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广元剑阁-翠云廊 [打印本頁]

作者: henrysuncpu    時間: 2009-10-19 11:25 AM     標題: 广元剑阁-翠云廊

tvb now,tvbnow,bttvb5 w% g# l5 Z0 B$ b3 W2 M& h/ ~
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 W  _/ P! r+ f公仔箱論壇古蜀道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省广元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5.39.217.77:8898/ Z# Y+ _$ X) w, C+ N% M1 _8 l
5.39.217.77:8898- e0 G7 d) c3 q$ ^- l( c) J
  a# M, D% S& x0 H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I% Q9 [( o/ H7 @; l* X* M' H


# E. H! }( A; `5 p! g公仔箱論壇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 A4 E" Y; w1 u  F- U  Q5.39.217.77:8898远望翠云廊,她像一条莽莽苍苍的长龙,逶迤于崇山峻岭之间。身临其中,又如一条浓绿欲滴的翡翠画廊,溢彩流辉将拥抱。古蜀道像裹着绿色的绒毡,大地因她而显得格外秀美;山河因她显得更加壮观;游人因她而显得更加精神。千百年来,翠云廊古柏累受天灾人祸的袭击,而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廊道古柏7900多株。虽然比原规模小了许多,但气势如故,古貌犹存。加之有成林成片的中、幼柏树群陪衬,使素有“柏木之乡”美称的剑阁山区倍添秀色。5.39.217.77:88984 ]7 z3 V' q5 m/ Q
根据多方考证和大量的史料证明,这些古柏并非一朝一代的产物,更非某个人的功劳,而是秦代以来历代劳动人民用汗水浇灌形成的艺术珍品。在翠云廊各段抽样调查的900多株古柏中,胸径2米以上的有7株;1.8至2米的86株;1.5至1.7的363株;1米至1.4米的854株;1米以下的669株。这说明翠云廊古柏不是一次栽植而成,而是历代不断栽植而形成的历史产物。根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研究考证以及民间的传说,古蜀道上大规模植树有6次。
: P& n, T) a% `# E: ptvb now,tvbnow,bttvb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修筑阿房宫,曾在蜀中大量伐木。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有“蜀山兀,阿房出”的描写。蜀中百姓怨声载道,秦始皇为平民愤,倡导在驿道旁植树。他还下令在全国各驿道种植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此后群众便把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据科学工作者考察,凡胸径两米以上的古柏,树龄约2000多年,应是秦代所植。第二次是三国鼎立时期。“张飞柏”在剑阁人民群众中已成了翠云廊古柏的代名词,传说由来已久。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县)太守,军政往来频繁。当时的剑州(今剑阁)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同心协力,完成了植树义务。
' I7 y9 b* A% K$ Q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 c& b" d2 ]- |- ?# L7 R
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 X* f% A; [3 L;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今天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据考,翠云廊上两米左右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第三次是东晋时期。剑阁人民曾在驿道两旁大量种植松柏,当时叫栽“风脉”树。尚书郎郭璞为此写了《种松记》刻于石碑。这碑到了宋代,由于风雨剥蚀,当地人又请大文人苏轼重书碑文,今碑刻仍存武连觉苑寺内。估计翠云廊上一米七八左右的古柏就是这时所植。第四次是唐代。相传唐天宝年间(公元742棗756年),杨贵妃喜欢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马加鞭,连夜运送。为保持荔枝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剑阁人民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栽补。使翠云廊初具规模。第五次是北宋时期。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司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又是一次大规模植树,并且延伸到了整个蜀道。
; a: `8 [3 g! Stvb now,tvbnow,bttvb

# |8 s) q: a: {% s9 F
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公仔箱論壇6 f. j# l7 c: |, s; D
第六次是明朝。明正德年间(1506棗1521年),李璧(字白夫)任剑阁知州时曾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了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因而同治《剑州志》所载清人乔钵《翠云廊》诗序云:“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昔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翠云廊从此形成了宏伟规模。翠云廊古柏能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已任。这种优良传统沿袭到现在。山区人民把修桥补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种美德,看成是为后人造福,因而也自有爱路护树的良好习惯。加之历代统治都也很重视对驿路驿树的保护,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
2 O4 F4 h" o/ C! C3 X% g' [$ E5.39.217.77:889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F& X& g) x8 v: y! V! U
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公仔箱論壇* h& P, _7 w: Q& {. I% i9 e$ @! A
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官府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形成,也是与历代官民的保护分不开的。1935年,由于川陕公路的修筑,古柏损坏惨重,民众甚为痛愤,后来蒋介石知道后,也下令在古柏上悬挂木牌,发出了“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任何人砍伐,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还先后三次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
% ^; u" i  C* H$ a$ s% f5 w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8898  `6 G8 O! q5 ~1 b
图片:四川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 T+ k+ K6 d# k" X* @6 N+ R这些保护措施的实行,使翠云廊古柏延年益寿,更加生机盎然、茂盛苍翠。翠云廊是举世无双的古老行道树,是蜀道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汗水浇灌的艺术品,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象征。她不仅是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护完好的中国艺术珍品,而且是全世界的瑰宝。她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正加速开发。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翠云廊将更加奇异的英姿、更加壮丽的景色迎接游人。
作者: k23bb    時間: 2009-10-19 06:02 PM

一個字....棒....好詳細介紹
; u/ H: p! u  g) o! O! l公仔箱論壇
3 C3 n# A. o+ n$ i6 r- O, S" Qtvb now,tvbnow,bttvb哈哈..我都想去行下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