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自然百科] 大熊貓秘笈-熊貓生命奧秘以及經典熊貓真實故事!) [打印本頁]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1:58 PM     標題: 大熊貓秘笈-熊貓生命奧秘以及經典熊貓真實故事!)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1-1-7 12:15 AM 編輯

引言:大熊貓的珍貴可愛溶化了很多世人的心,但是數量太少,時刻有滅絕危險,我是個熊貓迷,除了分享熊貓的可愛,同時;希望以愛心之力量; 化為保護熊貓的力量。

- 大熊貓外交 - 黑白大使 熊貓外交 千年前就有
- 簡介熊貓外交史 - 和平友善的民間大使  大熊貓是中國最好的名片
- 中國熊貓:黑白外交溫暖世界
- 在台灣團團和圓圓 香港樂樂和盈盈
- 大熊貓起源之謎- 博物學家——大衛神父(譚微道)
- 大熊貓秘笈 : 秦嶺姑娘白雪的故事
- 大熊貓奧秘之:
(1)熊中的異類之一-從吃肉到食竹
  (2)  熊中的異類之二 - 大熊貓如何適應了吃竹子:  
      * 大熊貓降低能量消耗的典範
  (3) 大熊貓秘笈大熊貓生命之初 熊貓繁殖秘密

-  向英雄熊貓媽媽致敬:
1.  斷掌媽媽雷雷2.  熊貓媽媽20#
3.  熊貓媽媽21#(更新)

- 白雲家族

- 交替撫養的成個

4. 北極熊悲歌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1:59 PM     標題: 友好天使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5-20 04:37 PM 編輯

黑白大使 熊貓外交 千年前就有

【世界日報╱記者 韓劍華】2010.02.21 08:55 pm

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泰山」和「美蘭」,春節前夕從美國搭乘專機、千里迢迢地飛抵四川;經過一個月的隔離檢疫之後,即可公開露面。




2005年出生的泰山,父母「添添」、「美香」於2000年抵達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而2006年出生的美蘭,父母「倫倫」、「洋洋」1999年來到亞特蘭大動物園。泰山、美蘭的父母當年來美,是扮演中國的「黑白大使」;如今在美國出生的泰山回中國老家,則被華盛頓市官員形容為「華盛頓大使」、永遠的華盛頓居民。 華美根據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保護辦公室統計,目前有32隻大熊貓生活在海外,以美國14隻最多,其次是日本9隻,泰國3隻,澳洲、奧地利、西班牙各2隻。

早在千年之前,大熊貓就扮演和平、友誼的使者,日本史料記載,西元685年,武則天曾送給日本天皇兩隻熊貓和70張毛皮。

1957年至1982年,24隻大熊貓作為和平使者、友好使者分別贈送給前蘇聯、北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墨西哥、西班牙、西德等國。1982年之前,中國式的「熊貓外交」均係政治性考量贈與外國。

1982年之後,出於對瀕危動物的保護,中國決定不再向外國贈送大熊貓,亦不進行商業借展。大熊貓只能以租借或雙方合作進行大熊貓科研的方式出國,租期10年,一年110萬美元;熊貓幼仔一年60萬美元,兩年之後歸還中國。



最早來美的大熊貓是1972年4月抵達華府的興興和玲玲。當年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同行帶去了兩隻麝香牛,中國則以兩隻熊貓作為國禮投桃抱李。至此在中國和大部分西方國家尚未建交之際,熊貓率先以「黑白大使」身分漂洋過海,敲開西方國家大門。

正值當前中美關係面臨貿易保護、歐巴馬見達賴、軍售台灣等重大敏感分歧時刻,泰山和美蘭在農曆春節前返鄉,或許正是期盼兩代大熊貓,能夠適時扮演好拉近中美距離的親善大使。

揭秘熊貓外交 親善大使功不可沒-天下天天談 (1) - (9)
我把節目編輯了幾個小段,方便觀看。也可以當獨立故事看。
[youtube]Fo8ZarNYxD0[/youtube]

[youtube]PUVGbZBr6v8[/youtube]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01 PM     標題: 尼克森夫人試探地要大熊貓: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 02:07 PM 編輯

根據新聞節目: 揭秘熊貓外交 親善大使功不可沒-天下天天談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總統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首次訪華偕夫人如約來到中國。這位總統夫人毫不掩飾對大熊貓的興趣,儘管她的行程一再修 改,但是,去動物園看熊貓這一項卻始終保留。尼克森夫人到達中國後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動物園,雖然有專門的攝影組跟隨,但她還是用相機親自為熊貓拍照,喂它們吃東西,臨走時還依依不捨,不斷稱讚熊貓可愛,並且試探性地提出想要熊貓。上街購物時,尼克森夫人和她的隨從又買了一大堆熊貓玩具。

[youtube]PUVGbZBr6v8[/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VGbZBr6v8

  
主持人:你看這個尼克森總統的夫人,到這個動物園親自的照片,而且臨走的時候,還特意買了一大堆熊貓玩具,看起來她對熊貓真的是情有獨鍾,葉海 林先生對當時具體的情況是不是有所瞭解?

  

葉海林:那麼應該說美國人開始也知道這個希望並不大,因為中國一直沒有表示說我要給你熊貓這樣一個,那突然就是在這個告別晚宴上,那麼當時周恩 來總理就拿出了熊貓香煙的這個標誌,來給這個尼克森夫人看,說你喜不喜歡這個,尼克森的夫人就說我不抽煙,周恩來總統說我不是說這個煙上的這個,這樣把這 個資訊傳遞過去,那麼之後的兩個月,那麼中國的第一批赴美的熊貓,就是這個興興和玲玲那就起程了,應該說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最有意思最 耐人尋味的事情是1972年中國和美國還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那我們要等到7年以後,到1979年中美才建交,可以說這兩隻熊貓作為我們友好的大使,是 比我們正式的特命全權大使,到任早了7年的,那這也是中美建交過程中的一個佳話。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03 PM

大熊貓泰山離美啟程返中國
2010年02月04日 15:51   明報



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寵兒大熊貓泰山4日登上回國專機,和三歲大熊貓美蘭離開華盛頓,飛返中國成都。(法新社)



聯邦快遞公司為大熊貓泰山和美蘭分別訂造了起居箱,隨機亦為大熊貓準備了75公斤竹子作飛機餐。(法新社)

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寵兒大熊貓泰山4日登上回國專機,和三歲大熊貓美蘭離開華盛頓,飛返中國成都。作為美國最知名的大熊貓,泰山從離開動物園到登機都享受了VIP待遇。他的專車不僅有警車全程護送,行車路線也事先對外保密。承擔運送任務的聯邦快遞公司為大熊貓全副武裝,他們給泰山和美蘭分別訂造了起居箱,在貨車車身和飛機機頭印上了大熊貓頭像,參與運送任務的人員身着熊貓工作服、一致稱為「聯邦快遞熊貓工作組」。

來到杜勒斯機場為泰山送行的聯邦快遞公司副總裁黃賡告表示,聯邦快遞動員了400至500人參與了大熊貓運送任務,熊貓專機先從孟菲斯飛往亞特蘭大接上美蘭,4日上午抵達華盛頓。兩隻熊貓經過14個半小時不間斷飛行後將於當地時間5日下午抵達中國成都,全程有醫護人員、飼養員、快遞專送員等十多名專職人員陪同,隨機配備了75公斤的竹子以及其它物資。

基於安全考慮,為數不多的泰山迷獲准在機場目送泰山登機。接近中午12時,泰山的專車才出現在杜勒斯機場貨運通道。人們紛紛舉起相機,希望留下泰山在華盛頓的最後影像。4歲的泰山坐在一個長2米、高1.3米、鑲着有機玻璃的透明箱子內,依舊泰然自若。牠啃着手上的嫩竹,時不時扭頭瞅瞅歡送的隊伍。當起降機托着泰山緩緩升向機艙,現場群衆不斷呼喊着泰山的名字,而泰山也若有感應,張着腦袋呆呆地望着人群。

在華盛頓出生的泰山被視為華盛頓最重要的居民。華盛頓市長髮言人斯科特說:「牠永遠是華盛頓居民,我們也歡迎牠的親戚來這 安家落戶。」
泰山原定2007年7月回國,但美方強烈輓留小泰山,中國遂兩度同意延期,讓泰山在華盛頓生活至今。斯科特表示,中方同意讓泰山多停留了兩年,美方感到很幸運。泰山回到中國後,將成為「華盛頓大使」,是美中友好關係的一個象徵。

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謝鋒表示,「泰山和美蘭令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兩國人民的友誼是中美關係的堅實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相信可以克服任何困難,使兩國關係取得更大的發展。」

抵達成都後,泰山將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接管,而美蘭將由中國動物園協會接收。在被送往卧龍自然保護區定居前,泰山將在碧峰峽保育基地停留一周以適應新環境。

(新華社)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overseamedia/mingpao/20100204/15511172512.html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15 PM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 02:17 PM 編輯

中國熊貓:黑白外交溫暖世界




解說:根據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保護辦公室的最新統計,目前有32只大熊貓生活在海外。其中美國最多,一共有14只,其次是日本9只,泰國3只,澳大利亞、奧地利、西班牙各兩隻。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主要通過作為國禮贈送、商業借展、科技交流合作等三種途徑開展大熊貓國際交往。1982年以後,出於對瀕危動物的保護需要,中國不再向國外贈送大熊貓,也不再進行大熊貓商業借展,主要開展大熊貓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這些大熊貓的“留洋”期一般為十年,在海外產下的幼仔也屬於中國,長到三歲後要回到祖國。
  
水均益:我們今天這個話題有兩位元特約評論員,一位是葉海林先生,還有一位是周慶安先生。我注意到外國媒體在說到中國行走世界的熊貓,基本上用了一個詞叫做“黑白外交使者”,葉先生先給我們講講,據你所知,行走於天下黑白外交使者們都有一些什麼樣的故事?最早是什麼時候?

   
正在評論:熊貓與時俱進  不同歷史時期承擔不同使命

葉海林  特約評論員:
我們知道典籍上最早的時候,武則天當年曾經給日本封賜了幾張熊貓皮,當時不叫熊貓,這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之後在19世紀中葉的時候,法國人到中國來探險,也發現了熊貓皮,之後也有一些熊貓皮流入到了歐洲,當然這些熊貓皮不全是,歐洲人見到這些熊貓皮的時候,它們不全是標本,它們還有一些是後來被剝製成熊貓皮早期的歷史也是很辛酸的,但真正第一隻活的大熊貓到西方世界,是到美國,是1937年的事情,一個美國人他偷運了一隻大熊貓,遠赴重洋到美國去。

水均益:我好像聽說這個故事,當時他歷經千辛萬苦。
葉海林:在海關的報關上說的是一隻哈巴狗,我帶的只是一隻哈巴狗。
  
水均益:有這麼小的哈巴狗嗎。

葉海林:行賄了兩美元,用兩美元的代價就讓它通過了中國的邊防。

水均益:這是第一隻活體的大熊貓到了美國。

專家觀點:國家不強熊貓都不是你的

葉海林: 對,第一隻,一年半以後這只熊貓就去世了,其實這個往事是頗讓人辛酸的,它跟日後的熊貓黑白外交沒有任何關係,那個時候我們國力不強,熊貓都不是你的。想起來,當年童安格有一首歌,我們早期的華人出去的時候,不是有一首叫“狂風和巨浪回首已茫茫”,其實改一下,“為什麼連熊貓都註定要流浪”,那個時候人家把熊貓運出去借展,雖然說表明了這個動物來自中國,但是這跟中國政府,跟中國外交任何關係都沒有,這是一個西方人對東方的獵奇,僅此而已。

水均益:周先生我注意到,這次泰山跟美蘭從美國回來,美國媒體這兩天你看,像英國的BCC,美國的CNN幾乎是比較靠前的頭條、二條報導,而且報導裏邊都說,實際上泰山跟美蘭給當下的中美關係,加了一點點溫情的色彩,連去到在美國機場送行的,咱們中國外交使館一位高級官員也都說的是非常溫情的話,說它們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使者,它們對於中美兩國友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等等,美國媒體也注意到這一點。

(美媒體拍下泰山的翻跟斗的絶活)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19 PM

[youtube]9gC3MKQ79u4[/youtube]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教授  林文程


中國的熊貓外交史
以熊貓代替龍為中國標誌


一、   前言
任何東西只要被用來影響兩國之關係,就成為外交政策之工具。在中國所使用的外交工具中,如果要找一項獨一無二為其它國家所沒有的工具,那應該就是熊貓,因為熊貓是中國獨有之特產。它與長城同樣是中國的象徵,熊貓外交也變成中國的一項特色。中國政府將熊貓作為外交禮物送給其它國家的歷史相當久遠,根據日本史料記載,早在公元685年,唐朝就曾送給日本兩隻熊貓。然而,將熊貓外交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熊貓甚至可被視為中國軟實力(soft power)的一種,可愛的熊貓被送到其它國家時,輕易地征服這些國家之人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進而產生對中國之好感。

二、   中國熊貓外交的演進
共產中國之熊貓外交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57年至1982年,在此一時期中國將熊貓免費送給其它國家,作為兩國外交友好之禮物。最先獲得共產中國熊貓禮物當然是蘇聯,蘇聯於1950年2月14日與中國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成為中國之軍事同盟國、國家安全之保護國、及資金與科技的來源國,北京表示友好,在1957年將第一隻熊貓送給蘇聯,1959年又送一隻給蘇聯。北韓是中國另一個同盟國,1950至53年兩國並肩作戰對抗「美國帝國主義」,情誼非同一般,因此1965至1980年陸續送了五隻熊貓給北韓。

共產中國於1971年10月25日取得聯合國席次之後,與西方國家之關係陸續改善,贈送熊貓成為對這些西方國家的絕佳外交禮物。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會談時,周恩來宣布送兩隻熊貓給美國,這是共黨中國首次將熊貓送給西方國家。在1970年代,中國共送給包括美國在內的7個國家共十六隻熊貓,除了美國之外,其它六個國家是日本(1972年10月、1980年、1982年共四隻)、法國(1973年兩隻)、英國(1974年4月兩隻)、西德(1974年11月兩隻)、墨西哥(1975年9月兩隻)、和西班牙(1978年9月兩隻)。

這七個國家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國家,法國、英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和西德則是世界上的經濟強權。因此中國熊貓外交的對象不是同盟國就是西方強權,除了墨西哥與西班牙之外,一般發展中國家不可能獲得中國之熊貓。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20 PM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教授  林文程

中國的熊貓外交史
以熊貓代替龍為中國標誌


第二階段是從1982年至1994年,因為中國將熊貓送給其它國家之作法有違1975年「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國乃改將熊貓做為商品短期租借給其它國家。利用此一途徑向中國租借熊貓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英國、荷蘭、比利時、德國、愛爾蘭、墨西哥、澳洲和紐西蘭。但是此一作法使熊貓成為牟利之商品,危害到熊貓的健康與安全,而遭許多環保團體之批評,迫使中國停止為商業目的而出借熊貓。

第三個階段從1994年開始,中國與其它國家以科學研究交換的方式,將熊貓租借給其它國家,租金並不便宜。以美國為例,每一對熊貓每年租金將近一百萬美元,如果租借期間生下小熊貓,每年租金增加五十萬美元,而且兩年之後要將小熊貓交還中國。此外,每個動物園每年另外支付一百萬美元,作為美國和中國熊貓研究與保護計畫,合約時間一般是十年,十年下來租用一對熊貓的代價大約兩千萬美元,不是一般動物園所能承擔,當然發展中國家支付的租金會少一點。以第三種方式獲得熊貓的國家包括美國、韓國、泰國、澳洲、西班牙和日本等。

三、   中國熊貓外交的時機

中國宣布贈送美國熊貓的時機,選在美國總統跨過太平洋首次訪問共產中國時。贈送日本則是1972年兩國建交,以及1980年和1982年華國鋒和趙紫陽兩位前後任總理先後訪問日本的重要時刻,送給法國則是在法國總統龐必度於1973年9月訪問中國時宣布。贈送給英國是因為英國首相希斯(Edward Heath)訪華,贈送西德則選在總理施密特1975年訪問中國前。



租借熊貓的對象國,也均是強國或是與中國特別友好的國家,中國租借一對熊貓給澳洲是在胡錦濤2007年9月初訪問澳洲時,與澳洲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簽約;租借給西班牙是因為西班牙國王卡洛斯(Juan Carlos)於2007年6月29日訪問中國。日本也是趁胡錦濤訪問日本的時機,向中國提出租借熊貓的要求。

總之,贈送或租借熊貓代表中國的善意,及象徵兩國之友好關係。中國選擇的時間均有外交及政治考量,通常是兩國進行國是訪問或高峰會的時機。中國在停止對外贈送熊貓之後,只對香港和台灣贈送熊貓。香港在1997年回歸之後,已經成為中國之領土,而中國對台灣贈送熊貓一對,取名「團團」和「圓圓」,採用的是境內轉移方式,在2008年12月24日送抵台灣,其統戰的用意不言而喻。

四、   結語

中國利用熊貓已經為國家爭取到巨大的外交利益。能否從中國獲得熊貓代表這些國家的份量及與中國外交關係的親疏,也因此很多國家為獲得熊貓而討好北京。然而,從物種保護的角度加以檢視,中國將熊貓當成外交工具,其實是一種違反環保之作法。熊貓是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世界上現存的熊貓只有一千多隻,他們被帶離棲息地,尤其是送到國外,平均壽命只有8.5年,遠低於應有的平均壽命,中國如果真正珍惜國寶,就不應該將他們當成外交工具,但是北京政權連人命都不重視,而且一再踐踏人權,又如何會重視熊貓的權益?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23 PM     標題: 在台灣團團和圓圓 香港樂樂和盈盈



     
在台灣團團和圓圓





香港樂樂和盈盈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27 PM     標題: 大熊貓起源之謎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 03:14 PM 編輯



貓耶?熊耶?

