的組織便是最好的說明。
: V& v: l, C$ a" U# A5.39.217.77:8898
. C# g/ t; D0 ?, i c, m(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疑,美、加、澳各自的華人新移民人口都比英國為多,而三國相對上亦較之地大人稠,故新移民亦每每較易形成本身稍具規模的社區,但也因此往往往難免出現與傳統社區,特別是與傳統僑團競爭的局面。
# ?/ Q7 T5 M' P4 n; l& m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i$ F" f S* Z# N5 ]不管動機如何,在英國而言,好些非粵籍的團體或僑領曾嘗試與主要的傳統粵籍港人僑團合流,但畢竟無法「天長地久」,短期依附性質有之,羽翼豐滿後自立門戶有之。但於此可見,在新移民日益增加的形勢之下,迄今在華人社會中仍無人有意識地去調合以至促進新舊元素的關係。美加澳在這方面亦未見得更進步。
6 s; a& w y1 H$ S* Z5 @- _0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 U y; D: h* b
隨著時代的前進,華人社會也自然向新階段發展,君不見近十年來變賣餐館外賣店告老歸林的英國傳統粵籍港僑不知凡幾,而接手者又多為非粵籍的外省新移民。他們現在容或在社團世界尚未成氣候,但假以時日,他們早晚會匯成新的洪流,屆時若與傳統社區發生衝突,欲加補救將為時已晚。在新形勢之下思考華人社會的融匯合作及發展前景和模式,此其時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