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3-11-12 07:31 AM 編輯
+ G$ _" C5 K% l$ f$ A3 ~8 P7 o7 Y) h7 |8 t2 z" Q
香港的成功,貴在由英國人留下的自由經濟政策,令外資能放心投資發展,開展他們的創意和理想。假如今次是因為極少數人的弄權,(假設此事沒有受到中央政府的壓制)做成現時的爭拗連連,實是社會的不幸!近幾年香港的競爭力年年下降,其實是有績可尋的。回歸以來庸官當政,政策朝令夕改,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5 @, c( s) e9 p! T6 Otvb now,tvbnow,bttvb; n4 a# ~5 K0 W: S* R8 s( Z
今次電視台的發牌風波,緣起是為電視業界引入競爭而觸發的,顧問佈告說明這個電視大餅只能夠支持四間電視台一起享用,所以在香港只能夠有四個電視台,假如發齊三個電視牌便會出現電視台倒閉的風險。這是什麼邏輯,難道今次多發的兩個電視牌是有專利權的嗎?可以由政府保證賺到一定的利潤?政府可以保證它不會倒閉的嗎?眾所周知做生意,必然是有風險,誰做得好便會風生水起,生意興隆!做得不好便會倒閉,讓市場自由決定誰主浮沉,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tvb now,tvbnow,bttvb- w4 l/ a) C& Q
但是我們不能用三十多年前的佳藝電視倒閉事件來相比,因為當年佳藝電視的死因是死於發牌條件,限定它要在黃金時段播放教育電視,導致收視率嚴重脫離市場需要,完全和今次的事件無關,切勿渾為一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