1869年三月,大衛神父在寶興第一次看見大熊貓——一種奇特的黑白熊。186954日大衛真的獲得一個朝思慕想的活的大熊貓要把它運回自己的祖國,介紹給法國人民,介紹給世界。可惜的是這只被大衛神父示為無價珍寶的“黑白熊”喪生於運輸途中。於是大衛只能把一張大熊貓的皮送到了巴黎國家博物館。有的人對這種帶著“一副墨鏡”的的黑白熊表示好奇,也有人表示懷疑:以為大衛假造了一張無中生有動物的皮。法國國家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認真研究了這個他從來沒見過的動物——它身體的結構像熊,但是所有的熊都沒有它漂亮,它有一張圓呼呼憨態可掬的“娃娃臉”;它的圓臉像貓科動物,但是它的爪它的四肢它幾乎沒有尾巴跟貓科動物相差甚遠。它似乎與小熊貓比較接近。(小熊貓在發現大熊貓的42年以前在中國西藏發現,命名)於是參照小熊貓的命名定名為大貓熊——一種象貓的熊。以後由於誤會貓熊的名稱變成了熊貓。中國人原來的豎行的書寫順序是從右到左,而英文橫行的書寫順序是從左到右,中國人按照自己的習慣想當然地把英文的貓熊念成了熊貓,約定俗成,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叫大熊貓——包括法國人在內。

關於大熊貓的分類地位科學家已研究了100多年,爭論了100多年了。世界科學家對大熊貓的起源和分類上的細節—它們究竟是屬於熊科還是自成一科有不少爭論。有人認為熊貓是高度特化的熊,有人以為熊貓接近浣熊和小熊貓,尤其接近小熊貓;還有人認為把大熊貓獨立出來相對于熊科單立為大熊貓科。探討大熊貓的起源,第一個重要化石是1942年在匈牙利中新世地層中發現的牙化石。當時就把它定為一個新屬。後來結合在法國發現的化石進行比較研究,認為它與大熊貓有直系的血緣關系,並把匈牙利發現的標本,由過去的學者認為是一種野熊,明確地訂為葛氏郊熊貓。


我國學者邱占祥和祁國琴在雲南
祿豐晚中新世祿豐古猿的地層發現大熊貓的祖先型化石,既始熊貓。祿豐化石標本是一種小型的大熊貓,有很完整的頰臼。其牙齒的特點無可非議的屬於大熊貓類的,但它又具有不少的始熊的原始特徵。而始熊又無可置疑的屬於熊類的直系祖先。目前為止它是已知最早的大熊貓化石。祿豐化石為解決熊貓起源之迷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熊貓和熊類親緣關係的肯定要比跟浣熊類的親緣關係密切的多。它們在距今800-900萬年前晚中新世與熊類分道揚鑣而成始熊貓,由它演化的一個旁支郊熊貓類分佈於歐洲,在中新世滅絕。它的主支演化為大熊貓類,其中有一種小型大熊貓在更新世初期出現,以後滅絕了。另一種是現今的大熊貓。

在更新世中期化石種類在我國華南一帶非常普遍,20世紀以來在中國的廣大地區、在緬甸東部、在越南北部等數百處地點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熊貓化石,使得它的演化歷程越來越清晰可辯。在 300萬年以前,那時人類還沒有從古猿進化為真正的人,大熊貓就已經在中國的南方出現了。那時它的數量還不多,分佈區也很狹窄,是中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巨猿動物群中的成員。始熊貓和早期的熊貓大概只有現代熊貓的一半大,身材大小就象一隻稍稍肥胖的狗,但嘴和腿比狗要短一點。從它的牙齒化石推斷,那時它的食性與現在的大熊貓沒有很大的區別,特化為專門食用竹子的“素食者”。以後熊貓家族經歷了200多萬年的進化磨練,隨著它它的軀體逐漸的增大“富態”,成了一個“肥豬”,體長約160180釐米,體重大約80---125公斤。因為竹子不象動物性食物有較高的營養,當熊貓的身體在進化過程中增大一點,其體表面積相對來說反而減少了,因此它們新陳代謝的代謝率也就相對的減少了。另一方面它們的身軀的增長是為了適應較為寒冷的環境。正象東北虎比華南虎大,北方人通常要比南方人高。身材體積大,體表的面積相對減少,也就減少了熱的散發。

距今約75萬年以前開始,大熊貓的分佈區域從珠江流域、長江流域向北越過橫亙於中國西部的秦嶺山脈,擴大至黃河流域,直達北京的周口店。這是大熊貓在數量上分佈區最為鼎盛時期,是當時亞洲南部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中的優勢種,其體形也向大處發展,比現代大熊貓約大1/8。處於鼎盛時期的大熊貓不僅廣泛生活于南方亞熱帶森林中,而且也逐漸的適應北方暖濕帶森林氣候。當與大熊貓同享一處生境的猿進化成了人——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優勢種”,大熊貓被人不斷地由沼澤河谷轉移到山腰山脊,環境氣候因而變的寒冷潮濕。再往後,它們幾乎萎縮在青藏高原狹小的地域裏,成為孑遺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中“活的化石”。


熊科動物進化歷程簡述:

大約在2600萬年前的漸新世,由一個共同的古食肉類動物的祖先,分化成早期的似熊類和古浣熊類。在中新世晚期古浣熊直接演化成現今美洲的浣熊亞科的浣熊類動物,並在中新世晚期再分化出一個旁支,演化為小熊貓亞科的小熊貓種,僅分佈于亞洲。大熊貓的祖先是現代熊類發生輻射進化之前,從熊科動物的進化樹上單獨分出的一支。在早期的似熊類動物到中新世晚期分化出祖熊類和始熊貓。另一個旁支演化為半熊,並由它發展為鬣熊。祖熊類進步的一支在更新世時就演化成了今天的真熊類,即熊科動物,包括兩個亞科,一個是延續至今的眼鏡熊,屬於眼鏡熊亞科;熊亞科包括現今的黑熊、棕熊、美洲黑熊、北極熊、懶熊和馬來熊等六種。始熊貓朝著特殊的生活領域演化為獨特的大熊貓科。它的旁支郊熊貓屬分佈于歐洲,於中新世晚期已絕滅,主支演化為大熊貓屬,僅大熊貓一種孑遺于青藏高原的高山深谷中的竹林中。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29 PM

一個偉大的博物學家——大衛神父(譚微道)(2008-03-09 21:00:35)


當年的外文雜誌對大衛的報導

大衛全名是:吉恩-皮埃爾-阿曼德-大衛。1862年生於法國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個小鎮,自幼熱愛自然,熱愛探險。美國哈佛大學1949年出版《大衛神甫的日記》(Abbe Davids Diary),大衛神甫是一位傳教士,也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1862年到1874年受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委託,他在中國經歷了非凡的探險旅程……
19世紀的巴黎是歐洲漢學發祥地何中心,中國被那些著迷于東方文化的人們描述為天堂一樣的聖地。大衛26歲時在日記中寫道:“我始終夢想著去中國傳教,12年來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從事這樣的工作,所以我努力修行成為一名神甫。而且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天起,26年來我一直希望到那個天堂的王國、蒙古或者類似的地方去學習新的語言和文化。”他的上司回答他說:“實現夢想需要等待。”在26歲-36歲等待的十年裏大衛被派往義大利的薩沃納市(Savona)教書. 薩沃納市是位於阿爾偹四山脈何地中海之間的港口城市。大衛神甫從少年時代起就著迷於昆蟲和植物分類,在這裏年輕的神甫漫遊于地中海沿岸,在阿爾匹四山脈的丘陵間攀登,為學生採集製作植物標本,他的學生在這個充滿激情的老師的影響下一些人成為了探險家,其中一個到達了西南太平洋拉尼西亞群島。

1862年大衛神甫在法國著名的漢學家朱利安(Stanislas Julien)引薦先前來拜訪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愛德華茲教授,而後年輕的神甫在馬賽港啟程開始在中國的尋找動植物標本的歷程。1865年大衛來到北京已經三年了,他在日記裏寫道:“這裏的人們對物種學的知識是多麼的缺乏啊!”他和他的傳教士同伴漸漸適應了北京的生活,他們各有所長——有的精通數學物理,有的擅長音樂,有的是高超的鐘錶機械師,他們彼此互補創辦了一所男子學校,教授各種課程,他們建立一所自然博物館——就在北京西什庫教堂的東配房,取名“百鳥堂”。據說慈禧也曾來參觀過。大衛在北京周邊收集了動植物標本,他對自然的探索永遠沒有盡頭:“人類的頭腦還不能解釋不同生物間彼此的相似,各種物種在地球上何時何怎樣的分佈,如何地分化何演變,如何以自身的生命之美取悅上帝。”就在此時大衛在皇家苑囿裏看到“一種有趣的反芻動物”“一種奇異的鹿”。1866年4月大衛將3只鹿的標本寄到巴黎,經愛德華堅定——它不僅是一個新種,而且是鹿科動物中的新屬——麋鹿屬(Pere Pavid’s Deer).

而後大衛離開了北京,他的中國探險旅程擴展到了阿拉善高原,武夷山區何四川西部的崇山峻嶺之間。1869年2月末大衛從成都來到了寶興(當時的名字叫穆坪成為鄧池溝天主教堂的第四任神甫。)在這裏大衛興致勃勃觀察記錄寶興豐富的生物世界——從甲殼蟲、野貓、杜鵑;從河水的漲落、草莓的酸度到布穀鳥奇怪的叫聲(他用一串樂譜描述了它的叫聲)無不詳盡記錄。

在這裏他發現了金絲猴和大熊貓,發現了許多的新種。不僅僅於此他1873年在江西採集生物標本時通說與江西毗鄰的福建時一個動物物種非常豐富的地方,他走進福建西北的武夷山區的崇安,住在掛墩,獲得了許多的動物新種,引起西方生物學界的重視。“掛墩”名揚海外。

大衛是第一個到我國西南高山區收集生物標本的西方人。他在西南山區的一系列發現為西方學術界對中國的動植物的認識展開了新的視野,他們注意到了中國西南山區豐富的動植物區系和大量的珍稀特有物種。大衛之後一系列的西方學者在這一地區考察科研。法國傳教士賴神甫(J M Gelavay)在洱海周圍、大理、鄧川、浪穹(洱原)賓川、麗江、鶴慶、劍川一帶收集動植物標本20余萬件。英國人普拉特(A.E.Pratt)在打箭爐(康定)考察採集,在他的基礎上英國昆蟲學家李徹(J.H.Leech)出版了專著《中國日本及朝鮮的蝶類》,1890年在滇西北活動的傳教士比埃特(M.Biet)為巴黎自然博物館收集到7只滇金絲猴標本。1899年英國園藝學者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lson)在中國搜集引進珙桐鄧觀賞植物;1970年――1909年美國人查培(W.R.Zappey)在四川西部為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收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他也是第一個在中國親手射殺扭角羚的西方人,1973年,奧地利植物學家韓馬迪(H.Hande-Mazzetti)到中國雲南考察——是繼英國人福里斯特、瓦德之後在川西和滇北進行大規模採集植物標本德西方學者)由他主持編寫的《中國植物總綱要》至今仍然是我國植物學家的重要參考著作,1931年費城自然科學院自然博物館鶴賓西法尼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派出了以杜蘭(B.Dolan)為首德考察隊,在川藏邊境取得大量德鳥類和獸類的標本,包括大熊貓金絲猴鬣羚梅花鹿等珍稀動物。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46 PM     標題: 大熊貓秘笈 : 秦嶺姑娘白雪的故事 Part 1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 03:00 PM 編輯

2001年5月29日晚,一個風雨交加,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臥龍大熊貓科研中心一隻懷孕兩個月的雌性的大熊貓逃進了山野。這是它“蓄謀已久”的周密的計畫:它趁人不備之時站立著用前掌將圍牆一寸一寸地摸過,圍牆內有一處地方地勢稍微高一點,它的兩臂使力就能使自己的身體懸空……它不動聲色地等待了很久——大熊貓是絕頂聰明的動物,它大腦的溝回比它的遠親熊科動物深而多——從進化角度說它的“智商”就高得多。

它名叫白雪,本來就出生在野外。1993年11月,在秦嶺太白山寒冷和疾病使白雪倒臥在山澗裏,當地山民救護了她。當時它芳齡3歲,年輕,但是身體狀況糟糕極了,體重僅40公斤,衰弱的沒有站立的力氣,腸道還感染了寄生蟲。經過治療和精心調養,10個月後她恢復了健康。1994年它跋涉千里來到了蘇州動物園。




白雪順利發情,懷孕,產下女兒

跟出生在圈養環境中的大熊貓不同,白雪知道那裏是自己真正的家園,什麼是自由!1994年9月16日它趁飼養員沒有將圈門鎖死,扒開鎖潛入園後的山上。80多天,她躲過了一次一次地毯似的搜索,躲過了警犬靈敏的鼻子。最後,也許是饑餓和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也許是對人的信任和依賴她又回到熟悉的圈養環境。白雪這個富有野性的“秦嶺姑娘”,在熊貓世界是大名鼎鼎的“知名人物”,全世界的大熊貓專家和工作者都知道它的名字和事蹟——在世界大熊貓野外放歸的研討會上,它作為一個案例說明大熊貓野外放歸的可行性和緊迫性。

1995年它來到了四川臥龍,在這裏有眾多的來自不同地域的熊貓小夥子供它選擇,它已經進入青春期,應該儘早做媽媽了。1997年白雪在臥龍初作貓母,生下單胎男孩琳琳,98年第二次做母親,生下一個單胎。1999年產下一個雙胞胎,其中一個體重只有53克,工作人員用擠的21#的乳汁喂活了這個世界上體重最輕的大熊貓幼仔——剛剛出生時它沒有吞咽能力,育幼工作者用胃管將乳汁小心地注射進它的胃中。這個活下來的幼仔名叫青青,現在成了結實的熊貓小夥子,2005年成為臥龍能夠自然交配的熊貓父親。

