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孔兆秋﹕娛樂無罪 港產片不死重生 [打印本頁]

作者: katspi    時間: 2010-4-1 07:19 AM     標題: 孔兆秋﹕娛樂無罪 港產片不死重生


+ u1 l  i( E) ^3 _' Y$ n5 K 5.39.217.77:8898/ D* D" P& r8 ~3 I' ^' K) B
馬傑偉教授於3月15日《明報》觀點版提到香港影視百病叢生,「每年產量大跌,缺乏新人入行,舊人或轉行或北上,合拍片港情不再」。文中分析了香港電影的困境及擔憂,對上述看法,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想回應一下。如標題所言「百病叢生」似乎過於憂慮,忽略了港產片一直在娛樂世界大眾,是香港生猛不死的文化親善大使。5.39.217.77:8898  x0 ?! C: A. ~& b

  ]. C, D- }2 m5 ?tvb now,tvbnow,bttvb

  `3 f+ J$ o/ `* O5.39.217.77:8898先說令人心痛的「每年產量大跌」,恐怕過分誇張,並非事實,坊間常說港產片由高峰期的295部年產量慘跌至50餘部,跌幅嚇人,其實與事實不符,過去30年來,只有1993那年試過生產接近300部,根據資料,1970至90年代,總共生產國粵語片約3000多部,年產量約為100部,所以跌幅只是一半。其實德國日本這些大國年產量也不過50部,能超過這數字只有少數國家如美國、印度及中國等地。再者,近兩三年來,隨內地市場高速發展,港產片坐上這順風車,產量已經止跌回升,漸有起色。更重要的是,論者時常忽略了當年一部片的投資額不過幾百萬,加起來也沒有今日動輒出現億元大片的鉅額投資數目,總投資額明顯是今勝昔。票房收益方面,港片亦在內地市場重振雄風,2009年中,多部片票房過億,包括《零零狗》、《家有喜事2009》等,2010年元旦賀歲至農曆年檔亦創出了一連廿部片輪番上映的熱烈景。: J9 a1 ?7 x' |1 D)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A$ z$ m( [, d  X

! p! l  c% q$ x! u$ s$ i: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 z1 f1 T7 ]0 u0 C: B
出現不少導演編劇新面孔
5 M/ g0 {; L. H) w- H: F9 {, ^4 j4 F- k. H7 b5 x! u: v
香港與內地觀眾的口味差距確實很大,但這不是危機,而是商機。近年,港產片出現了內地與本地票房相差甚大的情,由幾年前徐克
( O& W3 x0 s0 m. Xtvb now,tvbnow,bttvb導演的《七劍》,內地票房7000萬與本地700萬之比,到今年賀歲檔,《錦衣衛》(李仁港導演)本地票房幾百萬,但卻是內地票房冠軍(超過億元),而香港賀歲冠軍是《七十二家租客》(曾志偉導演),由重新投資電影拍攝的邵氏公司,重拍自己1970年代的經典《七十二家房客》(楚原導演,1973)。有趣的是,舊作當年正是標榜粵語港味,將港產片由國語片稱霸時期回復粵語天下,開創廿年粵語港產片黃金歲月。
9 A% v$ o% C7 D5 f# a' Q$ A

. R$ N0 y# f& x  V" I0 Z. Z8 j  x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6 P2 x: [+ I" p4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 s# X- l
至於「缺乏新人入行」,我也有不同看法,較之十年前,現時是最多各種電影課程的時期,除了歷史悠久的浸會傳理、城大
/ z2 n, ~. ]4 X+ i5.39.217.77:8898創意媒體、演藝學院
2 {5 b3 F* S0 ]: Xtvb now,tvbnow,bttvb已提供多項學位課程之外,大專院校亦增設了多種電影創作及製作的高級文憑課程,例如IV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亦於2004至05年間訓練了300多名電影基層人員。加上今年浸大
0 d3 }' @! m3 J( {+ m) v0 [% Otvb now,tvbnow,bttvb將電影電視系升格「電影學院」,增設5項涵蓋台前幕後的文憑課程,總共加起來每年培訓幾百名生力軍,可說是香港電影教育百花齊放的時期。當然,電影工作始終是一種高參與高流失的行業,這些畢業生不一定全部能夠入行,但他們大都可以轉到電視娛樂媒體等相關崗位,學以致用。

