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寵物資訊] 鬥魚百科 [打印本頁]

作者: 咖啡愛奶茶    時間: 2010-4-28 11:51 PM     標題: 鬥魚百科

泰國鬥魚,
英文名為:鬥魚芨芨草 又名五彩搏魚,暹羅鬥魚等。攀鱸科,
原產泰國,馬來半島,身體長可達6厘米。該魚最初發現於泰國(暹羅) ,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經過世界各地鬥魚愛好者的多年努力,繁育出許多絢麗多彩的品種,
按顏色來分有鮮紅,亮綠,艷藍,淡紫,純黑,奶白,微棕等單色,
雜色的更是多得不勝枚舉。體色艷美,極具觀賞價值。
泰國鬥魚身體側扁,頭背部淺弧形,背部與腹緣均平直。
背鰭位置較後,鰭條較長;腹鰭位於胸鰭的下方;臀鰭基甚長,鰭發達,
前部鰭條短,向後逐漸延長;尾鰭扇形。該魚極其好鬥,搏鬥時各鰭完全展開,
非常美麗,若兩雄魚同缸飼養必鬥個你死我活。所以泰國鬥魚雄魚不能合養。
應該單獨飼養在一口小缸裡。在21至30 ℃的水溫下生長良好。
實際飼養中可把一雌一雄相同的魚混養。 泰國鬥魚屬卵生。
雌魚的顏色沒有雄色的鮮豔,繁殖較容易。
該類魚因為均具鰓上副呼吸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
所以短暫離水後也不易死亡。能生活在水質較差的環境裡,
適合初學養魚者飼養。 在五彩繽紛的觀賞魚國度中,
提起鬥魚每個人一定都不會感到陌生。
鬥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善戰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
近年來隨著對鬥魚不斷雜交選育的成功,
新興的展示型鬥魚千姿百態的鰭型和鮮豔奪目,絢麗璀璨的體色,
更使它們成為本年度最流行和搶手的觀賞魚之一,
現在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奇妙的鬥魚世界,去一睹勇士的風采。
【一】,鬥魚的發展史 伴隨著人類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
鬥魚的發展出現了兩個迥然不同的階斷。
早在18世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那等國家的居民,
在池塘,沼澤等散落著枯葉的水域中就發現了鬥魚的踪跡。
野生種的鬥魚並沒有鮮豔絢麗的外表,
但它們與生俱來勇猛好鬥的性格卻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極大興趣。
在辛勤的漁獵勞作之後,將兩隻雄性鬥魚放置於同一器皿中,
看著它們舒展諸鰭,翻出鰓蓋,抖動身軀,展開攻勢,伺機撕咬對方,
激烈的戰鬥場面常常扣住了人們的心弦,
觀看鬥魚打鬥不僅成為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
而且逐漸由消遣的遊戲演變為一種賭博的行為,
而這項極富趣味的活動也給了這些靠漁獵為生的居民賦予了極大的財富,
高額的賭注成為當地居民競相爭取的經濟來源之一。
漸漸的隨著鬥魚比賽的傳播與發展,這一活動漸漸地開始風行於社會各個階層,
從普通的民眾到統治階級,鬥魚成為東南亞國家中全民熱愛的寵物,
此時其發展也達到了第一個顛峰;直到18世紀中後期這項活動流傳至西方,
繼而受到歐州愛好者的廣泛青睞,對於注重審美情趣的歐州人來說,
他們更著重於研究培育鬥魚變化多端的鰭型和奼紫嫣紅的體色。
從此鬥魚開始改變廝殺決鬥的命運,
轉變往往以強健的體魄和戰鬥力為定向的培育方式,
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經過人們不懈的努力,
展示型鬥魚應運而生,它們一改往日的灰暗色調,
亮麗搶眼的體色,形態各異的鰭型使其成為觀賞價值極高的魚種,
也成為觀賞魚愛好者心目中備受青睞的新型勇士。
【二】,鬥魚的野生環境 鬥魚的原始棲息地位於赤道附近的熱帶島嶼,
它們主要分佈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汶萊,新加坡等國家,
受熱帶氣候的影響,炎熱,雨量充沛,
潮濕的環境孕育出了千姿百態的不同魚種,在多姿多彩,
性格迥異的眾多魚種中,鬥魚可謂獨樹一幟,
不僅好鬥善戰的個性顯示著它們勇武的“英雄本色” ,
更讓人驚嘆的是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與惡劣環境鬥爭的不屈精神。
在30 ℃左右的高溫環境下,鬥魚生活於水流量極小的沼澤,
泥塘等較淺的水域中,由於喜好蔭避的環境和特殊的繁殖習性,
在水塘邊有樹根盤錯或漂浮散落枯枝,爛葉的地方都可以找到它們。
處於這種混濁的水質條件中,
野生種鬥魚毫不起眼的褐色鱗片卻為它們的生存提供了方便,
與樹根,枯葉極相似的色彩,成了它們最好的保護外衣。
在水流緩慢的泥沼環境中,溶氧的稀薄對於魚類可以說構成極大的生存挑戰,
然而鬥魚依然在這種水環境中悠然自得的繁衍生息,不得不令人讚歎,
與那些纖弱,嬌氣的觀賞魚相比,實不愧為水族界的勇士。
【三】,鬥魚的特殊武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正是千百年來生物不斷的演化轉變來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
才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至今,褶鰓也正是鬥魚對水流緩慢,
溶氧量少的環境適應過程中演化出的一種特殊呼吸器官。