2000年白雪又一次生育,產下一個單胎。2001年春天白雪再次發情,5月底誰也沒有想到身懷六甲的白雪會再次出逃。從它留下的蛛絲馬跡分析:“出逃”之初,它一直活動在研究中心的周圍——科研人員在附近的山上發現了她吃剩下的新鮮竹筍,有人看見她的蹣跚的身影。6月5日,工作人員在山上用牛奶和窩頭佈置了一條食物帶,直抵飼養場,盼望她理解大家的一番關愛之心。可是白雪終於抵禦住了人類“溫情”的誘惑,堅決地走進了深山的竹林中。6月8日後,她再未到飼養場附近吃過食物。六月底,當地村民在離核桃坪約四公里的山上看見一隻大熊貓,它平靜的與觀望她的人們對視很長時間後不慌不忙地離去。從它對人類友好信任神情人們猜測這就是離家出走的白雪。從此,白雪徹底擺脫了對人類的依戀之情,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竹林中,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 02:52 PM     標題: 大熊貓秘笈 : 秦嶺姑娘白雪的故事 Part 2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 03:00 PM 編輯

有人認為白雪逃亡事件是重大失誤,但是臥龍保護區局長張和民不以為然:“我們圈養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還不是擴大野外種群,最終把他們都放回野外。白雪回歸自然在生物放歸上具有重大意義。”慶倖白雪回歸自然的同時張和民也感到了大熊貓野外放歸的緊迫和必須。

每年的45月份大熊貓發情的季節,人們聽見核桃坪的山上傳來雄性大熊貓爭偶的撕打和求愛的吼叫,人們不知道出逃的秦嶺姑娘白雪是不是贏得了邛萊山熊貓小夥子的鍾情,它的孩子,它懷在肚子裏的孩子是不是順利出生長大?山上勞作的村民不時見到野外大熊貓,……幾年過去,人們對白雪淡了,沒有無線電跟蹤,任何的憑空猜測都是不作數的。

2005
年冬天1118日一天雨雪交加,風吹得樹枝嗚嗚作響。晚上9點多,人們在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路邊的松林發現一隻大熊貓,它腳步蹣跚行動遲緩,大家估計是病餓交加的野外大熊貓來向人類求助了。雪花依然飄揚,朦朦朧朧模糊了視野,松林中野外大熊貓忽隱忽現,最終不知所向。但是第二天清晨早起的工作人員在大門前發現了,新鮮的熊貓糞便,而它本人見了人並不現恐懼之色,蹣跚著走近林子。人們跟蹤至松林,人貓彼此不遠不近,不離不即,兩個多小時後熊貓再次消失在松林中。大家都覺得蹊蹺,猜測很可能是個受傷的熊貓。這天晚上11點多,熊貓走進了職工宿舍院子,與巡邏的保安闖個正著,見了人它發出羊似的咩叫聲——這通常是大熊貓表達好感時的叫聲。他趕緊彙報了獸醫院的湯純香院長。一幫人匆匆趕來,它靜靜地坐在臺階上,看它瘦骨嶙峋的樣子,大家猜測聰明的大熊貓來向人求助了。   

白雪的飼養員立刻認出這是白雪回來了,白雪鼻子上有個黑杠。他抱住白雪百感交集:白雪,白雪,你這個讓人操夠心的秦嶺姑娘!當初你的出逃差點砸了飼養員的飯碗!白雪的體內植有個體識別裝置,檢查後也確認是白雪回來了。獸醫指揮著很快將白雪抬進了大熊貓保育醫院。經過檢查白雪的情況不妙,它得了齲齒,齲齒已經被蛀了一個大洞,糟糕的是一根竹竿插進了齲齒的洞中,發炎引起發燒引起它的體力衰退,要命的是它無法進食竹子,如果它不向人求救它只有等死的份兒了!聰明的白雪繞過咆哮的皮條河來到大門外等待人的救援,如果它涉河而過直接進入它以前的圈舍,那麼寒冷的河水也許就能要它的命了。

這時17歲的白雪,體重只有60公斤。在獸醫的治療和精心的飼養下十天後白雪體重很快提高到70公斤,最後體重恢復到將近100公斤。


200617歲高齡的白雪順利發情,懷孕,產下一個女兒


2006年春天進入老年的白雪正常發情,但是她以老賣老,脾氣暴躁,對雄貓呵斥咆哮,令所有的雄性熊貓對它退避三舍。不過進行人工受精的白雪順利懷孕。722日白雪第一個生產,拉開2006年繁殖季節的序幕。白雪順利生產,產下一個女兒,名字叫思雪。

2007
年春天白雪沒有發情,它現在雅安大熊貓基地頤養天年,她的故事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波瀾了吧?但是它依然讓人好奇,它在野外生活的4年時間裏有沒有與臥龍野外大熊貓留下後代呢?它懷在肚子裏的那個孩子在野外出生成活了嗎?白雪給我們留下許多的謎團,該怎樣揭開這些謎團呢?
作者: 邪x    時間: 2010-4-2 07:34 PM

嘩﹗真係有好詳盡既熊貓資料哦﹗多謝樓主分享,謝謝﹗
作者: 8121215    時間: 2010-4-2 11:28 PM

唔睇晤知道,原来熊猫既贡献都几多下噶啵!~~
作者: jj887    時間: 2010-4-3 07:13 AM

也太詳細了吧。。。好用心喔
作者: siscatty    時間: 2010-4-3 09:22 AM

黑白外交,溫暖世界,絕無僅有的國寶,大家都要好好愛護啊~
作者: dxb    時間: 2010-4-3 10:17 AM

1869運過法國~當時應該係用船運輸~咁長時間唔死都難喇
謝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seqing1234    時間: 2010-4-3 01:04 PM

我就喜欢大熊猫,胖乎乎的真可爱
作者: dark2255    時間: 2010-4-3 09:37 PM

熊貓真的很可愛~對外交又這麼有幫助!!
作者: ymw    時間: 2010-4-5 01:56 AM

那應早頒諾貝爾和平獎,貢獻比奧巴馬大得多啊!
作者: freefeet    時間: 2010-4-7 12:22 AM

好详细·········前段时间才去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看了的~~
作者: dxb    時間: 2010-4-7 10:44 AM

好详细·········前段时间才去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看了的~~
freefeet 發表於 2010-4-7 12:22 AM
近距離睇熊貓嘅感覺係點~係咪真係可以抱熊貓BB
作者: icyqiang    時間: 2010-4-7 02:33 PM

多谢分享,好细致哦,现在大家都喜欢熊猫可爱,其实古时代还用熊猫参加战争用来恐吓对方。
作者: 小段子    時間: 2010-4-8 02:08 PM

熊貓是全世界中-中國獨有的稀有保護動物,真得要好好愛惜!
作者: freechaos    時間: 2010-4-8 03:09 PM

不愧是国宝。。可爱~~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8 04:39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從吃肉到食竹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6 02:38 PM 編輯

熊中的異類之一——從吃肉到食竹
轉載  成功的食竹者

也許世界上的熊科動物是最優秀的“機會主義者”——很多熊類都按照食物的多寡來選擇自己的覓食對策。它們是雜食性的動物(肉食性的動物吃的肉它們一概不拒絕,只是不想那麼費力去捕獵)果實和種子,這些都是高蛋白、高脂肪和高澱粉的食物。它們飽食各種高能量但具有季節性的食物,在食物豐盛的季節裏儘量積蓄脂肪,到食物淡季時就開始冬眠。一隻熊從一天吃入的食物中可獲得20,000千卡的熱量,除本身消耗外,至少能為冬眠提供5天的能量。由於熊的食物不穩定,而且為時短暫,它們便見機行事,靈活多變,演化出一種能使自己在幾個大陸上許多生境中生存下來的生活方式。




大熊貓把熊科動物的“機會主義”發展到了極限,進化成了一種專吃竹子——一年四季都能大量采到的食物的特殊的熊。由於竹子一年四季都很豐盛——至少在它進化的歷史中是這樣,所以大熊貓不必冬眠。實際上竹子的營養非常低,只能給大熊貓提供生存必須的能量,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根本談不上積累多餘的脂肪讓它睡上一大覺,好幾個月都不用吃喝。

從消化這個角度來看,植物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可容性營養素組成的細胞內含物;一個是由堅韌而呈纖維狀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的細胞壁。只要細胞壁被破碎動物幾乎能夠利用所有的細胞內含物,在消化上也沒有特別的困難。一個是由堅韌而呈纖維狀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的細胞壁。纖維素是細胞壁的主要的框架物質,在植物的細胞壁中含量最高,(達到20%――50%)在竹類中是27.8%-46%。木質素是不可消化的物質,它起著使細胞壁堅硬的作用。半纖維素是多種蔗糖組成的混合物,與果膠質一起被稱為基質多糖填充于纖維素分子形成的框架之中。

要把植物結構部分作為食物——消化利用半纖維素和纖維素,草食性動物必須同某些能夠通過發酵而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細菌和原生動物形成一種共生關係。發酵要花時間,因而草食性動物首先要把食物較長久地保持在消化道內。降低食物通過的速度和為腸胃中的微生物提供一個發酵場所,是草食性動物能有效地消化這些食物的兩項基本要求。例如:馬、犀牛、象和兔子等動物,它們的後腸發生了變化,具有一個囊狀的盲腸和擴大的結腸,營養素可以在那裏得到儲存、發酵、和吸收;另一類牛、鹿等反芻動物特化的更厲害,它們的前腸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容器,食物在那裏面經過發酵,然後再進入胃的本部由酶進一步分解。微生物不僅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而且還用氮合成草食性動物能夠吸收的氨基酸。

可是大熊貓終究是熊,在進化的道路上它堅定不移地把自己改造成了食竹者。但它只能是修修補補地,不能把將熊的祖先的遺傳全部推倒重來——它的消化系統是完全按照吃肉打造的:腸子的結構短而且簡單,沒有給微生物發酵分解纖維素準備必要的場所——囊狀的盲腸和擴大的結腸÷龐大的前腸,不能有效的消化利用竹子的營養,像一條“康莊大道”上邊吃下邊就拉出來了(在消化道停留5-13個小時,而鹿、馬等食草動物的滯留時間在24小時以上)),吃進去的竹子排出體外幾乎沒有多少改變,可以清晰低分辨出葉子和莖的形狀。排除體外少有改變。這樣短暫的滯留可以增加熊貓的進食量。(黑熊的滯留時間也不長,約8小時,。儘管竹子的營養很低,而大熊貓也不能充分利用,只能吸收食物中很少的一部分營養——春季幹物質的消化率是2%,夏季是23%,冬季是19%,平均為17%。食青草的有蹄類動物的食物(其中包括40-60%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吸收率約為80%。在吃草的動物中鵝的消化率是23-34%,跟大熊貓最接近,但還是比大熊貓高一些。

熊貓從遠古生存到今天是動物世界的奇跡:因為它保留了食肉性動物的消化系統,又適應了吃竹子的生存方式。它每天進食大量的食物通過消化道以獲得足夠維持生存的能量。由於熊貓消化細胞壁的效率很低,它於是適應於迅速吸收細胞內含物。莖和葉很快就被它咬碎,略略咀嚼就吞進胃裏。為了獲取大量的食物熊貓每天必須化50%以上的時間來進食。(假如它們能夠獲得肉食——瘦肉的消化率是88%,那麼它們就能象北極熊或獅子那樣每天只用2-3%的時間來進食了。)

竹子各部位的營養價值是不同的(所謂營養價值即高蛋白,低纖維素)。由這個標準出發,竹葉的營養價值最高,其次是枝、老筍和成竹。新筍的營養價值更高,但是新筍有季節性,只有每年的5月和六月才能采到。竹葉的營養價值相當於竹莖的6倍,竹筍則相當於莖的2倍。竹葉細胞作為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更多的細胞內容物質——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部分脂類及炭水化合物,是大熊貓主要利用的營養成分,所以大熊貓盡可能的選取細胞內容物含量高的食物,竹葉或者竹筍,儘量避開竹莖。而竹莖作為植株的支撐和傳輸水分養分的部分含有更多的細胞壁物質。按照常理推斷,大熊貓應該選擇吃竹葉——竹子是四季常青,竹葉一年四季都有。實際上大熊貓也吃竹莖,尤其是臥龍和岷山山系的大熊貓一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專吃竹莖,幾乎一點不吃竹葉。(臥龍的大熊貓一年6個月時間吃竹葉,1個月時間吃竹筍,5個月的時間吃竹莖。)是什麼原因讓大熊貓有季節的選擇竹葉作食物呢?當然大熊貓是沒有一套儀器來對竹葉作成份鑒定,但科學家卻是通過鑒定竹葉不同季節的營養成分來推測大熊貓“口味”的依據何在。竹葉中所含的生物鹼和單寧可能影響到它的可口性——對人是這樣,對大熊貓未必是這樣,我們不知道大熊貓的食物可口的標準跟我們人是不是一樣;是不是竹葉中的氨基酸影響了熊貓對它的偏好呢?但是科學家肯定竹葉中所含的的二氧化矽妨礙消化是使熊貓對竹葉敬而遠之的最主要的原因。
  
大熊貓能消化並且能夠利用半纖維素和纖維素,這在食肉目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這也讓科學家疑惑;大熊貓究竟是靠什麼消化利用纖維素?一個途徑是:依賴自身分泌的可消化纖維素的消化酶,;二是依賴消化道內共生微生物對纖維素的發酵作用。可是大熊貓的消化道短而簡單,是其身長的6。1倍(鹿的腸比自己的體長長15倍,羊的腸為自己體長的25倍;食肉類動物腸通常是自己體長的4-8倍),也沒有可以讓微生物發酵纖維素的場地(它的前腸沒有演化初龐大而複雜的胃,後腸也沒有發展出冗長而彎曲的盲腸……)在大熊貓的消化道內發現了腸桿菌科的埃希氏菌及乳桿菌和糞鏈球菌,並未發現可以消化纖維素的菌類和原生動物。

最近中國科學家在大熊貓的胃裏發現了兩類纖毛蟲———纖毛屬和內毛屬(可能是兩個新種)。纖毛蟲在牛羊等複胃食草動物消化道記憶體在,它的生物總量占整個消化道微生物總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與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食肉目單胃動物大熊貓的胃內發現纖毛蟲,尚屬首次。也許不久的將來大熊貓食用竹子之謎就會徹底解開。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8 04:56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 大熊貓如何適應了吃竹子

熊中的異類之二 - 大熊貓如何適應了吃竹子

大熊貓降低能量消耗的典範

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決定了熊貓大量的進食,另外它也決定了熊貓必須保證大量的時間用於進食上。熊貓可以一口接一口地將竹葉咬下來,一會工夫就吃進去幾公斤的食物。當它吃竹莖時就要加以選擇,折斷,然後一口一口送進嘴裏。這很費時間。春季熊貓的活動率是65%,夏季為52%,冬天為62%。夏季較低可能是因為它沒有把大量的時間化在食竹葉上,而是更多的食竹子的莖上。熊貓食莖並不埋下身子貼著地面咬斷竹莖,那樣增加了進食的的時間。它必須在食物體積的大小和質量與吃進食物所需的時間之間保持平衡。

動物無論作什麼都需要能量。首先它的基礎代謝需要消耗能量,如消化食物,血液迴圈以及冬季保持體溫;它的活動也在消耗能量——不管是靜止時的休息睡眠還是運動中奔跑捕獵戲耍。這些消耗的能量只是用於維持最基本生存。另外動物的生長也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肌肉生長、儲存脂肪、胎兒的發育和分泌乳汁等等。動物從食物中獲得的能量與這些需求相平衡。個體和種群的健康狀況最終取決於它們攝取的能量是低於還是等於或超過所需的消耗量。(動物對進食的適應和它的覓食對策決定了它怎樣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為了生存必需的能量熊貓必須將大量的時間花在進食上,同樣的道理為了保持能量,熊貓必須控制能量消耗大的活動。對熊貓而言吃飯的問題永遠是它面臨的首要問題:吃什麼很重要,怎麼吃也很重要。熊貓選擇的食物類型和進食的方式的前提是:即可以降低能量消耗,又能提高進食效率。它象一個訓練有素頭腦清晰的經濟學家總是在計算著付出的成本和獲得的利益之間的差額,它以最少的付出來得到最大利益。它設法保持了所需消耗的能量與加工大量食物需要時間之間的平衡。這非常難,但是大熊貓還是做到了,它因此成了進化的特殊範例,在千變萬化的自然中以不變應萬變生存到了今天,——它是“吃肉的熊”,卻靠竹子生存!  成了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活化石。



熊貓演化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有效的覓食對策:儘量地食用竹子最有營養的部分。有時候它們甚至一整天(一天中77%的時間)都在不停地吃竹子。它與那些食草動物如斑馬、羚羊但是不管怎麼說,竹子比起肉和其他種子果實總是營養低下,而大熊貓食肉的消化系統不善於加工竹子,為了生存,它不僅要儘量地多吃,還要儘量地減少能量的消耗。

熊貓在選擇、準備和進食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吃飯對它是一場緊張的戰鬥,而不是美味的享受——它迅速的咬動、快快地咀嚼,前一口沒有下肚,靈活自如的前掌已得到了竹子。攝食時它儘量不移動身體用前掌去夠眼前的食物,並用前掌把食物送進口中;進食時它也儘量坐著吃而不是站著吃——把能量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長期依靠低劣食物生存的大熊貓不僅能量開支十分節省,在怎樣分配能量以滿足各種互相矛盾的要求上也十分謹慎:在寒冷的冬季裏不能為了保暖而消耗寶貴的能量。熊貓的毛短而厚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它可以任意睡在雪地上,濃密的毛帶有脂性防止濕氣侵入身體——侵濕的毛皮顯然散熱更多;熊貓的毛還具有彈性,有抗壓縮的性能,躺在雪地上或寒冷的地上是能夠減少失熱——一切為了節省能量!