9 @) p( r/ A: l2 U6 L7 r& z  E
* j2 q! {5 r8 w% [. k7 wtvb now,tvbnow,bttvb這10年來也有不少導演編劇新面孔出現,筆者為了探討這題目,過去兩年,以「二千年後首作新晉」為題,與學生專門訪問新導演新編劇,統計出2000年後首次當導演或編劇者,人數不下三、四十,為人熟悉的導演有彭浩翔(《買兇拍人》、《破事兒》)、黃真真(《女人那話兒》、《六樓後座》)、郭子健(《青苔》)以及麥曦恩(《烈日當空》),新晉編劇有吳煒倫(《證人》、《火龍》)、陳詠燊(《新紮師妹》1、2、3)、杜緻朗(《江湖》、《殺人犯》)及張帆(《六樓後座》)等,都做出了一定成績,這一代新人沒有取代舊人,反而是老中青三代人各有特色。講到麥曦恩,她更刷新了以23歲之齡當上最年輕電影導演的紀錄;至於最年輕新編劇的紀錄,應該由我的學生保持,他們是彭志海(《愛情萬歲》),容子棋、侯穎珩(《分手說愛你》,今年正排期上映),編劇時他們仍未畢業,應該在20歲左右。
% L6 `' @; R& b+ c. v7 f5.39.217.77:8898  E* f" v5 _3 c
第三,關於「合拍片港情不再」,是香港電影當前的核心問題,馬教授提到,七八十年代,香港是亞洲華語片之都,東方荷李活,地位僅次日本。擔心合拍片令日益強盛的內地文化掩蓋,或吞食港情港味,我們失去本土原味。其實我們的「港情」從何而來?tvb now,tvbnow,bttvb8 z# g9 l) u( C9 Q8 v) \# P& c
tvb now,tvbnow,bttvb% L4 N. u' h- N+ Z6 K: d' \& ^- ~

; [( n; S. p8 W7 O/ V- ^9 S/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K- ?2 m9 m% k3 a3 T自戰後以來,亞洲各地皆由政府掌控傳媒,緊控意識形態的防線,只剩下日本和香港盡享西方傳入的自由空間,香港國粵語電影因此成為娛樂文化龍頭,外表雖然崇尚西方,但是意識形態身分認同仍然是直承中國傳統,題材來自文化中國。至1980年代香港新浪潮開始,港產片反映了港人崇尚美日文化,脫離「黃飛鴻」式的中國文化父權形象,認同香港人身分抬頭,構成了「港情」與「國情」對立的問題,其實,香港人半世紀以來一直面對身分文化認同困感,既心慕美日文化現代化的強勢,又想與陰晴不定的中國現實,保持距離,1980年代始,因經濟發達,生活改善,促成了香港人自我身分認同,抗拒身分回歸。
3 h$ d# f5 O5 }- v, ?+ L5 }- e公仔箱論壇
% f& J+ M1 B' K; c" |! i# Ztvb now,tvbnow,bttvb
( ]+ {9 q  h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M# _$ N' ], p3 V7 }tvb now,tvbnow,bttvb《無間道》 打破悶局tvb now,tvbnow,bttvb5 B& e' R- S+ p& _

