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吳志森﹕香港坐困愁城 政府始作俑者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10-4-13 07:10 AM
標題:
吳志森﹕香港坐困愁城 政府始作俑者
5.39.217.77:8898$ q8 ?5 E$ Z6 o6 S6 G$ n# r% z" B
中大亞太研究所和諧社會的調查,震動全城:港人首次確認香港不是和諧社會;導致不和諧三大主因,是窮人和富人的矛盾、政治紛爭、市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官員最寢食難安的,是有近26%受訪者同意/非常同意「用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用全港600萬成年人推算,「激進」港人多達150多萬。
# p3 n8 K) c( Z
* m5 \8 w5 O+ {! X
何謂「激烈」,定義人人不同。「80後」「反高鐵」的肢體衝突,以及公社黨的「全民起義」口號,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視為「激烈/非常激烈」。慣於安逸的香港市民,對所謂「激烈」的承受能力相當低,「激極有限」。言必稱阿爺的愛國人士,請不要借調查大做文章,左派紅人,也不須急於要求駐港解放軍出兵平亂。
0 }6 X) D/ v$ G( h7 J4 \2 u" c0 E
話雖如此,鐵證擺在面前,香港的管治,確實亮起一盞盞刺眼的紅燈。亞太研究所是特區政府首席顧問劉兆佳的老家,他第一時間撰文回應,提出因應之道。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6 K7 b4 N. y; J8 _& F! k/ Z
劉兆佳說:「社會各界一方面關注社會矛盾及安定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卻對各種應對之方法缺乏共識,因而形成了一種『坐困愁城』的感覺。」這個分析,算是老實,但因應的辦法,卻只有如此這般:「政府和社會各方面迫切需要就一些重大社會問題開展廣泛討論,共同尋求紓緩社會矛盾之道。」然後,筆鋒一轉,統一口徑的老生常談又來了:「畢竟,除了政改問題之外,困擾香港的其他重大問題不少,其重要性亦不比政改問題為低,亦與政改問題無必然聯繫。」
, H/ N- {& Z v0 K7 |$ ~0 k5 X
解政制死結 是關鍵中的關鍵
6 o- Z& i2 u4 H. E8 a& R g9 Itvb now,tvbnow,bttvb
劉兆佳研究香港問題數十年,擔任兩朝官學一體的首席顧問,如果不是一味要為政府宣傳辯解視而不見,沒理由看不到要緩和香港主要矛盾,解開政制死結,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 H9 ]/ O' [$ U S
「張廿蚊」事件並非偶然,是功能組別既不堪又不合理的制度,爛到透的必然。大財團明目張膽壟斷,加深社會的仇富心理。公平競爭法遲遲無法出台,因為功能組別議員千方百計阻撓。政策一面倒明益地產商,是因為行政長官由小圈子產生,要靠這幫人的選票。天匯事件地產財閥那種奈我如何的醜惡嘴臉,也是這種制度的必然結果。
tvb now,tvbnow,bttvb0 x) D. b% Z3 s$ F( v
香港長期出現政治紛爭,是因為政制矛盾沒有解決。法例的修訂如何完善,動議如何合理,即使有代表300萬民意的直選議員支持,但也會被只有20多萬票的功能組別否決。官員遇到困難縮退避,重大政策一拖再拖,變來變去,只會用和稀泥權宜辦法應付,這是政府缺乏認受性的必然惡果。如此政制,市民政府之間的鴻溝矛盾,豈能不愈來愈深?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6 T6 y4 [- ~- U$ S6 \
管治警號一次又一次響起,但官員只懂迴避政改關鍵,坐在那裏等運到等任滿,一點辦法都沒有拿出來,令香港「坐困愁城」,特區政府是始作俑者。
5 E8 V9 c& l0 n! [% q+ ]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u% Y8 J' A1 {- Y3 e7 M3 S3 v
0 }8 P# e) d2 Y+ Q. f, r) E' D
0 V& V4 b- f5 G, m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