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Q( D. h$ G# E% {在香港廣受宣傳的武廣高鐵其實已在內地引來一些反思和質疑了。例如發行量第一的《周末畫報》便在1月9日出了一篇題目叫做〈『被高速』﹕效率與公平的選擇〉,它在開頭稱讚「中國又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紀錄」,用無匹於世的效率成了高鐵之後,就毫不客氣地批評「其全程一等票780元人民幣」叫人吃不消,還說「武廣高鐵沿線將停運13對普通列車,更讓不少民眾的心涼了半截」。最後的結論是「一葉知秋,武廣高鐵的『被高速』,讓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發展天平的傾斜」。包括《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兄在內的許多「記者」體驗過武廣高鐵之後,都寫下了聲情俱茂的報道;他們怎麼會聽不到這些主流媒體上都見得的聲音呢?tvb now,tvbnow,bttvb- y, m/ s# n- [1 @2 Y
公仔箱論壇/ t d: Q5 F& S- N
1 j* D7 X& C: f3 ?8 L1 G0 b香港勝在後悔前就開始質疑公仔箱論壇8 Z1 O! @+ t t! z% x
5.39.217.77:88985 S O5 W J ~6 X# H6 _0 G
不用米已成炊才反思 公仔箱論壇& f# m& v8 R/ S) A
6 r; @+ G; P3 j
香港的真正優勝之處,在於我們還能在後悔之前就開始質疑,用不在米已成炊之後才紛紛反思。我們可以在發展之餘思考發展的意義,豐富發展的內涵與面向(保育菜園村為什麼就不能也是一種發展呢?);可以在追求效率之餘不忘公平尋找把長遠利益普潤到每一個人身上的方法。要是我們輕易放棄了這點優勢,在政府仍未徹底公開一切資訊,在市民仍未充分知情完全參與的情下,就用一堆空洞的言辭強推一項大型的基建計劃,那麼香港還叫做香港嗎?那麼我們還不如搬到廣州,反正高鐵通車之後,我可以把香港放在我的「一日生活圈」內,不是嗎?6 o% P) ?; t7 [. d* b* a/ R* C
- i/ w* B0 `9 X% g* U* \
: n2 d2 Y* P. ^! R 6 S# t3 t, w% E% L0 B* J梁文道 2 R2 ^" C3 U% m% ^0 {2 s, G s4 j$ k! Y " w+ }) ^5 ~: \' W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0 R+ w0 o4 w; G6 v$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