不活動是節省能量的重要形式。熊貓每天大量的時間(41%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少有移動——除了吃它就歇著。冬天它把身體縮成一團,四肢收攏,身體的表面積縮小,防止對流失熱。

覓食和移動對生存很重要,但避免爬陡坡等辦法可以減少消耗——它喜歡在平緩的地方行走,而極少在陡坡上移動——即使坡上生長著茂盛的竹子。所有消耗能量的活動都儘量避免:跑動、嬉戲、爭鬥……熊貓佔有一個較小區域,熊貓之間彼此的區域有所重疊,各種年齡和不同性別的熊貓共同佔用一些區域——不是它們和諧相處,維持一個樂融融的大家庭,實在是為了減少能量開支它們沒時間搭理他人——沒時間、沒興趣與人戲耍、交好,睦鄰來往,也沒時間沒興趣與人爭鬥吵架,趕走闖入自己領域的陌生人——只要能吃飽,其他的全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它使用氣味來傳遞資訊,很少互相之間接觸。雄性也不獨佔一個區域,只是在很小的範圍內活動,以保存能量。

由於社會交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熊貓們儘量避免相互間的直接接觸。它們可以用三種辦法來瞭解附近其他個體的活動。一、視覺資訊:但這種方式必須要在很近的距離和開闊地才有用。熊貓穿行在稠密的竹林中顯然視覺資訊對它們不適合;二發聲信息:在交配季節它們發出種種聲音,但叢常年看發聲資訊不能夠持久維持傳遞給對方,三、嗅覺資訊:熊貓在一些樹幹的基部塗抹氣味,上面還有抓痕,分泌的腺體和尿跡,這都是她用嗅覺向別人傳遞資訊。這種資訊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持久,只要間或加強一下。它不能傳達細微的情緒變化,但有幾個對熊貓至關重要的作用:劃分範圍,避免或引起接觸,傳達有關個體特徵和生殖狀況的資訊,而且消耗的能量很少。

在動物中雌性熊貓是最節省能量的。它們通常要到五歲多或者六歲多才開始懷孕,求偶時間不到一天,著床延遲,經過一段短時間的妊娠期生下一兩隻小的可憐的幼仔,幼仔眼睛尚未睜開,這些都是母體消耗的能量都很少。如果雌性一胎產下兩仔,其中一隻常常在生下的頭幾個星期就死亡了。熊貓媽媽獨自撫養兩隻幼仔無疑是有困難的,而且哺乳大大消耗媽媽的能量,在六個月以後幼仔能夠獨立進食之前,媽媽帶者兩個寶寶肯定會影響媽媽的進食效率。大熊貓的親戚黑熊比大熊貓在繁殖上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潛能。在整個美洲黑熊的生殖年齡都不一致,與食物的豐盛和質量有關:在美國的蒙大拿洲,黑熊一直到六歲多或七歲多才開始繁殖,而在食物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賓夕法尼亞它們通常在三歲多或四歲多懷孕,有的甚至在兩歲多時就懷孕。黑熊每胎的胎兒數量從一隻到五隻不近相同,與種群的營養狀況有關。而大熊貓的繁殖並不隨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始終保持著一個比較保守的繁殖策略。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8 07:26 PM

本帖最後由 dxb 於 2010-4-10 12:43 PM 編輯
1869運過法國~當時應該係用船運輸~咁長時間唔死都難喇
謝謝樓主的分享^^
dxb 發表於 2010-4-3 10:17 AM
我收集了好些熊貓圖片和資料,更新了資料在本帖延伸或另開新帖,比較好呢? 請版主和朋友給意見!

大熊貓的珍貴可愛溶化了很多世人的心,但是數量太少,時刻有滅絕危險,我是個熊貓迷,除了分享熊貓的可愛,同時;希望以愛心之力量; 化為保護熊貓的力量。


以發pm通知,如有問題可再pm我與我聯絡
謝謝您的分享^^
作者: Antony1024    時間: 2010-4-8 07:27 PM

真係有好詳盡既熊貓資料哦﹗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10 12:34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熊科動物穴居行為的產生和意義

科學家認為熊科動物的歷史很長,是在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演化出來的。在漫長的自然演化的過程中面對一年一度的食物極端缺乏的冬季,熊的祖先演化除了自己獨特的生存策略——既不是在食物缺少的季節遷徙到氣候溫暖地帶,也不是降低體溫像蛇等動物一樣靠冬眠度過寒冷的季節,卻是用休眠(把體溫保持在接近正常體溫狀態的深眠)把能量的消耗控制在最低限度,靠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度過寒冷缺少食物的冬季。

它們在2500萬年的中新世早期出現穴居行為,它們在洞穴休眠的時候不吃也不喝,節省能量的消耗。在食物豐富的地區棕熊和黑熊都會有部分個體不穴居,整個冬季保持活動,而穴居(冬眠)的黑熊和棕熊完全不吃不喝,能量的消耗達到最低。




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北極熊,以動物性食物為食,冬天也並不缺乏食物,因此雄性和不懷孕的雌性並不冬眠,只有懷孕的雌性才會在挖掘出的雪洞中冬眠。其間產下幼仔。母熊雖然不吃不喝但是卻能為新生的幼仔提供乳汁,當母熊從冬眠中蘇醒時,小熊已經能夠行走,熊媽媽就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出雪洞在2――7天到達有食物資源的海岸。懷孕北極熊的穴居生活可能是由於系統發育的壓力。所有熊的幼仔都是晚成的,在出生時發育程度低,它們在母親的懷抱裏發育,等到離開洞穴能夠行走時也不過相當於哺乳動物新生兒發育的程度。因此對熊而言,洞穴部分地起著子宮對幼仔的保護作用。



野外大熊貓也是在洞穴中(樹洞或者岩洞)產仔,經過40多天的哺育後,熊貓的幼仔才離開洞穴跟隨母親走動,這時它幾乎不吃竹子,主要還是吃母親的乳汁。對大熊貓而言洞穴不僅有子宮的保護作用,還有保溫和隱蔽的作用。對於極端晚成的大熊貓幼仔而言,溫度是關係到它們存活的重要條件。熊貓媽媽育幼的洞口的方向大多是朝向東南或者南方,這樣一天中有更長的時間陽光照射。在幼仔洞穴生活的早期和中期,熊貓媽媽總是午後才出洞活動,在天黑之前回洞。在幼仔生命的早期熊貓媽媽一般選擇一個洞口較小的洞穴中,散熱少,也更隱蔽。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10 01:07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大熊貓生命之初 熊貓繁殖秘密

大熊貓秘笈
曾經在臥龍親手捧過出生不到十天的大熊貓幼仔,感受著手掌中嬌小、奇特生命的那一刻對生命的神聖和神秘震驚的無話可說。它跟它的母親相差的十萬八千里也不止啊,模樣沒有半點像,體形差著 1000倍還多……它托在手中纖小嬌嫩盈盈一掌,從頭到尾沒有一支普通的鋼筆長,好象是實驗室一隻剛出生的小老鼠,光裸通紅的皮膚微微透明,象一團散發著香味兒的棗紅色果凍;肉紅色的皮膚上只有稀稀疏疏的白毛,四隻小腳丫薄得透明、小得象筷子頭,爪子針尖般纖細。沒有外耳孔——耳朵只是微微突起的綠豆大的小小疙瘩,而它的眼睛則是微微突起的一個兩個芝麻粒;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它的聲音格外地銳利、洪亮,象布娃娃高昂、尖銳的機械叫聲;它的嘴十分寬闊,從一邊的腮幫咧到另一邊的腮幫,當它叫喚時你覺得它的整個頭部都被大嘴佔據著。這樣一個發育不全體重極小的生命靠叫聲洪亮唯一的優勢向它的媽媽傳遞它的需求,否則的話熊貓媽媽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它實在是太小,太奇特了!


魏榮平是中國大熊貓繁殖專家;在國家地理雜誌和發現頻道經常見到他。

跟它的父母相比它的尾巴算是比較長的,相當於身體的三分之一,而且從尾根到尾尖幾乎是一般地粗細,象一個棒子。這是一個有用的“肉棒”,7天以前,當幼仔爬動的時候,它的尾巴象旗杆筆直地翹起,象袋鼠的尾巴一樣起著平衡作用,臥著不動的時候拖在身體後面。7天以後,由於尾根的肌肉逐漸地發達,尾尖相對就細得多了。幼仔的身體迅速的發育長大,而它的尾巴不再長長,只是尾根越來越粗。40天以後,它的尾巴向腹部蜷起,漸漸由一根可以豎起的“旗杆”發展成覆蓋在會陰、肛門處起保護作用的“屁簾”。新生的熊貓尾巴比較長,這說明它們是由有著較長尾巴的古食肉類動物演化而來的,當它們長大成人它們的尾巴相對於身體變短了,只有10---15釐米。



跟大熊貓幼兒的體形不相稱的是它的聲音非常的銳利、響亮,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刺耳——當媽媽把它抱的太緊,或者用嘴叼著時讓它感到不舒服,它都委屈的大叫個不停,好象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它們的叫聲有時象初生嬰兒的哭聲,有時又象小狗的吠聲。兩個月以後這兩種叫聲逐漸的減少,而代之以一種撒嬌似的“嗯嗯”聲。在野外科研人員離著好遠就能聽到熊貓幼仔的叫聲。直到媽媽糾正了自己的錯誤,讓它重新感受母親懷抱的舒適和溫暖,熊貓幼仔的叫聲才漸漸平息下來。它實在太小了,手腳只有筷子頭那麼大點,軟弱的沒有力量抓撓一下媽媽,如果不靠自己尖利的聲音發出強烈的信號告訴媽媽自己的需求,它的媽媽怎麼知道它的感覺呢?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10 01:08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 大熊貓生命之初 熊貓繁殖秘密

一周大時,兩顆芝麻粒似的眼睛到7天時成了微微的一橫, 黃豆疙瘩一樣的耳朵逐漸變得扁圓,耳朵、眼圈和肩部長出微微發黑的毛束;十天以後,後肢也出現黑毛,耳朵上的黑毛更濃了,眼圈的黑毛形成一副圓圓的“墨鏡”,到25天時它渾身的毛色已經象媽媽一樣黑白分明,很象一個大熊貓了。一個月時形成了上下眼斂,40天左右它們緊閉的雙眼才能剛剛睜開,目光呆滯,並沒有視覺。兩個月以後才對光有點反應,視力很弱,直到5個月以後視力才漸漸加強。三個月時小熊貓剛剛有點力氣站立,勉強走兩步踉踉蹌蹌的時時翻到如不倒翁。當它四個月時差不多能夠穩健的行走了,喜歡打滾,喜歡把媽媽的背當滑梯爬上去再滾下來。


在地球上的胎盤動物中大熊貓幼仔重量與母體重量之比是最小的:剛出生的大熊貓幼子體重最大的是247克,不到半斤;最小的只有53.7克,一兩多一點。兩者差了4倍還多。然而將剛出生的大熊貓的幼子與它們的母親的身體相比這個差別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成年大熊貓的平均體重是100多公斤,比人類的體重重得多,而它的幼子比人類剛出生的嬰兒卻小得多——人類的嬰兒一般都在4斤以上,而四斤左右的嬰兒並不多見,已經很不容易育活。而大熊貓剛出生的幼子比人類最小的嬰兒還要小了許多。人類將四斤左右的嬰兒育活尚且困難,育活初生時先天發育極不健全的平均體重僅140克的大熊貓幼仔更是困難重重了!



熊科動物是在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演化出來的。在演化的過程中熊的祖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逐漸地適應四季分明、食物供應隨季節變化的生存環境:在寒冷的冬天它蜷縮在洞中休眠(把體溫保持在接近正常體溫狀態的深眠,)不吃也不喝把能量消耗控制在最低限度,靠消耗身體儲存的脂肪度過缺少食物的冬季。(它們在 2500萬年的中新世早期出現穴居行為。)

以後熊類從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的適應輻射使得某些種類擴散到了食物豐富的熱帶的幾種熊和在冬天捕食海豹的北極熊都沒有食物缺乏之憂,用不著冬眠了。但是它們的懷孕的雌性在秋季還是要穴居,並且在哺乳期內的幾個月中不吃不喝。例如北極熊……所有熊的幼仔都是晚成的,在出生時發育程度低,它們在母親的懷抱裏發育,等到離開洞穴時已經能夠行走,,基本上相當於哺乳動物新生兒的質量的一般水平,因此對熊而言,洞穴部分地起著子宮對幼仔的保護作用。



熊科動物(包括世界上現存的7種熊和1種大熊貓),都產幼小的仔——不僅體重輕,而且發育程度低下。在所有真獸亞綱中熊科動物出生幼子的體重與其母親體重的比例是最低的,大熊貓的這一比例則是現存熊科動物中最低的。黑熊的出生幼仔是母親的1/200—1/300,比起大熊貓的幼仔還是大了許多,相當於大熊貓出生40多天的幼仔——在地球上的胎盤動物中大熊貓幼仔重量與母體重量之比是最小的,1/1000-1/1500。一個孔武粗壯體重超過180公斤的熊居然生出的幼仔體型只有老鼠大小。它實際上是一個早產兒,相當於人類4個月大的胎兒。它的大腦表面還沒有出現溝回的結構,淋巴免疫系統也沒有見到白細胞,腎小球也還沒有被包氏囊包圍……

在洞穴裏休眠期間對於那些懷孕的雌熊來說是一種生存的嚴峻挑戰——它們既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又要滿足胎兒新陳代謝的需求。世界上的哺乳動物在禁食的情況下都能利用自身儲存的脂肪來供應能量,但是有脂肪水解產生的自由脂肪酸不能通過母親子宮和胎兒胎盤之間的屏障(可能食由於過於疏水的緣故)。因此哺乳動物胎盤中的胎兒不能利用母體血液中數量巨大的自由脂肪酸,只能靠葡萄糖作為氧化的基本底物。為了保證胎兒的生存,一隻禁食的雌熊只能把自身的蛋白質轉化為糖類來為自己的胎兒提供營養,從蛋白質轉化為糖類討通過一個稱之為糖異生作用的生物化學過程來實現。如果糖異生過程太長,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危機到雌熊的生命。(由於這個生存的壓力,熊類在進化過程中必然受到自然的篩選:或者死母親,或者死胎兒——這樣進化的過程就中止了,熊科被淘汰出局。)熊類採用了一個兩全其美的生殖方法:縮短孕期,產下體型小的發育程度低的幼仔,幼仔出生以後母親就可以不通過胎盤而是通過乳腺分泌的乳汁胃幼仔提供營養,使得發育不全的 “早產”幼仔能夠在母親的體外繼續生長發育到“足月”。熊類的母親利用體內儲存的脂肪酸水解成脂肪酸進入乳汁餵養幼仔,激節省了體內的蛋白質的消耗,又可以避免體內有害物質酮類的增多,從而保證在冬季食物缺少的休眠期間母子平安。
大熊貓產下體型小的幼仔正是熊的祖先在進化歷史中印刻的烙印。

作者: jrfiend    時間: 2010-4-10 03:25 PM

so nice,panda my flavour animal...
作者: janette0715    時間: 2010-4-10 07:25 PM

大熊貓好可愛.... 多謝分享.... 真係好詳細既大熊貓資料.....
作者: 2007054228    時間: 2010-4-10 08:39 PM




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泰山」和「美蘭」,春節前夕從美國搭乘專機、千里迢迢地飛抵四川;經過一個月的隔離檢疫之後,即可公開露面。

作者: kathxiaomei    時間: 2010-4-12 08:01 PM

熊猫超可爱啦!!要好好保育~ 爱护大自然啦!!
作者: wes33662000    時間: 2010-4-14 10:07 PM

熊貓真是一種可愛的動物
作者: y12s    時間: 2010-4-15 11:49 AM

保护熊猫,保护自然
作者: bearbear84    時間: 2010-4-21 03:16 PM

又再增加我的知识咯,谢谢分享...
作者: ruanning1234    時間: 2010-4-21 11:51 PM

熊猫是我们中国的象征!我本身就很喜欢熊猫的说
作者: jiante111    時間: 2010-4-22 10:29 AM

中國熊貓:黑白外交溫暖世界
作者: lwr99301    時間: 2010-4-22 06:12 PM

是幸运还是悲哀呢!
作者: uhsieh    時間: 2010-4-23 06:42 AM

Wow, so much detailed information! Thanks.

