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華武術] 武當太乙五行拳的養生機理 [打印本頁]

作者: hotcornet    時間: 2009-10-15 12:02 PM     標題: 武當太乙五行拳的養生機理

武當太乙五行拳產生於道門。它以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思想為指導,注重內煉修為,在追求長生久視的長期修煉活動當中,逐步形成了“柔韌圓活,動如蛇行,以胯帶腰,兩手環抱,腳走括弧,指穴擒拿”的神功玄技,與“太乙布身,五氣歸元,怡養精神,築基為本”的養生精髓。它以養生、悟道、技擊一體的綜合方式,全面的體現了“重生貴養”的生命哲理和修煉理念,其風格獨特,自成體系。
  
  一、“拳功低架沉穩,勁走螺旋纏繞”,有利於經絡氣血津液的暢通,全面增強人的體質。
  
  太乙五行拳動作具有“綿軟纏繞,走圓化柔,身動圓活,如環無端”等特點,基本技術則有“腰隨胯轉,兩手環抱,腳走括弧,動如蛇行”等要領。

  太乙五行拳動作圓柔緩慢,行拳用勁特別強調“用意不用力”,“以意導動”,這種勁道是關節、骨骼、肌肉在意念引導下進行螺旋式運動產生的,它發源於腹部(丹田)並通過腰部到達四肢,最後達於手指和足尖。由於從根節到梢節處處走螺旋纏繞勁,則有利於改善和保健內分泌和微循環系統,也可防治骨質疏松和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同時,全身的關節、韌帶、骨骼、肌肉無一不動。腕旋手轉,踝旋足轉,膝旋腿轉,脊旋腰轉,內旋外轉,心旋體轉,環環相繞,處處圓活,如此絞轉,一張一弛,消除多余的脂肪,使肌肉豐滿,柔韌而有彈性,增強收縮能力,使骨骼牽拉及新陳代謝作用加強,骨的血液得到改善,提高骨的抗折、抗彎、抗壓縮、抗扭轉方面的性能,不易變形和畸形,從而使關節周圍的肌肉、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得到鍛煉,增強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也可發展肌肉,增強力量,疏通經絡,消除瘴疾。

  由於“以意導動”的作用有利於內氣的形成,而內氣又強化了經氣。內氣足,人體各大經絡氣血、津液暢通,有助於積氣充身,氣隨意行,內壯外強,從而提高人的體質。太乙五行拳綿柔纏繞,其似曲非曲、似閉非閉、圓柔為形的動作,使元氣按人體五行(循環)遍布,促進內氣流暢和聚集,而內氣在柔緩、纏綿的運動中涓涓不斷地流注,從而加快經絡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血管和淋巴管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之保持良好的彈性,而且還可以排除血液循環障礙及小血管痙攣,使毛細血管開放、擴張,促進靜脈、淋巴的回流,增強對組織器官氧氣的供應,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作用,從而提高血管和淋巴系統健康。
  
  二、以丹田為核心的腰胯運動,“盆腔行太極”,有利於性腺系統功能的提高,保持人的健康水平。
  
  道家認為:“人欲壽者,乃當養氣,尊神,重精。”古人雲:“神仙留下健身方,開襠下胯最為良。”道人們在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還道的修煉中,建立了“以丹田運化為核心,以經絡氣血津液暢通為目的,以提高性腺系統功能為重點”的有序化程序。通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過程,達到精氣神三寶相凝聚,身心性命相平衡之目的。道人重視丹田運化,一般指的是“下丹”,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腎。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本,元氣所寄。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中醫所指的腎與“下丘腦—垂體一性腺系統”密切相關。人的性腺分泌性激素對人體各器官的發育並維持其正常生命活動起著重要作用,內分泌失調,陰陽失調,尤其性激素分泌減少,便會導致人的身體發生病變,加速人的衰老。所以道人們為了達到“長生久視”之目的,一方面注重內煉精氣神,一方面利用“外拳”動作去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使武功招式訓練與內養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增強生命活力。

