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箱論壇/ s- a2 P5 W: b9 k8 ~- i9 j
' {2 l4 s @/ n
近期併購頻傳,反應後金融海嘯時期的競爭慘烈;在許多產業「大者恆大」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群創與奇美電合併成新奇美恰為印證。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說:「要做世界的台灣,不是祇當台灣的台灣」,就是看到奇美電在韓國大廠夾擊下日益邊緣化,台灣面板業必須整合,方具有世界競爭力。而此併購案之所以贏得正面評價,正是因為其戰略目標清晰─藉由整合提升競爭力,以及執行設計公平─新奇美股份以宣布合併當日股價計算,溢價幅度約22%,原奇美電大股東並無任何特殊待遇。
9 W V. S/ ^5 P7 \tvb now,tvbnow,bttvb
5 B9 w- n! i) @* q0 G9 N, a0 U# w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n. A s( O1 L' P0 \6 M
, o" o0 P: K, k9 {1 i, I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5 q( |' Q/ w f- {+ T5 O% K
理論上,併購屬控制權市場機制;透過併購,資源將歸屬最有效使用者控制支配,取而代之的管理階層必將為股東創造更大財富。惟實際上,沒有市場是完美的;許多併購往往祇是移轉財富或風險,卻不能創造財富,因而政府仍須適度干預。金融產業就是最好例子。由於我國對金融業有「不能倒閉」的迷思,決定出高價併購的企業,未必是最佳經營者,反而可能是最願意利用風險轉嫁機制,由全民承擔倒閉成本的人。另外,晚近私募基金的併購,由於其高槓桿、短線操作的性質,往往亦被詬病純屬財富的逆向分配,將財富自政府、債權人與小股東處,移轉給私募基金的富有投資者,對效率的提升卻毫無助益。中策集團併購南山人壽一案,就是私募基金併購金融機構而引發諸多爭議的案例。 5.39.217.77:8898- ~: M8 m$ ^+ y+ @8 U9 a7 e8 a6 m( L
' M' i7 s( g5 l
U* g3 n$ I7 g5 M2 u3 Q
% ?4 g' s }: L( } V" U, Rtvb now,tvbnow,bttvb
9 u# b9 s; p# {3 Y7 o, s& j公仔箱論壇南山人壽隸屬美國AIG集團,因AIG受金融海嘯影響,財務困難遂被標售。中策與中信金均參與投標,中策雖出價較低卻贏得標案,然因其資金來源不明及南山員工反彈等因素,各界疑慮與抨擊不斷,金管會遲遲未予核准。此時中策突宣布已與中信金簽署備忘錄,將賣出南山30%股權給中信金,並透過私募現增取得中信金9.95%股權。金管會主委最近更對外披露該備忘錄未經公開的關鍵內容,即未來雙方在法律許可下互相增加持股,三年後中信金將把南山人壽編入合併財報,但同時中策集團也將把中信金編入中策合併報表。換言之,三年後,中信金可以控制南山人壽,而中策也可控制中信金。
7 j: X: g2 U$ H+ C, p
1 ~% O2 z: @8 g. V5 X; w) _! R;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3 R* n+ u! ], B) K/ c
I& O" P# `' ^! t! ]tvb now,tvbnow,bttvb
?* s/ u0 z# |4 Ztvb now,tvbnow,bttvb若與前述群創合併奇美電相較,中策併購南山人壽一案難免啟人疑竇。首先,策略意涵不明;為何香港私募基金併購南山人壽對後者營運有利尚待釐清。再者,倘出售南山人壽純為解決AIG財務危機,AIG又為何不選擇出價較高的中信金?此外,中策在取得主管機關核准併購南山人壽前,就以30%南山股份換取9.95%中信金股權,雙方甚至預期在三年後將南山人壽納入中信金旗下,而中信金又將歸入中策集團,則中策究竟要併購哪個企業?是否能合理期待中策仍將致力改善南山人壽營運體質?更重要者,中信金控制權倘將易手,必涉及控制權溢價,目前看來中策參與中信金私募現增的認購價格並不太高,則控制權溢價究歸屬何方?無論中信金企圖透過中策集團達到何種策略目標,抑或中信金高層本身即擬入股中策,與前述群創、奇美電合併之執行設計相較,均欠中信金小股東一個清楚交待。
6 M3 r5 C4 c( v( G) P9 o7 p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 N. L* S4 ^! \+ f9 n8 w
# \7 S$ Y2 o, b: Y3 h" S1 E/ e
公仔箱論壇7 E. X" u$ Y. X2 D1 K# B
' W2 D/ Q8 u8 \" ]4 _) ]5.39.217.77:8898當然,私募基金併購金融機構,非必然對提升營運效率無益,但為防範財富逆向分配之不良併購,除藉由制度化與透明化合理分配控制權溢價外,檢討改變「不能倒閉」之慣例更為根本之計。綜言之,一個有清晰戰略目標,資訊充分揭露,執行設計公平合理的併購,才能確保併購市場的有效運作。 ) h# l8 W. H! d$ s
5.39.217.77:8898+ L3 H* R. v) I$ R
tvb now,tvbnow,bttvb7 y8 I! q- [% [, ^* ^2 q o&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