It's good that pandas are protected because of it's value for diplomacy and it's rarity. Every time I watch a program that talks about pandas I cannot help but wonder how they even survive in the wild.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5 05:47 AM

關於圓圓 2005年年底,大熊貓團團、圓圓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角逐勝出,幸運地成為赴台的友誼使者。圓圓熊貓公主的媽媽雷雷是臥龍人人皆知的“斷掌熊貓媽媽”。雷雷出生於1990年,通常臥龍科研中心只給自己圈養成活養大大熊貓起名字,來自的雌雄大熊貓一般是只有一個數字編號。但是來自野外的雌性大熊貓卻有一個名字:雷雷。

92年冬天,它還是一個孩子,是離開母親自己的第一個冬天。它在涼山雷波的山野中身受重傷命懸一線之即被人發現送到臥龍搶救。當時它瘦的皮包骨頭,一隻手掌被竹子紮破長時間不能癒合嚴重感染危及生命,不得不給它做了截肢手術。大難不死,病癒之後臥龍人親昵地稱它為雷雷。臥龍搶救的幾個野外大熊貓毛毛、海子、英英如今都做了母親。

雷雷從幼年就來到臥龍,又是人救了它的命,因此跟其他來自野外的大熊貓比雷雷跟人自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是性情極其溫和的熊貓姑娘。但是1994年以後步入青春期它年年發情年年交配受精卻年年讓人空歡喜一場——總是沒有瓜熟蒂落,生育產仔。

斷掌熊貓雷雷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5 05:49 A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最具有母性的熊貓媽媽

對於雷雷的空懷(或者說是假孕),其實雌性大熊貓空懷的現象不是個別的,對此科學家有種種猜測,不能確定是假孕還是流產事故,還是胎兒很小沒有注意到的小產。後來臥龍的熊貓繁殖的科學家尋找雷雷假懷孕的根源——內分泌紊亂,受精的卵子沒有及時著床,生命根本就沒有開始孕育就夭折了。1997年以後開始採用激素治療,2000年空懷6年的雷雷當上了母親——從此臥龍攻克了雌性大熊貓“懷孕難”的難關。

2000年進入中年雷雷初次做媽媽,它在野外受傷失去一隻前掌,這對撫幼的熊貓媽媽來說平添諸多的不便。。用殘存的一隻前掌摟抱著它的幼仔,常常摟抱不周掉在地而且用自己僅存的單掌摟抱孩子了,它就沒有手取拿食物了,一旁的工作人員常常親自給它餵食。即使是這樣的不方便,在幼仔一個月之前,它幾乎日日夜夜每時每刻不讓孩子離開自己半步:當它到一邊大小便時,它用三條腿走,用嘴叼著幼仔,或者夾在下巴下,動作笨拙,但是十分地安全!

雷雷引起了我的好奇,我特意多次去看望它如何帶仔。實際上斷掌的困擾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大。

2004年雷雷第四次生育生下一個女兒,“斷掌媽媽”帶孩子駕輕就熟,應付自如:它用斷掌的胳臂摟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將孩子放在腹部下邊,用兩隻腳勾住幼仔。從2000年初產以來,雷雷共生產4胎5仔,沒有出現一星點兒的差錯,全部成活,是最讓人敬佩、最讓人放心、最具有母性的熊貓媽媽。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5 05:50 AM

2005年雷雷2000年出生的女兒喜妹做了母親,生下一個女兒,圓圓當上大姨了。同年16歲的高齡的雷雷產下一個單胎,自2000年初次生育至今它共生育5胎6仔,全部成活。以後的幾年裏它的兒女會不斷地補充到熊貓繁殖的隊伍中去,而它不久也會退出繁殖了。這些來自野外的大熊貓為大熊貓圈養種群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2000年至2005年臥龍大熊貓科研中心連續5年百分之百的成活率(2000年11只,2001年4只,2002年4只,2003年7只,2004年6只),團團和圓圓就是從2000至2004年出生的32只候選熊貓中勝出的。它們沒有血緣關係,“青梅竹馬”半歲以後朝夕相處,“情投意合”。團團是“帥哥”毛色光滑,黑是黑,白是白,身形渾圓身骨結實,登高爬低無所不能無所不往,富有生命力;圓圓溫和敦厚,“善解人意”,從不會有過激行為,有母親雷雷的遺傳。這一對國寶充當兩岸人民的友誼使者,展示臥龍乃至中國大熊貓人工繁殖的實力和成就,寄託臥龍乃至大陸對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美好祝願!幾年以後當它們在臺灣生兒育女,劫後餘生的大熊貓一線血脈在異鄉延續壯大,共同的話題,共同的關注構建起兩岸人民溝通交流的橋樑,源源流長的同胞親情在兩岸人民的心中越加的牢固。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5 05:52 AM

二000年,生大熊貓喜妹,喜妹06年生了淘淘和思嘉。
二00二年,生美女貓竹韻。
二00三年,生美女貓娜娜。
二00四年,生臺灣巡撫夫人圓圓。
二00五年,生友友。
還有龍欣的母貓貓也是雷雷生的。生了福娃和福妮。



一隻手掌被竹子紮破長時間不能癒合嚴重感染危及生命,不得不給它做了截肢手術。大難不死,病癒之後臥龍人親昵地稱它為雷雷——人們把朝夕與它相處精心照料它的飼養員的姓做了它的名字。



雷雷用兩隻腳把孩子摟的多好啊

2000年進入中年的雷雷第一次做母親。雖然缺少一隻掌,但是它帶孩子一點不必其他的熊貓媽媽差。是一個很出色熊貓媽媽,母性強,很會帶幼仔。它在野外受傷失去一隻前掌,這對撫幼的熊貓媽媽來說平添諸多的不便。2000年初次做媽媽,雷雷總是用殘存的一隻前掌摟抱著它的幼仔,常常摟抱不周掉在地上。而且用自己僅存的單掌摟抱孩子了,它就沒有手取拿食物了,一旁的工作人員常常親自給它餵食。即使是這樣的不方便,它也時刻不讓孩子離開自己半步:當它到一邊大小便時,它用三條腿走,用嘴叼著幼仔,把它放在一邊,眼睛時刻關注著孩子——其他的熊貓媽媽有的用一隻前掌摟抱幼仔,還有的熊貓媽媽知道大小便時把孩子撂在原處,任憑它們大呼小叫也不予理睬。三年過去,雷雷做媽媽帶孩子已經駕輕就熟,應付自如:它用斷掌的胳臂摟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將孩子放在腹部下邊,用兩隻腳勾住幼仔。在幼仔一個月之前,它幾乎日日夜夜每時每刻不讓幼仔離開自己的身體,是最讓人敬佩、最讓人放心的熊貓媽媽。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5 06:01 AM



國家地理雜誌 拍攝紀錄片 : 熊貓育嬰 20# 是主角媽媽

熊貓媽媽20#

跟雷雷一樣,20#也是一隻來自野外、母性非常強的熊貓。它89年出生,在95年來到臥龍之前,它已經在別的動物園生活了一段時間了。它進入繁殖期卻不能 正常的發情(雌性大熊貓3。5歲時就應該進入發情),令大家絞盡腦汁,也傷透了腦筋。95年20#來到臥龍,人們期待著新的環境、新的伴侶會給它新鮮的刺 激,讓它遲開的花朵綻放。但是它依然是年年沒有發情的跡象,甚至發情的雄性大熊貓都對它退避三舍。後來採用激素治療後,2000年它終於做上了媽媽,這時 候它已經10歲,在熊貓世界裏已經高齡媽媽了。

2001年20#再次生育。在96天的妊娠期它沒有一絲懷孕的徵兆,甚至8月25日生產前也沒有任何的產前行為,只是略略地食欲下降。晝夜的監視、觀察,使得工作人員得以為20#接產,避免了無謂的損失。

8月25日淩晨產下一個雙胞胎 ——一對兒子,重177.4克。當第一隻胎兒降生落地20#準確地將其叼起,放在自己的懷中。兩個小時以後隨著羊水的再次湧出,又一個小生命落地。20# 保護著懷裏的幼仔,小心的挪動身子,低頭將地上扯著喉嚨大叫的幼仔含在了口中。它成功地將兩個幼仔抱在懷中後小心翼翼地蹭到牆邊靠著牆坐下。宛若老鼠的幼 仔在母親的懷中依舊不休地大叫——好象是誰不停摁著布娃娃的按扭,狹窄的圈舍充滿了緊張的氣氛。20#沈著冷靜地調整著自己臂膀的姿勢,漸漸地它懷中的兩 只幼仔安安靜靜地沒有一絲聲息,一旁的觀察人員可以肯定幼仔已經吃上了初乳。20#真不愧是熊貓世界中少有的優秀母親!。大熊貓的幼仔小若老鼠,只是相當 於人類4個月發育不完全的胎兒,熊貓媽媽要不吃不喝近一個月的時間時時刻刻將幼仔摟抱在懷中。在野外熊貓媽媽很少生雙胞胎,即使生了雙胞胎熊貓媽媽也會拋 棄一隻——這麼小的幼仔太難帶活了,與其兩隻都帶不大,不如及早扔一個,熊貓媽媽知道保住一個就是勝利!圈養環境中熊貓媽媽生育雙胞胎的機會比野外大的多 ——為了提高大熊貓的生育率人們也盼望著熊貓媽媽多生雙胞胎。圈養熊貓媽媽雖然營養條件比野外好的多,它不用自己去找竹子吃,還有營養豐富的加餐——用牛 奶、雞蛋和複合維生素調配而成的窩頭,牛奶……兩個熊貓媽媽有一個保姆照顧吃喝……但是熊貓媽媽沒有三頭六臂同時帶兩隻幼仔也是難乎其難。沒有人類的幫助 雙胞胎通常是在繈褓中就夭折一隻,有時甚至兩隻都夭折。

守侯在一旁的科研人員把一個幼仔拿走在育幼室裏撫育,讓20#集中精力撫育一隻幼仔。過一個月再把兩隻熊貓幼仔調換。直到2個月時候生命有完全的保證了兩 個幼仔才交給熊貓媽媽同時帶。這一對幼仔後來長大成人以後被認養人起名叫祥祥和福福。祥祥成為臥龍第一個接受野化培訓的大熊貓,2003年7月走進了接近 野外的自然環境中。福福作為祥祥的參照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圈養環境中,一奶同胞的兄弟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和生存前景。自2000年初產直到2004年20#年年順利懷孕生育,共產3個單胎,兩個雙胎,全部成活長大。高齡媽媽也成了高產媽媽。2005年20#2000年出生的女兒喜妹做了母親產下一個單胎。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1:50 PM     標題: 斷掌熊貓雷雷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6 01:57 PM 編輯

圈養大熊貓雌性受孕難

受精卵延遲著床


多年來大熊貓妊娠期的差別之大 令人驚異:短的只有76天,80天;長的有175天和180天,孕期似乎是3--6個月左右。(2004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蜀蘭”懷孕期長 達200天後,於10月21日成功產下一體重146克的雄性幼仔——懷孕期刷新了全世界圈養大熊貓妊娠期的最長記錄。)但是不同的妊娠天數雌性的幼仔都是 一樣的大,就熊貓而言是發育正常了。就是同一個雌性大熊貓不同年度的妊娠期有時也有很大的差異:一隻叫白梅的雌性大熊貓1981年懷孕146天,而 1982年只有98天,懷孕期相差這麼大,但是產出胎兒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都順利成活了。熊貓新生的幼仔體重非常之輕——通常在150克左右,而且發 育不全——……這樣一個幼仔像是一個在母親的子宮中孕育了45天――60天的胎兒。體重一般是4到5公斤重的小熊貓所產的幼仔與體重為80到100公斤重 的大熊貓所產的幼仔相比較重量幾乎相等。

[attach]972961[/attach]

在雌性大熊貓受精後——自然交 配和人工受精後,它能不能懷孕,什麼時候產仔人好象只有等待的份兒了!人們只能靠觀察來判斷誰將要成為母親。如果受精卵馬上著床那麼一個半月後幾胎兒就要 誕生。所以在雌性大熊貓在受精後的一個半月以後的日子裏,人們就開始日夜觀察雌性大熊貓,以便在它生產時為它接生,保證母子雙安,尤其是保證新生的大熊貓 幼仔安全。



孕淄酮是為胚胎著床準備的激 素,在多數哺乳動物中懷孕期都有很高的上升,但在大熊貓受精三個月左右卻測不出來,一直到懷孕三個月以後才能測的出來。所以科學家肯定,雌性大熊貓的在子 宮中並沒有在受精後立刻開始孕育,而是延遲著床—延遲著床1.5到4個月。這正是熊類的共同的祖先給大熊貓打下的又一個烙印。

受精卵延遲著床是世界上熊的家 族在繁殖上的共同特點,例如黑熊妊娠期為7個月左右,胚泡在6月或者7月形成之後,一直要到12月份再著床發育,產仔大多在1月。不管在什麼時候受精,早 一個月或者晚一個月,胚泡總是在同一個時間著床。

[attach]972963[/attach]


熊的家族在繁殖上有一個共同的 特點,受精卵在母親的子宮裏並不是馬上著床孕育胎兒,而是延遲著床——即受精卵僅僅發育到胚泡階段,而後在子宮內遊動,直到著床以後再繼續發育成胎兒。例 如黑熊妊娠期為7個月左右,胚泡在6月或者7月形成之後,一直要到12月份再著床發育,產仔大多在1月。不管在什麼時候受精,早一個月或者晚一個月,胚泡 總是在同一個時間著床。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1:52 PM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4-26 02:07 PM 編輯

21#是臥龍圈養大熊貓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熊貓媽媽

2004年8月底,正是大熊貓產仔的 季節,截止到9月9日這一年臥龍有5只雌貓產下6仔。在熊貓媽媽們日夜撫育幼子的時候,21#卻悠閒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它今年沒有發情,1987年 21#出生於野外,95年頭部受傷遇救於人後來到臥龍大熊貓科研中心。從1997年到2002年它已經連續6年生育,它累了,它應該歇歇了。18歲對熊貓 來說算得上高齡了!10月的一個清晨我去探望它,21#正在自家的諾大的後院散步,它時時地用後肢站立起來,高高地昂起頭,然後猛地向後一甩,好象一個留 著長髮的歌手激情澎拜表演時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它並不是在扮酷,這只是它的無意識的機械行為——頭部受傷落下的後遺症。