  太乙五行拳在行拳時要求“以胯帶腰,腰隨胯轉”,“陰陽合太極,圓融顯自然”,“升降開合,意注丹田”,強調胯關節的旋轉作用,旋轉大轉子,以大轉子為點,左右劃太極。習練太乙五行拳,盆腔行太極,以大轉子為連線,在水平面劃N。要求腰胯帶動四肢,內勁節節貫通,導引經絡氣血通暢,主要就是增強對腎的保護作用。實際功效就是固腎,提高性腺系統功能,保持元氣的聚集,實現還精補腦、健體養生之功效。

  下丹田在腰胯部,即臍下到恥骨這一範圍,前列腺、睪丸、女子卵巢、腎髒亦在附近,包括中醫說的“腎”這一概念之內。是“生氣之源”,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五髒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性命之祖”。而腎上腺是“腎藏精”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腎上腺在神經體液系統調節之下,影響著人體新陳代謝和各主要髒器的生理機能,所以人的生長壯老等過程與腎息息相關。換句話說,也就是與生殖、泌尿、內分泌系統功能緊密相關。通過太乙五行拳的胯旋運動,氣沉丹田、膈肌上下運動和提肛縮腎,可明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器官和泌尿器官等髒器的功能(中醫叫補腎),產生腎上皮質激素,提高性腺系統功能,使人體精力充沛,增強抵抗外來風寒濕熱的能力。
  
  三、“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有利於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提高修身養性水平。
  
  “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是道人修煉的高層次,神就是腦的功能(大腦皮質)。精與氣的中樞在腦。腦是人體最高司令部。“頭者,精明之府”。“練功入靜”,“調心養神”,消除大腦皮質緊張狀態,理順中樞神經,從而安神。所以一個人精神好,是大腦健康的集中表現。

  太乙五行拳“尚意不尚力”,“貴化不貴抗”,“形體外動,意識內靜”,“積精累氣,積氣歸神”,“以意主導”的修煉,可以使人的思想始終集中於功法和拳術之中,排除大腦其它雜念的干擾,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專注於導引內氣的運行,使神經系統自我控制能力大大提高。

  道家養生;以清淨為基,圓柔為形,內外合一,性命雙修為宗旨。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此乃養生之本質。性者,心也,神也;命者,精也,氣也。“靜修性,動修命”。心主性,腎主命。守一養性為根本,修心煉性都重於煉心(意)。一念不起,謂之靜。“念”字由“人、之、心”三字組成,念是內養功的主體。強調“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這是道家天人合一養生觀的體現。太乙五行拳理法強調“心息相依,任其自然 ”,“以心使身”,通過“效法自然”使人體真正達到陰平陽秘,神舒體靜,怡然養生之目的。

  在練拳過程中,注重“意守丹田”,“意動身隨”。用意識導引動作和內氣,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及第二信號系統處於高度興奮集中狀態。而大腦皮質大部分區域處於廣泛抑制狀態,排除大腦其它思緒的干擾,專注於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機能的變化和協調動作。使人體各肌肉群相應的運動神經中樞和植物中樞之間達到高度協調,對慢性病灶起到抑制、減輕和緩解,甚而使之痊愈。

  由於大腦皮質抑制過程,改善了神經過程的均衡性,避免過度興奮和無謂的緊張,起到調節大腦平衡的作用。神經活動的均衡性、靈活性得到加強,對神經類的病變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這樣長期靜心守一,不泄不露,使神氣形三者混一,神形不散離,“精神安於形,而年壽得長”,“精氣日新,邪氣盡去,盡其天年,此之謂真”。久而久之,練身練氣練意,達到思想空靈,思維敏銳,調整人體功能,改變生理狀態,促進機體發展,從而達到益壽延年之功效。
作者: water4    時間: 2009-10-25 11:41 AM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orchids    時間: 2009-10-26 09:30 PM

pure talking is no good,please post some photos to explain is better.
作者: wifi88    時間: 2010-4-4 09:45 AM

支持楼主分享.
作者: kang124    時間: 2012-11-21 11:19 AM

看了功夫傳奇後,又得到了大大的分享,真的大大增加了知識~~
謝謝分享~
作者: fryingsky    時間: 2012-11-21 05:25 PM

這個與太極有冇分別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