在觀賞魚中,褶鰓魚除了鬥魚外還有我們所熟悉的麗麗魚,
戰船,馬甲,萬隆等。
褶鰓魚之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中其呼吸方式是借助於呼吸輔助器官,
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氣體交換。
褶鰓是由魚鰓的第一鰓弓的咽鰓骨及上鰓骨演化而成的一種粘膜組織,
其間分佈有豐富的微血管,由於結構複雜也稱為迷鰓,或上鰓器官。
鬥魚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就是通過上鰓器官中的大量微血管釋入空氣,
並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再通過血液循環帶至全身,從而維持魚體正常代謝。
這種特殊的呼吸機制是生物在惡劣的外界環境中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結果,
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武器使鬥魚成為一種容易飼養的觀賞魚。
【四】,鬥魚的品種及特徵 泰國鬥魚:最初發現於泰國(暹羅) ,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體紡綞形,側扁。原有野生品種色彩單調,
雌魚呈淡褐色,雄魚呈咖啡色或黑色。雌魚的鰭,
體型均比雄魚要小;雄性鬥魚的背鰭扇形,各鰭顏色也較雌魚亮麗。
因極具攻擊性,又稱為搏魚,若兩雄魚同缸飼養必鬥個你死我活。
一般體長6厘米,最大可達8厘米。
喜生活於弱酸性軟水中,水溫最低不能低於20 ℃ 。
喜食孑孓。在經過人工訓養後已出現紅,綠,藍等異彩紛呈的色彩。
是屬於泡沫型繁殖的魚種。
展示型鬥魚:是由野生種泰國鬥魚經過人工不斷的雜交,
選優,定向培育而成的觀賞價值及飼養價值都極高的魚種。
它們有著絢麗多彩的體色:紅,藍,黃,綠,黑,乳白,
鐵鏽藍... ...變幻莫測的色彩另人眼花繚亂,如同走進了一個七彩世界。
依據鬥魚鰭色與體色之間的不同變化,
可以將其分為三類:各鰭色調與體色協調一致的,
整個魚只呈現出單一色彩;鰭色與體色分別呈現兩種色彩變化的,
不僅使擴大挺拔的鰭更加張揚,
而且使整條魚更富於變幻;體色與鰭色交錯渲染形成獨特花紋的,
如蝶翼,在魚體和魚鰭色彩交接處分佈有白色放射狀紋路,
魚鰭1 / 2處逐漸轉變為玻璃般透明的顏色,猶如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
形成魅力獨具的色彩與風格。除了豐富多彩的體色外,變化多端,
形態奇異的鰭型也是展示型鬥魚極吸引人的地方。
依其形狀的不同又有圓尾鬥魚,
扇尾鬥魚,三角尾鬥魚,半月鬥魚和冠尾鬥魚等。
【五】,鬥魚的飼養管理
(一)飼養水質: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
一般20 〜 30 ℃之內都能成活,
水溫處於24 〜 27 ℃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
pH值值為6.5 〜 7.2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毫克/升。
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
以殘留氯0mg / L時,亞硝酸鹽0mg / 1 ,硝酸鹽5毫克/升,氨0mg / L時,
磷酸鹽0mg / L的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
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
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
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
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
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採取單獨飼養。
如若您想飼養兩隻雄性鬥魚激鬥它們各展雄姿,
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再插一無毒塑料板,
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近年來台灣不斷推出的掌中缸,
其精巧的款式和豐富的色彩都極適合於展示鬥魚的美麗。
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設備的安置,
才能提供鬥魚生長的最佳生存環境。
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
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
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
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二氧化碳需求量低的水草。
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
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
