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L+ |0 M* P6 @8 p0 l. g1 c1 O3 Rtvb now,tvbnow,bttvb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近代以來中國那段最為艱難曲折、最為驚心動魄的追求、選擇和奮鬥史,其中的養分太多了。但是對這筆巨大的財富,因種種原因,並沒有很好開掘。現有的開掘又多被認為是觀念說教,難引起廣泛持久的註意。5.39.217.77:88987 u; B1 s. m7 a, P3 A
( j4 t( `! I, c- g& d6 n
對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來說,多一些“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的設問,多一些對國家命運和民族命運的追溯和探尋,有助於拓展人們的思維深度和思維寬度。尤其對大國來說,這一點更為珍貴。美國兩百多年國家史,開掘利用得那樣充分,使每一個美國公民都能清晰感覺到自己的根基。蘇聯衛國戰爭不過四年,文卷卻浩如煙海,足令今天俄羅斯人堅信和平與強軍的密不可分。與他們相比,我們是有所欠缺的。中國的崛起已經舉世公認,面臨的挑戰也空前嚴峻,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實現我們的堅守和完成我們的擔當,需要汲取的營養是多方面的。 7 A+ p- A9 m' [;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6 l& a3 c. o, o7 t- r g7 o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一直在追趕時代發展潮流。今天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做著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但歷史從來沒有割斷,也不可能割斷。我堅信,今天為中華民族復興默默工作與堅韌奮鬥的人們,能夠從先輩們的奮鬥中吸收豐富的營養。不論我們如何富強,也永遠不會改變國歌中這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不論我們如何艱難,也永遠記住國際歌中這一句:“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公仔箱論壇0 T. }/ n' j' b* _& Z$ I9 a
5.39.217.77:88984 C9 D5 a6 o8 X# z
如果我們不僅能夠站在前人創造的物質財富肩膀之上,而且也能夠站在前人創造的精神財富肩膀之上,那麼未來我們去完成的,才真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人創造的精神財富,最突出最厚重的首先就是共產黨人的革命奮鬥史①。共產黨人的革命奮鬥史,是中國歷史的奇跡,也是世界歷史的奇跡。應該承認,歷史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機會不是很多,給予的挑戰和磨難反而層出不窮。共產黨人的勝利,既不是社會規律的宿命,也不是歷史良機的賜予,而是無數人忠於信仰的英勇奮鬥和善於珍惜、勇於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的結果。全面挖掘、再現、學習這一段歷史,將會使我們獲得極大的精神力量。正是通過艱苦卓絕鬥爭獲得的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人使中華民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和探測到前所未識的時代寬度,同時培養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產黨人,清除了長期沿襲的頹喪萎靡之氣,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洗禮。因此,曾經通過《阿Q正傳》等著作強烈抨擊國民劣根性的魯迅,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後要特意致電:“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中國與人類的將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r/ L Q+ {( O& I8 J5 g
) L) @- h7 H& E2 vtvb now,tvbnow,bttvb 今天中國獲得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新世紀的斯芬克斯之謎。外國人沒有想到,我們中國人也沒有想到,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專業人士都沒有想到。世界銀行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說,誰能夠破解中國30年經濟發展之迷,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這並不是不解之謎。中國的經濟奇跡,並非是中國共產黨人帶給世界的第一個奇跡。第一個世界奇跡應該是中國革命的勝利。共產黨人奪得政權與在其領導下中國取得的經濟奇跡同樣出人意料。沒有過去的革命奇跡,就沒有今天的經濟奇跡。尋找我們的力量來源,讓這力量來源在今天不至於衰落以致消失,而是重新發揚光大,才能繼續支撐我們的事業蓬勃發展。+ s% D' V E2 g) T) T*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p' m/ f2 t# h% ^3 d
