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一部分的中國」與「中國的一部分」 [打印本頁]

作者: zophia    時間: 2010-1-30 09:14 AM     標題: 「一部分的中國」與「中國的一部分」

北京智囊鄭必堅針對兩岸關係說:「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的意思也許是說:不要被僵固的思想窠臼困住,只要放大眼界,靈活思考,就能找到高境界的好出路。
: Z2 w3 B4 V5 N5 Z3 j, R' R: E公仔箱論壇兩岸困局之難解,固然是在問題很複雜,但更重要的則是在決策者的眼界不夠寬、思路不夠活,所以顯得境界低、出路窄。
' h; c) ]! S1 z# A4 P! A2 L5 h
" S- D8 g  d& ~' g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 {& _- F3 x' [% `
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個命題而言,最初北京方面根本否認有「九二共識」這一回事;但如今「九二共識」卻已成了北京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主軸。若要咬文嚼字,九二香港會談確實未見「九二共識」四字;因而,即使否認有「九二共識」這一回事,可謂亦是「理所當然」。然而,從最初否認「九二共識」到如今據為政策主軸,改變的只是眼界與思路,影響的卻是境界與出路。
. N8 n' {$ f$ I4 A, n( U.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c4 H  U0 }
% i; m4 @( J5 v) X3 X$ s! w5 t) Gtvb now,tvbnow,bttvb再說「一中各表」。北京方面對此甚為保留,迄今只見胡錦濤在二○○八年三月布胡熱線中承認過一次,此後即未再出現於北京談話。北京的版本主張,「九二共識」是指「兩岸各自以口頭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在命題邏輯上,被喻為「各表一中」。唯因九二香港會議曾明確達成擱置主權爭議,雙方同意不將各自對「一中」的定義強加於對方,所以才出現「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的措辭;所謂「原則」,就已不再是任何一方可以片面獨佔定義權,亦即在眼界及思路上,至少已經跳脫了「老老三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5.39.217.77:8898, _" g; j( U* j: n' H+ |/ x

/ G, p* j0 y3 x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E2 ?: c8 F4 k7 x. s: J3 m
換句話說,倘若「一個中國」只是「原則」,那麼,必然就應有「各表」的空間;否則,即不是「原則」,而是片面獨佔了定義權。如此看來,「在一中原則下各表」與「各表一中原則」,其實並無矛盾,而是互為表裡。當初北京改採「一個中國的原則」這個說法,應當也是出自眼界與思路的放大與提升;而其中存在的境界與出路則在於:「一中各表」與所謂「一中」的「原則」其實並不牴觸,卻多了各自詮釋的空間。
7 H7 l, R+ b1 L) H$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脫離了「老老三句」,眼界及思路的變化又演化出「老三句」與「新三句」。「老三句」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新三句」則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從「老老三句」到「新三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類片面獨佔定義權的表達已見淡出,而「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類「平等/對等」的思維則逐漸浮現。改變的是眼界與思路,影響的是境界與出路。 公仔箱論壇" M2 y: I5 ~3 h, s; M3 s+ p( s) U; e
2 j6 s# C5 \1 y' u0 G1 a6 a* n3 ]
5.39.217.77:88989 F7 l0 f! |* L* @
兩岸當局即使對「九二共識」仍有歧見,但如前述,「一中各表」及「各表一中」並非全無交集,甚至是互為表裡。北京迄今雖未再申接受「一中各表」,但也迄未公開正式否認。一方面,北京應當知道,倘若撕去「一中各表」這一層窗戶紙,兩岸關係必告解構;另一方面,北京在從「老老三句」朝向「新三句」移動時,在眼界與思路上,其實並未否定「一中各表」也是兩岸關係可以思考的境界與出路。境界低的出路往往不是出路,境界提升則往往即可找到柳暗花明的出路。 5.39.217.77:8898) |+ ~% c& o4 ]7 v/ h/ @; i
公仔箱論壇! a& p  q2 [, L1 k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k8 r$ ~9 V; ~3 j9 H" C
北京的困局是被綁在「主權」二字。主權不是洪荒即有的概念,而是漸漸演變而來,也仍在漸漸演變之中。不說別的,以分裂國家而言,南北韓、東西德、南北越,皆各自不否認或相互承認對方的「主權」(非外國的國家),但為何只有兩岸的「主權」詮釋出現僵局?再說,美國在立國早期曾是「邦聯制」的複合國(一七七八年至一七八七年),也解決了各「邦」的「主權」問題;而今日的歐盟二十七國,亦被視為晉階的「邦聯」,用眼界與思路解決了「主權」的問題,甚至提升了「主權」的境界與出路。但為何兩岸不能有此眼界與思路?為何兩岸不能有此境界與出路?或許可以說,兩岸其實不是被「主權」綁住,而是被自己的眼界及思路困住。 ) b( b+ ?* U9 z. v3 a
5.39.217.77:88983 c5 h+ D5 V8 f: t

" q- F7 x; ~& G+ |5 l進一步言,如果只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卻否認「中華民國是一部分的中國」,則恐怕難使台灣人有自期為「中國人」的認同;而台灣人若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則連「一中各表」都站不住腳,更遑論「中國統一」?「一中各表」使持守「憲法一中」的「中華民國」成為「一部分的中國」,台灣人始有產生「中國人」認同的正當性;如果北京自困於「主權」,或欲用「主權」困住台灣,不接受「中華民國為一部分的中國」,則如何能使台灣人有「中國人」的認同?平情而論,東西德、南北韓、南北越,皆可視對方為「非外國的國家」(例如,東西德都是一部分的德國),而中華民國又在維護中華文化、實現民主憧憬及創造民生奇蹟上皆有卓越成就,北京為何不能接受「中華民國為一部分的中國」(亦即「一中各表」)?其實,北京那種片面獨佔定義權的主權觀,不是東西德、歐盟那種在出路及境界上可以演化與成長的主權觀,而只是以大欺小、赤裸裸的強權與暴力而已。這樣的眼界與思路,恐難有高境界與好出路。
) d5 `& A5 a2 L4 J' O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8 W7 A6 h& {) v) B  O- x) S

) i2 E; G6 h: d從「解放台灣」走到「和平發展」,自「老老三句」走到「新三句」,其實已可見到北京在思路與眼界上的放大提升;甚至可以說,北京已是在用「不否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在營造兩岸關係的境界與出路。這種思路與眼界的調整,值得肯定。我們期望,在東西德及歐盟發展出來的主權觀之下,亦即在「屋頂理論」之下,兩岸關係也能找到高境界的好出路。茲歸納為「新新三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