只需每3 〜 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
並抽去約1 / 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
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
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
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
盡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
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
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
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餵新鮮的活餌,
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 ;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豔,
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
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
投餵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餵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
每天投餵一次即可。
【六】,鬥魚的繁殖方式 鬥魚在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鬥爭的過程中,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延續種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泡沫築巢的繁殖方式和口中孵化的方式。 繁殖缸的準備:
在繁殖前要提前準備好繁殖缸,
以30厘米× 10厘米× 15厘米左右的玻璃缸為宜,
在底層鋪入一層乾淨的矽砂,
並密密植入牛毛顫,鹿角苔,莫絲,小香菇等水草,
以便剛開始交配時為膽怯的雌魚提供躲避的場所。
將曝氣處理過的水加入繁殖缸中,
保持水溫26 〜 27 ℃ , pH值值6.8 〜 7 。
泡沫築巢:屬於這種繁殖方式的有泰國鬥魚,蓋斑鬥魚等。
一般鬥魚在4 〜 8月齡性成熟,
可選擇6厘米以上的鬥魚種魚,
雌魚要選腹部臌大成熟抱卵的魚只,
否則放入繁殖缸會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和傷害。
泡巢型繁殖的鬥魚雌雄魚同時發情,
可將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
雄魚會利用浮水植物做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食空氣,
並將鰓中的氣體從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圍製成圓形的泡沫巢。
築好浮巢後雄魚便在雌魚周圍翩翩起舞,
來展現自己絢麗的色彩博取雌魚的青睞,
漸漸雌魚在雄魚的誘導下,遊向新建的泡巢。
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
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 U ”形型,
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 〜 500粒左右。
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後,便可移出雌魚,
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
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入口中,
並一粒粒送回泡巢裡使魚卵堆疊在一起,
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
開始耐心細緻的照顧魚卵,
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
還要不斷辯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個小時後,
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
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
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
直到第3天后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游動了,
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餵。
口中孵化:即在口腔中哺育幼魚的方式。
屬於此類型的鬥魚有戰狗鬥魚,弗西鬥魚。