3 W1 |* z) V0 z( C$ d$ o5.39.217.77:8898九七之後,合拍片漸多,但港人更加未能面對內地對「黃」、「賭」、「毒」、「黑」等題材嚴格限制,加上內地審批標準時鬆時緊,令人無所適從,原有的賣座類型已經老化,缺少具有票房叫座力新星出現,出現了回歸後已經沒有賣座保證,創意失手,造成不叫好不叫座,亞洲各地政府放鬆媒體控制,港片賣埠優勢江河日下。直至《無間道》成功,打破悶局,港片重新出發,《無間道》的雙重效忠,便成為港人在新政治環境中,找到的中港雙認同的最佳詮釋。港片經過近5年來的艱苦摸索,創作人憑靈活善變,找到方法平衡兩地創作的限制和市場的空間,拍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戲。公仔箱論壇$ K' M  r( g8 {0 a
tvb now,tvbnow,bttvb  v$ v, J6 F& F. ?5 V4 s. b& Q
其實「港情」不應成為香港人拒絕與國家緊密聯繫的理由,港情從來都是最現代化的國情,港片好看之處,便是中國人的故事,但又是現代人性共通的情懷,這就是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分別,作為國際都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所以,香港電影應該雙軌並行,既發展有特式港味的電影,也支持融入中國電影業大潮,與內地影人共創好戲。其實,開創「無厘頭」電影文化的港星周星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2 d5 `! V$ O  Y! Q& Q7 ]
,最早明白此中道理,盡得風氣之先,將創作之根種往大地,因此《少林足球》主景的時代廣場,是設在上海,而非銅鑼灣,近年陳可辛tvb now,tvbnow,bttvb) O/ b9 S; s! W" d
等導演亦已移師北京,準備大展拳腳。
tvb now,tvbnow,bttvb+ o* E4 v( B9 c* v! n
公仔箱論壇" D6 V2 p) n5 Y& L

( ^; Y0 m9 _; m5 h, J香港電影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他是真正的人民電影,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電影有兩個屬性,一是商業性,以觀眾口味、票房主導,一是藝術性,以文化實驗性為主導,亦即所謂的「Me Movie」(為自己而創作的電影),以及「We Movie」(為大眾而拍的電影),可惜的是,寫影評論者多為文化人,傾向以為娛樂觀眾是欠缺文化的行為,我並不認同,香港電影好看的地方便是其草根性,學院派和片場紅褲子派的互助互動,你中有我,雅俗共融。公仔箱論壇; j  A2 d4 {+ C$ U# a" S

% U$ A  S& y: n0 T/ n6 Y9 c公仔箱論壇' ^# |2 y: c- {! W) _1 _8 R: }4 D

0 u7 y/ k# c$ l; m( ?, y* |- H, w5.39.217.77:8898對香港電影持續發展3項建議tvb now,tvbnow,bttvb4 R) l, j/ p' J8 l2 ]! F5 p% Z

( f. R' J1 \) g4 l4 I電影是影響力最大、領導潮流的「文化商品」,亦是一地的「文化大使」,香港今日的國際形象,和對內地人的吸引力,實有賴多年來看了一部又一部港產片,累積下來。回歸後,兩任特首明白其中奧妙,不畏艱難,推行多有利港片發展的政策,成效不錯,希望力道盡快加大。5.39.217.77:88988 c  J: F+ D8 D, u1 C" L( c# M

9 v9 ^4 W; d: a( K8 d: n5.39.217.77:8898總結而言,對香港電影的持續發展,我有以下建議:
5 [1 I& Q% q2 j.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j& d; K& q- |& ^
1) 現時最急需要扶助新人,電影發展基金應該要求所參與電影,撥出幾個助理崗位,提供給各院校學生實習;
$ U; x3 U) x) r$ V/ l' y5.39.217.77:8898
. t/ _4 w; u" W+ v/ h, ftvb now,tvbnow,bttvb2) 電影發展基金對電影公司起用首次擔任導演或編劇的,放寬投資額到一半,令更多新人有機會開戲,特別應該支持300萬以下的低成本製作;
- h' J; ^) e/ {3 F: z
3 x0 i. _% U9 D$ Y3) 提倡研究香港電影,令社會明白港片正是香港創意與香港文化的成功經驗,最好可跟美英一樣,將研究納入中學課程,成為通識的重要部分,增強普及。" T7 M- Y' B' e4 Q( k

. s8 y# t: ]- E! G公仔箱論壇(作者按:文章只為個人觀點,不代表學院立場)
* Q+ H: {- s/ }0 c4 O2 X3 Y, f公仔箱論壇
- G" c5 ^9 J  {. |; N& L6 u公仔箱論壇作者是香港知專教育學院! _& f" a" g- i% x  ~$ Q) |
電影編劇及電視撰稿課程主任
& f0 P" G4 f+ `& w7 t. o

$ }, W* M# Y# Y: ~9 h1 i. ztvb now,tvbnow,bttvb
# ?. a/ g' p! O& [5 A8 {3 Mtvb now,tvbnow,bttvb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