四、一個民族要走向成熟,就不能只見斷層,不見積累 " q9 Q' R3 ]7 x0 t) `( j% W公仔箱論壇 # g: T" m1 X4 Y% F- u+ O5.39.217.77:8898 凡事不能絕對化。一個人如此,一個黨、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一個人一輩子活個七八十歲,刨去少不經事和老來退休的歲月,對人生和社會能有深刻體驗的,也就五六十年而已。這五六十年的時間,對於人類歷史的蒼海來說,僅僅一朵浪花而已。一個執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不能站在歷史的高度,僅僅憑借短暫的人生時段來認識世界,那麼這一認識就難以長遠、難以全面、難以深刻,也就容易走極端、出現絕對化傾向。 ( X( v* V) `& f4 ^% ^, Qtvb now,tvbnow,bttvb6 Q% A `4 k" p
例如過去一段時間我們曾經認為資本主義糟得不得了,後來一段時間又認為資本主義好得不得了,直到2008年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如山洪海嘯,大家對資本主義的認識才逐漸客觀、全面、深刻起來。建國60年來,我們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倡科學發展觀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經歷了太多的起伏曲折。其間也曾有過絕對化:搞計劃,就把市場打入十八層地獄;講市場,就把計劃貶得一文不值。我們一些人對待自己的歷史也是如此,急於中斷,不願承續。過去把革命擡得高而又高,以為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如今則提出“告別革命”,把自由市場經濟擡得高而又高,以為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如此等等。這種觀念與行為並不局限於中國,還包括西方世界那些政界學界的精英們,盡管已經積累了不知多少世代的、遠遠多於我們的治理經驗與理論,照樣也走極端。如撒切爾夫人與裏根,當初輕信哈耶克、弗裏德曼的教條,認為經濟不景氣是工人賺得太多,工人若掙得少了,企業盈利空間就增大了,經濟就會繁榮起來。於是他們極力推行新自由主義,拿工人開刀,而沒有考慮到企業除了利潤率,還要有市場,有需求,這樣才能使利潤率轉化為利潤量,完成資本的有效積累。一味壓制工人、偏袒資本的結果,現在已經一目了然了,金融危機猛烈爆發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這一矛盾長期累積的惡性釋放。連預言“歷史終結”的著名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弗朗西斯·福山,當他以為自由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制度的終結之時,也不幸跌落到了絕對化的陷阱之中。 + [, Y8 v5 P6 N, {% Atvb now,tvbnow,bttvb # g7 A- r; V4 A. S2 U9 i 絕對化的思維習慣是不承認、也不認為需要塑造、特別是重新塑造的,因為絕對化本身就在將單一模式作為永久定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奪取政權還是發展經濟,中國共產黨人從來沒有將馬克思主義絕對化,也從來沒有將自身經驗絕對化。這就是這個黨能夠克服種種艱難險阻、能夠取得種種成功的優勢所在。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經歷不可謂不豐富。放眼全球,有哪一個國家曾經經歷過如此多的波折?可我們又該怎樣認識和對待自己的歷史和過去呢?要看到,每經過一次巨變,都有一批人想要對過去全盤否定,推倒重來,無形中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如果按照這些人的絕對化思維去認識,就成了一部不斷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斷否定自己的歷史。這樣做的最大危害,就是只見斷層,不見積累——不見經驗的積累,不見制度的積累,不見文化的積累——而只有斷層、沒有積累的國家是永遠難以成熟的。 / I! S* P9 i& {8 P) X3 T. ytvb now,tvbnow,bttvb/ k$ I( r" } N9 w, {+ H, q2 w! F
從1840年到1949年,我們以百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家救亡。從1949年到2050年,我們還要以百年的時間完成民族復興。新中國60年的發展和建設,已經使得我們居於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中華民族的命運在這200年內,發生了和還將發生何等偉大的變化,這一偉大變化又是多少代人流血拚搏和犧牲奮鬥的積累成果。“生活之樹常青,而理論往往是灰色的”。我們的思維,我們的認知,我們的理論,必須跟上我們波瀾壯闊的實踐,而不是長籲短嘆還帶幾分無可奈何的尾隨其後。我們擁有巨大寶貴的歷史財富。若真正善於認識,善於總結,善於積累,就一定能夠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避免幼稚、浮躁與淺薄,逐漸走向沈穩、厚重與成熟。作者: gztvb 時間: 2010-3-11 09:5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