[attach]972965[/attach]

21#是臥龍圈養大熊貓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熊貓媽媽,它還是臥龍大熊貓中的明星人物,連續多年攝影師跟蹤記拍攝給它留下許多芳照,日本和四川電視臺都給它 拍過專題片;每一個臥龍大熊貓科研中心的人都能跟你講出它的故事:它是一個英雄的熊貓母親,從1997年開始生育直到2002年連續6年它都懷孕產仔;擁 有7個兒女,2003年它年長的女兒公主也做了媽媽,它做外祖母了!它更是個幸運的熊貓母親,它讓臥龍科研中心的科研人員操碎了心,頭部受傷落下的後遺症 讓它喪失了哺育孩子的意識,它不會帶孩子,如果不是有人類的幫助也許終其一生它不會有成活的孩子。人類不僅撫育了她的孩子而且幫助它成為優秀的熊貓母親。

[attach]972967[/attach]

1997年8月5日 十歲芳齡的21#做了媽媽,初產產下一對雙胞胎。兩個胎兒相繼落 在地面上。但21#卻沒有象其他的作媽媽的熊貓一樣銜起幼仔把它置於掌、臂、胸、腹組成的“繈褓間”。一旁觀察的工作人員警覺起來……它站起懵懵懂懂地低 頭湊近弱小的生命,試試探探地嗅聞著,似乎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猛然熊貓幼仔一聲高昂銳利的叫聲像一記重掌讓它連忙避開這個“不明危險物”,幼仔在地面一 聲聲地呼喚母親,而熊貓媽媽21#卻不知所措地地轉圈子。

通常有經驗的熊貓媽媽在生產時,會緊緊盯著陰道口,胎兒脫離母體立刻用嘴銜起,甚至有的性子急的熊貓媽媽當胎兒剛剛露出一個頭,就用嘴把胎兒拽出陰道。胎 兒落在地面後沒有經驗的初產熊貓媽媽在移動自己身體時用嘴銜仔時,很容易踩踏傷著幼仔。大熊貓的幼仔小得象一隻小老鼠,體重一百多克,只是母親體重的 1/1500。讓沒有手、身體笨重的熊貓媽媽輕盈、準確地銜起這樣小的幼仔實在是太難了。所以生產後大熊貓母親能不能順利而迅速地銜起幼仔並且把它置於 掌、臂、胸、腹構成的“繈褓”中是剛出生的大熊貓面臨的第一道生死關口

眾人密切地注視著21#的一舉一動,它的情況越來越反常了:它在幼仔尖銳的叫聲中驚慌失措地在產房內煩躁不安地轉圈,任憑幼仔在地上無助地爬動、尖叫始終 置之不理——它徹底放棄了它的幼仔。它不知道怎樣做母親,沒有任何的撫幼行為,連嘗試叼仔的意識都沒有,甚至對幼仔的叫聲恐懼到了極點。不能再遲疑了,驚 慌失措的熊貓媽媽隨時都可能踩踏到幼仔,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一旁觀察的科研人員當機立斷將一對幼仔取出進行人工育幼。但是沒有吃到母親初乳的兩個幼仔分 別在7、9日齡時死亡。

有些圈養條件下初產的雌性大熊貓因為經驗不足,缺乏正確的撫幼行為導致幼仔死亡。21#不僅是沒有哺育的經驗,根本就沒有一系列母性行為,甚至它對自己幼 仔的叫聲有著強烈的恐懼感,這樣的情況臥龍科研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是第一次遇到。科研人員分析:21#在野外腦部曾經受過重傷,也許她喪失了哺育意識。因此 98年21#再次懷孕後臥龍的科研人員對它格外地關注。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2:11 PM

熊貓公主,被媽媽遺棄
   
98年8月7日夜裏。雖然是週末,臥龍大熊貓科研中心的幾位領導人都守在飼養場,大熊貓媽媽21#“懷胎十月”將要生產,人人的心都緊緊揪著。8月8日淩 晨,胎兒娩出之後落在地面上,21#似乎有了經驗,站起來立刻躲開這個“不明危險物”,當幼仔開始尖聲大叫時它又在產房內不停地轉圈——97年的悲劇又重 演了,21#熊貓媽媽再度遺棄了自己親生的孩子。科研人員收養了這個棄仔做人工育幼。

熊貓公主在人的掌心裏努力地爬動,高昂著頭大叫宣告著自己生存的權力,它實在太小,太奇特了!比安徒生童話裏的豌豆公主還要嬌嫩無比:這個盈盈不滿一掌的 小玩意兒,體重不到2兩,不僅是跟它媽媽的身體差別懸殊,而且連五官都沒有發育完全,光裸通紅的皮膚微微透明,象散發著香味兒的透明果凍。它沒有眼睛,只 是兩粒芝麻大小的突起,它也沒有耳朵,耳朵的部位是兩個綠豆大的突起,它的四隻薄得透明的腳小得象筷子頭,爪子針尖般纖細。它的嘴十分寬闊,從一邊的腮幫 咧到另一邊的腮幫,讓人意外的是它的聲音格外地銳利、洪亮,象布娃娃高昂、尖銳的機械叫聲;當它叫喚時你覺得它的整個頭部都被大嘴佔據著。一群男人喜憂交 加,神情沉重商議著給這個被媽媽遺棄只有2兩多一點的熊貓女嬰起名“公主”。


五天以後可以換上奶瓶喂了,但是一般人用的奶嘴對大熊貓不合適,因為熊貓幼仔的力量比人的嬰兒大,容易把奶嘴吸扁。

從冰涼的地面來到舒適溫暖的育幼箱 裏,身上還覆蓋著一塊不大的熊貓毛皮,毛皮的四角壓著“重物”,好象熊貓媽媽的手臂輕柔地包裹著幼仔,在“媽媽的懷抱”中熊貓公主停止了嘶叫,安靜地睡著 了。



新生的熊貓幼仔算得上動物世界 裏最嬌氣的“公主”了:大熊貓的幼仔不僅是體重輕,身體小,發育也不健:沒有外耳孔——耳朵只是微微突起的綠豆大的小小疙瘩,而它的眼睛則是微微突起的一 個兩個芝麻粒;它的大腦表面還沒有出現溝回的結構,淋巴免疫系統也沒有見到白細胞,腎小球也還沒有被包氏囊包圍…… 大熊貓剛出生的嬰兒只相當於人類4個月大胎兒。它本來應該在媽媽的子宮中漂浮在38度恒溫的羊水裏,靠臍帶上的血管源源不斷的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的。可 是當它還非常的幼小,就脫離了母親的溫暖而安全的身體,來到外面的世界。沒有吃到母乳的大熊貓幼仔對疾病的免疫力非常差,容易感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夭折於繈褓之中,任何代乳品它都不適應; 不到一个小时熊猫公主醒了,它用吻端探索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摸索着觅找母亲的怀抱,寻找母亲的乳房……它慢慢地在棉墊子上爬動,大聲地叫嚷著表達自己的意 願——跟它弱小的身體十分不相稱它的叫聲異常的響亮和堅決。它叼起棉墊子的一角用力地允吸——這對一個剛剛出生的小生命來說無異於是一項重體力勞動。幾分 鍾後它停下來休息,一個多小時後又叼起棉墊允吸。這個小小的生命不懈地大叫,頑強地爬動,尋找它的媽媽,尋找生命的源泉——它那裏知道自己已經被母親拋 棄。一個弱小的生命正在生死存亡之即……初乳關——公主生死存亡之即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2:14 PM


剛出生的小熊貓只能用纖細的胃管和注射器飼喂

有2兩多重的熊貓公主卻像一座大山壓在科研中心主任張和民的心頭,他大學畢業就來到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面對著這個叫嚷不休的小玩意兒張和民心急如焚:一定要讓公主吃上母親的乳汁!大熊貓媽媽的初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成分主要是免疫球蛋白,它能讓初生的幼仔獲得免疫抗體。另外維生素A、鈣、磷、鎂、鐵、銅、及各種元素的含量都比常乳高出數倍。兩個小時後他下達了死任務:擠母親的奶人工哺育公主。這個思路打開了大熊貓人工育幼通向成功之路的一扇門:既然牛奶、、羊奶、甚至人奶……所有的替代品都無法替代熊貓母親的初乳,那為何不積極地讓幼仔吃上母親的初乳呢?


但是在當時跟一個來自野外野性十足的“熊”密切接觸不僅危險而且“異想天開”。當時飼養員時有被大熊貓傷害的例子,經常被告戒不要近距離地接觸大熊貓。這個第一個給大熊貓擠奶的人是飼養員韓洪映。韓洪映敢於接受這個任務也不是空穴來風,他曾經培訓一個大熊貓的幼子成為了“電影明星”,會推車,會做許多事情。但是這一次接受培訓的物件是成年的野外大熊貓,可塑性差,而且沒有時間慢慢跟它建立感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取得它的信任,擠出它的初乳。當時21#不斷地舔舐從陰道流出的黏液,韓洪映光著上身,把21#陰道流出的黏液塗在光裸的胳膊上,頭上、臉上,這樣21#面對著有著自己氣味的韓洪映完全沒有敵意,興致勃勃地舔韓洪映的胳膊、頭、臉。在這個當口韓洪映開始按摩21#的乳房,擠出了它的初乳。公主吃上了第一口母乳,它的胃容量太小了,僅僅吃了0.23毫克。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2:20 PM

熊貓公主生命的第一個月
   
對於這樣一個身體小的像老鼠卻比人類嬰兒的口腔還要寬大的小生命長期以來人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飼喂用具,出生的頭三天它沒有吞咽能力,人類嬰兒常用的奶嘴對它太大、也太軟了。尤其是在幼仔出生的第一周,因為幼仔  胃容量很小,人工餵奶很難把握——容器、速度、流量……絲毫的差池都會使得乳汁吸入鼻腔引起嗆奶、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致命的大敵。它發病急,來勢洶洶,病程短,很難控制,幾乎是必死無疑。操作直接影響到幼仔生命的安危——哺乳的姿勢和乳汁流淌的速度都關乎著存活,因此只有靠規範化的管理和精心的護理避免嗆奶的發生,幼仔的生存才有可靠的保證!


24天時光裸的腹部已經出現白色的被毛

在熊貓公主出生的頭5天裏,靠人工插入胃管被動的獲得食物。給一個還不能盈掌的老鼠大點熊貓幼仔飼喂每一個程式都是非常嚴格和12萬分的小心的——如果不小心將胃管插入氣管——那也是非常難以察覺的,如果幼仔不甚吸入空氣嗆了奶,絲毫的差池都會造成生命的夭折。它的胃容量太小了,一次只能飼喂零點幾毫克的乳汁;而它的胃排空時間又十分的短,一天要十幾次的飼喂。


五天以後可以換上奶瓶喂了,但是一般人用的奶嘴對大熊貓不合適,因為熊貓幼仔的力量比人的嬰兒大,容易把奶嘴吸扁。

   
出生5天後,大熊貓幼仔能夠主動吮吸奶嘴了,可以換上奶瓶飼喂了。大熊貓的幼仔的口腔寬大,允吸力量大,奶嘴的大小和硬度都要合適——奶嘴太軟了容易將奶嘴吸扁,奶嘴太硬幼仔又吃不到奶;奶嘴的孔小了,幼仔吸不到奶,奶嘴大了,幼仔容易嗆奶——每一次嗆奶都可能造成新生命的夭折。隨著幼仔的日漸長大,飼喂的奶瓶、奶嘴、和奶孔都要不斷的調整更換。

   
蘸了温水的棉球给熊猫幼仔排便,动作要轻柔,否则会伤了皮肤造成感染
   
哺乳的姿勢和乳汁流出的速度對初生的幼仔的存活十分重要,不可讓它仰著頸項哺乳,這樣容易嗆奶。要讓它的口裂平面與腹部爬臥處的平面交角在20~45度左右。奶瓶中的奶汁溢出的速度要適當,不能多,也不能快:要讓幼仔吸一次,咽一次,口腔裏不留奶水。如果幼仔口中有殘留的奶汁,再次允吸時就會影響到呼吸,或者導致嗆奶,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肺炎。半個月以後幼仔的吞咽能力加大。口腔內很少殘存奶汁了,嗆奶的事情很少發生了。

人當然不能舔舐大熊貓的幼仔了,何況人的唾液也沒有大熊貓媽媽唾液的免疫功能。但是通過種種措施彌補了自己的不足:嚴格的消毒程式。富有愛心的撫摩、按摩、戲耍   口腔消毒……



熊貓幼仔的糞便



初生大熊貓發育不全,自己不能排便,主要靠熊貓媽媽用舌頭舔吮其肛門和會陰部刺激幼仔排便。人工輔助熊貓幼仔排便,一直到70天或者100天以後熊貓幼仔才能夠自己排便——這一點大熊貓的人工育幼甚至比人類養大一個早產兒還要困難得多。20天以前,是將熊貓幼仔握在手中為它排便——拿脫脂棉或軟毛巾蘸溫水輕輕敲擊幼仔的肛門和會陰部刺激其排便就象熊貓媽媽用舌頭舔輕柔舒服。20天以後已經無法將熊貓幼仔握在手中為它排便,要讓它坐在“沙發”上操作。切忌按摩和揉搓會陰部,避免將柔嫩的皮膚擦傷,進而發生感染,對生長發育不利。

母親的初乳,正確地操作、科學的飼養、公主度過了出生後危險期。滿月時它渾身的毛色已經象媽媽一樣黑白分明,成為一個小號的大熊貓了。這時“奶爸”們籌畫著讓熊貓公主與自己的熊貓媽媽相認。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2:24 PM     標題: 21#開大熊貓母性培訓之先河

在熊貓公主滿月之前臥龍的科研人員就開始進行一項前人沒有嘗試過的工作——21#熊貓媽媽的母性培訓。大熊貓的雌獸不是天生就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它也需要學習。科研人員開始採取一系列的步驟積極培訓它的母性行為:首先是將塗抹熊貓寶寶尿液和媽媽奶汁的熊貓模型供它摟抱,同時播放幼仔的錄音——幼仔尿液和母親自己乳汁的氣味有助於21#接受模型,聽覺信號則幫助它克服恐懼心理,讓它習慣和適應幼仔的存在及其活動。這項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堅持不斷。


21#竹筍等它喜歡吃的食物,在它興致勃勃品嘗食物當口,將玩具熊貓交給它

到公主即將滿月時,21#逐漸熟悉熊貓幼仔的模型及其氣味母性萌發開始出現舐舔、摟抱等育幼行為。工作人員公主放在熊貓媽媽視野可觸及的地方——隔著欄杆,看得到但觸及不到。又是將近一個月,公主出生 58天時21#已經熟悉自己親仔的氣味、聲音和行為。一個人給21#餵食喜愛吃的蘋果,窩頭、竹子,在它安靜地坐著進食的時候,另一個人將幼仔托放在母親的胸部或者腹部。若是母親有異常行為立刻將幼仔拿開,避免幼仔受傷害;如若母親反映正常便將幼仔托到它的嘴邊讓它舔仔刺激幼仔排便,讓21#學習抱仔,幫助幼仔尋找到乳頭、允乳……公主出生72天時21#開始完全接納它親自為它刺激排便,但是還需要人給幼仔餵奶白天讓幼仔與母親在一起,晚上取出人工哺育。在幼仔與母親在一起的最初的日子時時刻刻都有人觀察著21#的一舉一動。




這一系列的培訓以後120天以後,21#完全接受了女兒公主。從狹小的“產房”來到模仿野外環境的諾大空間,四個月大的公主時差不多能夠穩健的行走了,它與媽媽行影不離,母女倆像兩個動作遲緩機械的木偶戲耍。到了5個月公主已經行走自如,到了5個月幼仔已經可以四處走動,生命的危機期度過去了,食量也大多了,用奶瓶飼喂它也覺得太慢了,這時候讓它自己端著盆子喝奶它才過癮,才能吃得飽。它喜歡打滾,喜歡把媽媽的背當滑梯爬上去再滾下來。尤其是雪後熊貓母女在雪地戲耍真是一幅動人的畫面。