口孵型鬥魚公魚一般要比母魚發情早,待交配完成後,
雌魚會幫雄魚收集沉於水底的卵粒,
雄魚則會不時地蠕動嘴巴,以重新排列,
調整含在口腔下顎的卵的順序,使口腔能最大限度的融下所有的卵粒,
等到雄魚將所有的卵含入口中後,就要及時將雌魚移出繁殖缸,
經過10 〜 14天后,仔魚便孵化出來。口孵式繁殖孵化率高,
但雄魚體力消耗大,孵化過程中應確保適宜的水質和安靜的環境,
以免雄魚吞入嘴中的受精卵。
【七】,鬥魚的疾病及治療 鬥魚對環境有極大忍耐性,
一般情況下,只要飼養過程中水質清新,投餵餌料保質保量,
它們都會快樂得展示鬥士的風采,然而在不注重管理,
水質敗壞的飼養環境中,它們也難免會不舒服。
當然平時的細心呵護是預防疾病的最好辦法,
可一旦發現魚病,還是要找出病因,及時對症下藥,
不可疏忽大意或拖延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引起鬥魚生病的原因有:
( 1 )飼養容器狹窄:
由於飼養鬥魚一般為小型魚缸,水質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
在外界溫度急劇變化時,魚體對水質的變動一時無法適應,
容易致病;飼餵不當:
( 2 )投餵餌料不能定時定量,飢飽不勻,
所投餌料營養成份不全或已變質,也易使鬥魚形成營養障礙,抵抗力降低;
( 3 )外部帶入病原體:
使用發生過魚病的水族箱內的器具或投餵未經消毒的活餌料,
將外界病原菌帶入水族箱使其繁衍生殖,致使鬥魚感染疾病;
( 4 )魚體受傷:在運輸,換水,撈魚等操作過程中,
不小心碰傷魚體或鬥魚打鬥造成傷口使病原體有機可乘。
鬥魚最易患的幾種魚病:
外傷:
鬥魚的好鬥使其難免體表有不同程度的外傷,
此時應及時採取措施,以免傷口受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其它病症
治療:
( 1 )將抗菌素,如青黴素,四環素等配製成濃度為2mg /升的溶液,
浸泡魚體,每天換取一部分藥液,持續治療直至傷口痊癒;
( 2 )在傷口處塗抹紅藥水,每天塗1 〜 2次;
( 3 )在2 〜 3mg /升濃度的亞甲基藍溶液中浸洗魚體5 〜 15分鐘;
( 4 )用1 %的孔雀石綠溶液塗抹傷口。
爛尾,爛鰭 病因:因運輸,清缸,
撈魚時不慎碰傷魚體或鬥魚互相撕咬而造成的傷口,
被細菌和黴菌感染引起尾巴和鰭條潰爛。
症狀:
魚鰭和魚尾鰭條邊緣變白,傷口分泌黏液,嚴重時背鰭,
腹鰭,臀鰭的鰭條殘缺不全,
有時尾鰭鰭條軟骨間結締組織裂開而使尾鰭呈掃帚狀,
甚至腐爛的鰭和尾脫離魚體,使鬥魚失去觀賞價值。
治療:
( 1 )用5毫克/升的呋喃唑酮和1 %的食鹽溶液浸泡病魚,
以藥物治療的同時,通過投餵經消毒的水蚯蚓等新鮮活餌加強營養,
增強抗病能力和組織再生能力
( 2 )每10公斤水中用5 〜 10萬單位的青黴素水溶液浸泡魚體,
並在魚餌中添加適量維生素
( 3 )用1 %濃度的呋喃唑酮水溶液塗抹鰭條破損處,
每天塗抹1次,連續3 〜 5次可促使傷口癒合;
( 4 )每公斤水用1毫克漂白粉或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一小時,
水溫在20 ℃時高錳酸鉀濃度為0.5ppm ,
當水溫為25 ℃時高錳酸鉀濃度為1ppm ,
撈出後用漂白粉混合物塗抹患處,直至痊癒。
小瓜蟲 病因:是由原生動物的纖毛類寄生蟲多子小瓜蟲寄生於魚的體表,
魚鰭和鰓上引起的,又稱為白點病。
症狀:
發病初期,鬥魚縮鰭,食慾減退,反應遲頓,
常在水草石塊上不斷磨擦身體,
當小瓜蟲幼蟲在鬥魚上皮組織間不停來回活動和鑽營時,
魚體上皮組織浮腫;當幼魚吸吮魚體表皮組織的營養時,
刺激魚體分泌出大量黏液,使魚體組織增生,形成白色斑點狀的胞囊。
病魚全身覆蓋白色黏液猶如灑了一層白粉。
其病程一般持續5 〜 10天。
治療:
( 1 )用0.3 〜 0.4mg / L的濃度的孔雀石綠水溶液在20 ℃水溫
下浸洗魚體2小時,然後將病魚放入清水中漂洗1小時,
以清除魚體附著的死亡蟲體和黏液, 5 〜 7天后進行重複治療;
( 2 )用200 〜 250mg / L的濃度的福爾馬林
與1 〜 2mg / L的濃度的孔雀石綠合劑浸洗魚體60分鐘,
連續第3次,然後放入清水中飼養60分鐘,在第6天后重複用藥;
( 3 )用2mg / L的亞甲基藍溶液浸泡6小時;
( 4 )用0.05 〜 0.07 %濃度的紅汞溶液水浴病魚5 〜 15分鐘;
( 5 )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提高水溫至28 ℃ ,
數天后小瓜蟲胞囊自會逐漸破裂脫落,
此時只需更換新水,並保持恆定的水溫;
( 6 )將水溫加至30 ℃ ,在水中按0.05克/升的濃度加入硫酸奎寧,
隔七天後重複治療一次,待痊癒後靜置3小時再恢復正常水溫。
豎鱗病 病因:水不清潔,魚體表個別鱗片脫落,飼養水溫過高時,
由水型點狀單胞菌引起的魚病,又稱松鱗病,立鱗病。
症狀:鬥魚鱗片部分或全部向外張開,豎起呈松果狀,鱗片基部水腫,
內積存有半透明或含水的滲出液,當輕壓鱗片時,鱗基會噴射出黏液。
病魚鰭條基部和皮膚也都伴有輕度發炎,充血現象。
鬥魚沉於飼養缸底部,最後衰竭而死。
治療:
( 1 )用1 %的食鹽水與1 %小蘇打配製成混合液浸洗魚體10個分鐘,
並重複用藥治療
( 2 )用2 %濃度的氯化鈉溶液和3 %的碳酸氫鈉溶液混合,
每天藥浴兩次,每次10個分鐘;
( 3 )將病魚浸泡在0.5ppm的四環素水溶液中洗浴,
每天兩次,每次1小時;由於目前尚未確定治療此病的有效方法,
因此較難治愈,在春季水溫較低的易發季節要確保水質清潔,
並維持適當的水溫。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