人工育幼給予熊貓幼仔成長中必須的營養和關照,避免了熊貓幼仔夭折的損失。而母性培訓使得熊貓幼仔能夠享受到母親的關愛撫育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4-26 02:27 PM

四年培訓,21#成為優秀的母親

1999年它再次生下雙胞胎,對寶寶的叫聲不那麼恐懼了,它有了做母親的意識,也嘗試著用嘴銜起幼仔。可是它動作笨拙,不停地用嘴叼起幼仔,但好不容易抱在懷裏的寶寶很快又掉在地上。科研人員見此情形當機立斷去出熊貓寶寶進行人工育幼。每天白天的將兩個胎兒輪流給21#撫育,但是幼仔對母親乳頭的定位感較差,常常找不到乳頭,需要人在一旁抱著輔助哺乳。直到150天以後4個月大幼仔,科研人員才完全的脫手交母親自己撫幼。




2000年產仔後,21號比1999年又有了進步—— 這一年四川電視臺跟蹤拍攝了21號雌性大熊貓的產仔和育子全過程。在98、99兩年培訓的基礎上,2000年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將人工哺育養到一月的幼仔還給21#,它立刻從地上銜起幼仔,摟抱在胸前為它刺激排便、哺乳……認真地履行母親的責任,不需要人為的輔助。
     
2001年9月28日下午身懷雙胞胎的21號生下第一隻寶寶。21號立刻將寶寶輕輕含起抱在懷裏。想到緊接著第二個生命出世,為了減輕熊貓媽媽的負擔,保證兩個幼仔都能成活,科研人員不得已5分鐘以後從媽媽的懷裏取出寶寶送往育幼室人工哺育。晚上10點21號後產下第二隻寶寶——一個被胎膜完全包裹著不辨首尾的身體,它對這個裹著胎膜不會叫的“小怪物”恐懼到了極點,遠遠躲開。科研人員立即取出寶寶,撕破胎膜,寶寶才開始第一聲哭叫。人工育幼半個月以後,科研人員將雙胞胎輪流交給它哺育。


母子團聚,其樂也融融。2001年10月26日,21#與科研人員共同哺育雙胞胎孩子的紀錄片《度過生命的危機》喜獲“金熊貓”自然環境類最佳創意獎。

2002年9月28日,21號再次生產一個單胎,這一回它順利地用嘴銜起幼仔將它摟抱在懷裏,讓它順利地吃到初乳。……長達四年的培訓可以結束了,21#成為優秀的母親。

母性培訓的意義



對21#母性行為的培訓挽救了兩個雙胞胎和三個單胞胎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加深了人類對圈養雌性大熊貓撫幼行為的認識:行為是基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儘管哺乳動物對後代的關懷、照顧和哺育是先天的,但雌性大熊貓母性行為的表達也需要適當的環境信號—如幼仔存在的刺激才能激發並不斷完善。21#三年培訓使得確信:一些母性行為表現較差、甚至缺乏母性行為的圈養條件下的初產雌性大熊貓是可以在嗅覺、聽覺和視覺信號的刺激下誘發並增強母性行為,逐漸地完善撫幼行為,成功地撫育後代。

21#是個典型的例子:它是一個溫順、可愛雌性大熊貓。雖然它每年都順利地懷孕產仔,但是就是不會帶孩子,而且對尖叫的幼仔恐懼萬分。也許是它的頭部受傷使得它動作失調,在接受培訓一年以後它還不能抱起幼仔,它已經認可自己的親仔,想帶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完成複雜的撫幼動作——它的每一樣撫幼行為都是經過人細緻和重複的培訓獲得的。大多的圈養雌性大熊貓在初產時都或多或少在撫幼時出現這樣那樣的差錯——這不能怪它,初生的熊貓寶寶實在是太小了。

人工育幼挽救了無力養育的幼仔,母性培訓使得雌性大熊貓在產後有了充足的時間學習做母親,而不必以損失幼仔的生命為代價。

作者: ZLRS    時間: 2010-4-26 04:41 PM

真想不到
早在千年之前
武則天就已经将熊貓送給日本天皇
作者: ZLRS    時間: 2010-4-26 04:43 PM

千年之前
大熊貓就开始扮演和平、友誼的使者
作者: ZLRS    時間: 2010-4-26 04:46 PM

应该颁一个世界和平奖给这些可爱的熊猫
作者: ZLRS    時間: 2010-4-26 04:54 PM

可想而知
千年前熊猫就已经是珍稀动物了
要不然武则天也不会只送两只而已
作者: ZLRS    時間: 2010-4-26 05:04 PM

但是为什么日本历史有记载赠送熊猫的事情
反而,中国历史没有记载
作者: wy24691741    時間: 2010-4-27 08:3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虚拟人    時間: 2010-4-27 08:43 PM

熊猫好可爱,想想那副墨镜,想想熊猫的两个愿望,憨憨肉肉的,好像抱一抱!
作者: layuna    時間: 2010-4-28 03:29 AM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very detailed info about panda!
Can see you have put a lot of efforts in it. Nice!!
作者: ney    時間: 2010-5-3 10:37 PM

我也是很喜欢熊猫,熊猫代表善良,和平.
作者: powongik    時間: 2010-5-4 12:37 AM

希望熊貓不要灭绝
作者: hkbush    時間: 2010-5-5 06:53 PM

睇完呢篇文章,我對熊貓的認識加深
樓主真用心!!
作者: koalahome324    時間: 2010-5-6 10:05 PM

從小就很喜歡熊貓了,也知道熊貓數量越來越少,有了版主的資料,更加知道如何愛護熊貓
作者: evilpr0mise    時間: 2010-5-9 03:05 AM

大熊猫太可爱了,楼主也是熊猫迷吧
这次世博会,有10个大熊猫来了上海,在上海动物园
有机会要去看哦
作者: lovelook159    時間: 2010-5-9 03:01 PM

长知识拉 对熊猫又有佐更深一层咖认识 多谢晒咯
作者: hellmot13    時間: 2010-5-9 03:49 PM

呵呵,好可爱的大熊猫 看完贴子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谢谢分享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5-10 02:46 AM     標題: 人工繁殖大熊貓三大關礙 : 發情難,懷孕難,育幼成活難

人工繁殖大熊貓三大關礙 : 發情難懷孕難育幼成活難

圈養大熊貓雌性受孕難


人類從1936年開始捕捉野外的大熊貓,就嘗試著人工繁殖大熊貓,再沒有哪個動物像大熊貓獲得世界人民男女老少一致的喜愛 ——簡直是發狂!可是野外大熊貓到了圈養環境中繁殖率非常低,雌性大熊貓的懷孕生育率在1973年以前僅僅是21%——78%的雌性大熊貓不孕。雌性大熊貓的不孕當然也跟雄性大熊貓有關係,長期以來圈養大熊貓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既便是21%的能夠生育的雌性大熊貓發情時也不能有合適的雄性適時交配受精。

而生出的幼仔的成活率是21%。所以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以前圈養大熊貓成活後再次進入繁殖的寥寥無幾。

1973年人工授精技術的出現,1978年9月8日世界上第一隻人工受精的大熊貓在北京動物園出世,(體重125克,取名叫“元晶“),82年春天,西班牙馬德里動物園的“紹紹”用采自倫敦動物園雄性大熊貓“佳佳”精液人工受精,產下雙胞胎,夭折一隻,另一隻重110克,取名“竹琳”。此後國內外的動物園都廣泛使用人工受精技術,越來越多的雌性大熊貓可以通過一條捷徑懷孕產仔。 但是人工授精技術並沒有徹底改變圈養雌性大熊貓妊娠率低的問題。雌性大熊貓生殖器官比較特殊,使得現有的人工授精工具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1990年全世界有四隻雌性大熊貓在人工飼下孕育產仔,共生四仔,成活四仔,育仔成活率為80%,是大熊貓繁殖史上育仔成活率最高的一年。1990年至少還有5只雌性大熊貓接受了人工授精的配種方式,但是都沒有懷孕產仔 ——自然交配顯然是繁育大熊貓更可靠的一種方式。1991年中國的圈養至少有50只以上的雌性大熊貓,23只發情,7只懷孕,產下9只幼仔。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5-10 02:47 AM

如果能提高受精大熊貓的懷孕率就能夠使許多空懷的雌性大熊貓也能夠做母親,從而提高圈養大熊貓的繁育力。科學家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因素影響著受精卵的著床,有什麼技術手段能夠檢測受精卵著床與否。

雌性大熊貓受孕難有受精技術的問題,也有受精時間不夠準確。一般情況下,圈養的大熊貓3.5歲左右成熟,大熊貓一年發情一次,哺乳期不發情。 通常大熊貓是在春天發情,——一般在3月下旬到四月初,也有少數推遲到6月。雄性大熊貓的發情期時間比較長,可以持續三四十天,在這一段時間都有交配的欲望。


幗幗站著生產小熊貓

雌性大熊貓發情期只有十天到二十天,但發情高潮可以接受交配的時間只有二、三天時間。在大熊貓的一個發情週期內可以區分為發情前期、發情期、發情後期和休情期。卵在發情期排出。
下載 (72.68 KB)



當時對大熊貓的生殖生理學、內分泌學瞭解不夠,並不能準確判斷雌性大熊貓發情的高潮——既她的排卵期。只是憑著經驗通過觀察她的行為、食量、叫聲、性器官的狀態等方面來判斷。發情的大熊貓表現不一,個體之間有的差異很大,很難有一個客觀的指標來作為判斷雌性大熊貓發情的依據。何況有些雌性大熊貓發情不典型時更是難以判斷她是什麼時候進入發情的高潮。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5-10 02:50 AM

雖然蕾蕾和20#來自野外,卻是極為溫順的熊貓媽媽,母性強。 蕾蕾來自野外,救助時因為一隻前掌受了重傷不得不截去。它把它的小寶寶夾在下巴下行動,笨拙,但是安全!蕾蕾引起了我的好奇,我特意多次去看望它如何帶仔。實際上斷掌的困擾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大,第四次生育的“斷掌媽媽”帶孩子駕輕就熟,應付自如:它用斷掌的胳臂摟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將孩子放在腹部下邊,用兩隻腳勾住幼仔。從2000年初產以來,蕾蕾共生產4胎5仔,沒有出現一星點兒的差錯,全部成活,是最讓人敬佩、最讓人放心的熊貓媽媽。

熊貓生育過程



在野外熊貓的產仔期正是秋雨連綿的季節,陰冷潮濕,溫度只有十幾度。但是熊貓媽媽能夠用自己的身體給幼仔營造一個舒適的恒溫的“繈褓”。熊貓媽媽的“手”象人類的媽媽一樣托、摟、抱幼小的孩子。它的掌、前臂、後肢以及下頜部營造了一個恒溫34――35.5度(大熊貓的體溫)安逸、舒適的繈褓。當幼仔剛剛露頭富有經驗的蕾蕾和20#立刻用嘴銜起,擱置在“繈褓”中——20天以前幼仔幾乎時時刻刻被母親掩于其間,並經常向繈褓呼氣,調節繈褓的溫度和濕度。在熊貓媽媽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分壓較空氣中的高,這種刺激促使幼仔加深呼吸,有益於肺的充分擴張。出生的頭5天,熊貓不吃不喝全身心關注著幼仔,日日夜夜將幼仔撫抱在“繈褓”間。由於在產前一段時間裏它就不再進食,排乾淨了糞便,所以它也不拉,始終不變的以坐姿摟抱著自己的幼仔。除了餵奶一天的大部分時間不停用舌頭細細地舔舐幼仔的周身。哺乳以後舔它的口唇、顏面、而後周身,排便前舔它的肛門和會陰部直到排便結束。大熊貓媽媽的唾液中含有鐵合蛋白,它對口腔、呼吸道、腸道的感染有獨到的免疫力。熊貓媽媽的舔舐行為還能促進幼仔微循環、保持皮膚的溫度,防止水分超量蒸發的作用。因此跟初乳一樣,熊貓媽媽的舔舐行為是熊貓幼仔存活的一個必要條件。

5天以後,熊貓媽媽才開始進食、排便、飲水, 但是蕾蕾和20#永遠不會讓幼仔離開自己半步。它們將幼仔帶在身邊去飲水進食排便——或者將幼仔含在口中,或者用一隻前掌托抱。

作者: rurula0416    時間: 2010-5-12 02:29 AM

非常詳細的介紹
熊猫真的好可愛唷
作者: 天堂无泪    時間: 2010-5-14 10:49 AM

珍惜身边的动物们吧。。也许到了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了人类自己。。
作者: jasonye    時間: 2010-5-14 11:51 PM

说的很详细,去动物园看过几次熊猫,憨憨的,太可爱了
作者: stu8606022    時間: 2010-5-16 06:48 AM

真是太太太太特別了阿
作者: miamigunners    時間: 2010-5-16 01:48 PM

人都無熊貓咁偉大
熊貓應該囉諾貝爾la
作者: bklim38    時間: 2010-5-17 06:22 PM

好可爱哦。
作者: rex_ngai    時間: 2010-5-25 11:44 PM

嘩, 很多資料呢, 看得出樓主愛貓之心, 不過我就覺得熊貓太懶散了~~~~
作者: drei    時間: 2010-5-31 10:22 PM

好詳細的介紹,熊貓真的好可愛,只是好喜歡睡覺喔!
吃吃睡睡的,跟無尾熊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0 PM

熊貓媽媽華美傳奇-獻給每位母親

Source:
2004年秋,魏榮平訪談錄
San Diego Zoo 聖達戈動物園協會
B. Davis Schwartz Memorial Library
臥龍熊貓資料庫
無線電視特輯-帶仔熊貓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1 PM

“石石”“白雲”遠渡重洋



1996-9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聖達戈動物園協會開展了為期12年的大熊貓繁殖合作研究計畫。隨後,來自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 雄大熊貓“石石”和雌大熊貓“白雲”從中國飛抵美國,並在美國加州聖達戈動物園安家落戶。

作為租借協定的一部分,聖達戈動物園每年為中國的熊貓保護工作捐獻100萬美元。據瞭解,為迎接中國的這對大熊貓,聖迭哥動物園還曾花 費500萬美元專門興建了大熊貓館舍。在中美兩國專家的努力下,1999年春天研究人員用“石石”的精子為“白雲”進行了人工授精。同年8月21日,“白 雲”產下幼仔,並取名為“華美”,意在象徵中美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的“親善大使”。



白雲

根據協定,中國保持對“石石”和“白雲”及其幼仔的所有權,同時,他們產下的後裔都歸中國所有,而且必須在其滿3歲後歸還中國。據介 紹,“華美”是1990年以來在西半球出生的第一隻大熊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2 PM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6-13 03:55 PM 編輯

到“華美”出生前3天,聖達戈動物園研究小組都一直無法確定“白雲”是否懷孕了。



最後還是安裝在“白雲”居室門口的攝像機記錄了熊貓寶寶“華美”的誕生過程,但是人們並沒有看到被“白雲”的大腳掌擋住的新生兒;直到 “華美”大叫一聲後才讓它的媽媽和整個世界知道了它的誕生。1999- 12-1日,在“華美”誕生100天之際,中國國家林業局為其賦予了一個代表中美人民友好的名字──“華美”。



“華美”出生後,聖達戈動物園就密切注視著這對“母女”,並每週為它們做一次身體檢查,平時一般不去打擾它們。同時,“華美”誕生後也 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注,聖達戈當地有40多名志願人員輪流對大熊貓“母女”值班看護,許多小學生給“華美”寄來問候的信件和賀卡。同年11月,全世界 有40個國家的450萬人次上網流覽了聖達戈動物園為“華美”專門設計的網際網路網址。

[attach]1019766[/attach]


聖達戈動物園有4,000餘種動物,在這個年遊客量達300萬的動物園裏,毫無疑問華美是這裏最受歡迎的動物。來看熊貓的遊客比看任何一種動物的都要多,每天早上它一蹦一跳地來到它的圍欄裏,四處奔跑遊玩,贏得了遊客的陣陣歡呼喝彩。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7 PM

熊貓華美的成長經歷


14 天大的華美在接受體檢


華美在接受體檢


1 個月大的華美,越來越像熊貓的樣子


1 個半月大的華美,開始睜開雙眼。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8 PM


1 個半月大的華美,開始睜開雙眼。


兩個月大的華美,已能自己將頭抬起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3:59 PM

四個月大的華美四處走動







接近5個月大的華美,學習吃竹子





熊貓百日大,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了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4:01 PM



華美 與 媽媽“白雲”合影


6 個月大的華美,來到室外接受遊人參觀


1 歲零6個月,華美與媽媽一起生活的最後 一天華美將開始獨立生活


華美兩周歲生日


華美3周歲生日


華美專業保母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4:02 PM

2003年美國出生熊貓華美五月前往中國

(美國之音記者黎堡2月17日報導)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哥的人們興奮地得知,在美國出生的第一頭成年熊貓[華美]預計要等到今年五月才啟程前往中國。與此同時,他們又在急切地等待剛剛從中國來的另一頭成年雄性熊貓[高高]能早日展現它的雄姿。

*依依不捨*
可愛的雌性熊貓[華美]是她的母親[白雲]和父親[石石]的後代。三年多前出生在著名的美國加州聖迭哥動物園。按照美國與中國簽訂的雙邊協定,從中國租借來的熊貓在美國動物園繁殖的後代必須在年滿三歲之後返回中國,因此,當熊貓[華美]去年八月二十一號年滿三歲的時候,聖迭哥的人民都在以各種方式表達對[華美]依依不捨的感情。當地的報紙、電台和電視台也在不斷地做廣告,敦促當地居民到動物園去看[華美]最後一眼。



華美 年邁的父親 石石 似乎沒有簽證方面的問題,他已經在上個月返回了故鄉中國。預計,26歲的 石石 將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安度晚年。不過,人們不必擔心[華美]的母親、今年才十一歲的[白雲]會獨自守寡。聖迭哥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這個月又從中國給她帶來了與她同歲的雄性熊貓[高高],為她做伴。今年五月可愛的 華美 終於離開的時候,許多聖迭哥人一定會留下傷心的淚水。也許,只有當[白雲]和[高高]為聖迭哥的熱情居民再生一胎的時候,人們的情緒才會再度振作起來。



圖: 華美在美國的日子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4:03 PM

大熊貓顯赫家族之——白雲家族



大熊貓顯赫家族之——白雲家族

如果單只大熊貓的著名可以稱他們為明星大熊貓的話,那麼這一個家族的熊貓在幾代始終 處於焦點的關注下,更是不容易的,那就組成一個耀眼的“星座”,其中走入全球人們視線的就有這麼一個大熊貓家族,因為大熊貓是因母親定為家族主要標誌的, 請允許這樣一種叫法——白雲家族。

這個家族為什麼這樣的受人矚目呢?

相關文章:我愛白雲之白雲一家親 http://ipanda.i.club.sohu.com/zt-16546.html#1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39 PM

關鍵字之一:白雲、高高

白雲家族當然介紹最重要的核心熊貓白雲女士了
,它的著名並非是因為她來到美國,也不 是因為它有兩任丈夫和四個孩子,而是因為她同時是大熊貓事業的見證者。見證歷史的大熊貓白雲


媽媽白雲



熊猫幼崽美生和白雲

白雲與臥龍中國臥龍大熊貓保護 研究中心
大熊貓白雲從母親和父親盼盼那裏繼承了非常優良的血統,但是那一年是1991年,在那個年代正中年輕的中國科研人員在為大熊貓科研事業苦 苦摸索的初端,而位於臥龍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立於1983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科研繁殖基地)可想而知,大熊貓白雲誕生於一個困苦而又讓人們充滿期待的年代——

那個年代人們對人工育幼人工育幼一開始就遇到了重重難題, 20世紀70年代,北京動物園最早嘗試大熊貓人工育幼,沒有吃到母乳的大熊貓幼仔對疾病的免疫力非常差,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人工撫育的大熊貓幼仔大多是因病夭折。白雲是臥龍第一個成活、並進入繁殖的子一代。

而它的同胞弟弟只存活了一百多天的“綠地”,開創了全人工哺育大熊貓幼崽兒的新篇章。



“朵”白雲從誕生之日起就象臥龍湛藍的天上飄著的白雲,就給了為大熊貓事業默默貢 獻的科研人們有了憧憬式的希望,也給那個時期的人們在大熊貓科研領域的“空白藍天”上留下了白雲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朵“白雲”終於飄到了海外, 它和大熊貓石石96年來到美國,生下了華美,和高高生下了美生、蘇琳、珍珍,白雲是贈台大熊貓團團的外婆,每一隻大熊貓都閃爍著迷人的光環。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40 PM

傳奇大熊貓高高:

美國目前 只有四座動物園擁有熊貓。聖地牙哥動物園是最早擁有熊貓的並一直在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那是在十年前,美國方面和中國達成了大熊貓生態研究交流協議,動物園花費了五百萬美金建成了熊貓館, 迎來了熊貓新娘“白雲”和新郎“石石”。


三年後,他們倆生 下寶寶“華美”,因為她是第一隻在西半球出生的熊貓,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為滿足人們一睹熊貓寶寶風采的願望,動物園特意設了個網站,用攝像鏡頭將小華 美的一舉一動都攝下來放在網上,網站曾幾度被擠爆。


監控錄影拍到“白雲”及產下的熊貓寶寶

又是三 年過去,“白雲”再沒有受孕,研究人員發現是因為“石石”23多歲了,在熊貓中已屬老年,沒有了生育能力。於是中國把他接回國養老,又給白雲送來了一個年 輕力壯的丈夫“高高”。


高高

“高高”本是一隻野生的熊貓,人們 發現他的時候,他剛剛離開母親獨立生活,不知被什麼動物咬的遍體鱗傷,血肉模糊,被救到大熊貓保護區,工作人員花了整整三個月時間,才讓它恢復了元氣。養好傷以後,就把他重新放回野外去生活。可他和人類有了感情,經常到山邊農戶家裏拜訪,有時還偷吃人家的東西。考慮到居民的安全,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只好又把 高高接回來了

他活潑可愛,是熊貓中的帥哥,從未婚配,當 年到中國為“白雲”選婿的聖地牙哥動物園大熊貓研究小組對『高高』一見鍾情,拍板為他定了終身。

“高高”2003年1月來的美國,三月夫妻圓房,“白雲”當年8月就生了“美生”。到2005年8 月,“白雲”又生下第三胎“蘇琳”。

那個解說員在講到“高高”的生育能力時,用了大量的溢美之詞,說他“極能幹”“效率高”……非常自豪、引以為傲的口氣。

因為圈養的大熊貓的繁殖能力極低,雌性大熊貓大約有百分之三十可以生育,而雄性大熊貓只有百分之十可 以自然交配。雌性大熊貓一年只發情一到兩天,要在這僅有的一兩天內使之懷上寶寶,確實需要熊貓爸爸有一發即中的功夫才行。


白雲家族族譜(省略譜系號)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45 PM



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不僅僅是個全球知名的動物園。從專業的大熊貓譜系中,這一支被稱為臥龍-聖地牙哥系,就象人類的家譜一樣,這已經是譜系中的一個分支;從動物機構屬性中劃分,它並不是單純性觀賞大熊貓的一個地方,它是聖地牙哥大熊貓研究中心,這樣的一種重要的身份,使得這個縮寫為SDZ的動物園成為愛熊貓人士覺得很溫情的地方。



共有七隻大熊貓在這裏 生活過,共有四隻大熊貓在這裏出生,第一隻海外出生的中國大熊貓從這裏誕生。

其實在美國看熊貓不難。從華盛頓、亞特蘭大,到孟菲斯,喜歡 大熊貓的人盡可一飽眼福。不過,如果召開旅美熊貓大會的話,話語權一定會落入西海岸的聖達戈之手,因為那裏有一個人丁興旺的熊貓家庭。風頭正健的明星熊貓 “珍珍”和爸爸“高高”、媽媽“白雲”、姐姐“蘇琳”構成一個令人羡慕的超級組合,實力在全美雄踞榜首。



他們會與在臥龍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有著長期合作,會經常派科研人員到臥龍交流,有著中國強有力的技術支援,這裏是大熊貓海外溫暖的家。




專家組跟
臥龍交流;令撫養大熊貓技術不斷得到突破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46 PM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6-13 05:49 PM 編輯

關鍵字之三:海歸大熊貓

每對大熊貓出國都會受到當地國家非常轟動式的歡迎,但是這些出生在國外的大熊貓卻是屬於中國國籍,當它們長到三、四歲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時,中國人也喧泄著自己的高興情感隆重地歡迎他們回到祖國,海歸大熊貓讓人們感到大熊貓不僅是中國 的,也是世界的。


稱海外熊貓回國的為“海歸派”大熊貓;下圖這是〔華美〕回家,也順道貼其他海外熊貓回家:


華美(1999.8.21-石石白雲雌仔),它是第一位在海外出生的中國大熊貓。當時的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新親自給它起名“華美”(代表中國與美國)。它是一位英雄的母親,共生有三胎六仔,贈台 大熊貓的團團是它的兒子。










(這圖片自泰山返中國)

(這圖片自泰山返中國)

(這圖片自泰山返中國)


美生(2003.8.19-高高白雲雄仔),它是第一位在海外自然出生的中國大熊貓。 2007年11月6日回國,2007年11月7日抵達臥龍,並于同年12月12日經檢疫後出關。在大熊貓界只有它的名字有著雙重含義(代表它是美國出生,更著“美麗生活”的美好含義)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58 PM

關鍵字之四:中國大熊貓

這裏還要提到一只有貢獻的大熊貓——石石

石石當年“熊貓姑娘白雲” 於1996年首次與“老頭熊貓石石”出國配對,無奈石石留美後沒有幹勁,白雲只好由人工受精方式產下第一胎,這也是美國動物園歷經10年嘗試後,第一次的 繁殖成功。之後因石石年老且生殖戰鬥力不振,被獸醫師放棄配種,於是石石於2003年9月“石石”回國,它於08年死于廣州動物園。


旅美大熊猫“石石”回家度晚年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5:59 PM

蘇 琳(2005.8.2-高高白雲雌仔)這是熊貓“蘇琳”,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首只到海外的大熊貓“蘇琳”,美國人民懷念它。在哥哥“美生”返回中國老家以後,生性謙和的“蘇琳”正在逐漸向“大姐”的角色過渡。

相關文章 我愛白雲之甜美公主蘇琳 http://ipanda.i.club.sohu.com/zt-16512.html#1
蘇琳生日 http://ipanda.i.club.sohu.com/zt-100052542.html#1

甜美公主蘇琳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6:01 PM     標題: RE: 大熊貓秘笈-白雲家族新生代珍珍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6-13 06:03 PM 編輯

珍珍 (2007.8.3-高高白雲雌仔)這是明星“珍珍”。它的名字是珍寶的象徵。因為是大牌明星,所以每天只在上午9:00到11:00上課時間順便接見一 下遊客,其他時間一概謝絕來訪。目前,“珍珍”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爬樹。




珍珍的相關文章:
我愛白雲之可愛小珍珍http://ipanda.i.club.sohu.com/zt-16612.html#1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6-13 06:04 PM

這些親善使者總有一天會回歸大洋彼岸的中國;但是,他們帶來的的歡樂將永遠留在美國San Diego聖地牙哥動物園 和美國人民心中。1997年,美國華盛頓國立動物園為大熊貓立碑,上面寫道:大熊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禮物,它為幾百萬遊客帶來歡樂。讓我們銘記住這句話,代表著世界人民喜歡大熊貓的見證。


大熊貓白雲再度傳喜訊







(上) 美生2歳 生日 Party


美生回國
作者: dxb    時間: 2010-6-13 11:15 PM

珍珍爬樹嘅樣好可愛
多謝 如意輪 的分享^^
作者: 如意輪    時間: 2010-7-8 02:07 AM     標題: 大熊貓是食鐵獸?

本帖最後由 如意輪 於 2010-7-8 02:12 AM 編輯

大熊貓,熊的異類,終究還是熊,進化在“熊的畫布” 上涂塗抹抹、修修改改,但是不能將熊的印記掃除乾淨。大熊貓長了一副食肉動物的腸子,如果能夠獲得,熊貓還是能夠吃肉,並且與竹子比起來它更願意吃肉

大熊貓的食性很特別,它以竹子為主食,一年四季天天都要吃竹子。但是大熊貓不是頑冥不化的花崗岩腦袋,有時它也嘗試著吃點別的食物。有肉吃的時候它決不謙讓──它的祖先就是吃肉的動物。肉食味道香,能量含量高,而且大熊貓的腸胃就是專門為消化肉食打造的──跟所有的熊科動物一樣。但是大熊貓不願意費勁去捕捉動物,它的爪子因為吃竹子而退化,不能充當捕食的利器了。

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兩種不同的消化系統︰雜食性的動物和肉食性的動物吃肉、果實和種子,這些都是高蛋白、高脂肪和高澱粉的食物。這一些食物易於被動物的身體吸收消化,因而雜食動物和食肉動物的胃的架構簡單,腸子短,沒有什麼變化。要把植物架構部分作為食物,草食性動物必須同某些能夠透過發酵而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細菌和原生動物形成一種共生關係。發酵要花費時間,因而草食性動物首先要把食物較長久地保持在消化道內。降低食物透過的速度和為腸胃中的微生物提供一個發酵場所,是草食性動物能有效地消化這些食物的兩項基本要求。由此在草食性動物的消化系統中演化出了兩種不同的趨勢相適應︰一類諸如馬、犀牛、象和兔子等動物,它們的後腸發生了變化,具有一個囊狀的盲腸和擴大的結腸,營養素可以在那裡得到儲存、發酵、和吸收;另一類牛、鹿等反芻動物特化的更厲害,它們的前腸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容器,食物在那裡面經過發酵,然後再進入胃的本部由酵進一步分解。微生物具有分解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用氮合成草食性動物能夠吸收的氨基酸。構成植物細胞壁的另一個主要成分──木質素是不能被動物消化吸收的。
[attach]1049335[/attach]

大熊貓原本是雜食性的動物。熊貓隸屬食肉目的熊科,或者說它的祖先是吃肉的接近熊的一種食肉性動物,因此它保留著肉食性的動物簡單的消化系統──既沒有專門儲留食物的腔室,也沒有共生微生物將纖維素發酵為可吸收的營養素。食肉類動物的小腸絨毛──用以吸收營養物質的小突,一般長於有蹄類的。熊貓的小腸絨毛可超過100 ,家貓的的為960 ,狗的為645 ,馬和牛的40甚至更短。由此比較可以看出從物理和生理兩方面來講熊貓的消化道都不適合加工大量的草類食物,而適合加工高蛋白、高脂肪高澱粉的食物。

熊貓的牙齒也與熊不同︰沒有猛獸切割肉體的尖牙利齒,它的三對門牙不發達也不能撕扯切割──它們吃竹子跟人一樣是用後面的臼齒咬斷,而不是靠的門牙切斷。曾經用來食肉的襲齒也就變成上頜兩顆下頜三顆的臼齒樣的形狀──不僅磨面異常的寬大,而且齒根也增強加長。這樣的牙齒與強有力的咀嚼機合作使得熊貓咬竹莖不費力氣。雖然它的牙齒很早就與食肉類牙齒分道揚鑣發展了,但是它的臼齒上的磨面明顯的有坑坑包包的輪廓,說明它們多少還是儲存了祖先食肉的咀嚼能力。所以它並不是完全不吃肉,它只是難以吃的到肉。竹子一年四季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雖然吃竹子要辛苦一些,要不停的吃,但是基本上沒有餓肚子危險。竹子開花後會大面積的死亡影響到熊貓的生存,但那畢竟是許多年才有一次的事情,大熊貓不可預測,而且它也的確因為竹子大面積死亡而影響了生存。但是進化已經把它塑造成了“成功的食竹者”,它不能倒退回去,它也沒有前進找到其它適應生存的模式。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