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青年失業與最低工資立法
[打印本頁]
作者:
vesuvius
時間:
2009-9-18 01:20 PM
標題:
青年失業與最低工資立法
顏汶羽 民建聯人力事務副發言人
9 S5 O5 @" v2 T% U5.39.217.77:8898
; L) Y4 a' J: H K- x) Y5.39.217.77:8898
學歷較低及缺乏工作經驗的青年,在勞工市場上為生產力較遜色的一群。經濟學家加里.貝克和吉蒂.貝克的研究指出,當美國的基本薪金(類近最低工資)上升27%時,青少年的就業率下降了12至18%。同樣,美國一項研究亦指出,當最低工資上升10%,青少年的就業率便會下降1至3%。
3 T# J- A [6 R' Q9 X2 q5.39.217.77:8898
tvb now,tvbnow,bttvb" ]4 T2 P' F- ]& t- S
除了青年失業率預期會上升外,在職培訓的機會亦會減少。現時,僱主會提供在職培訓予青少年員工作為非金錢報酬的一部分。如最低工資被設立後,僱主會因金錢報酬上升而減少在職培訓,或轉而聘請已接受培訓的工人。有見及此,很多設立最低工資的國家均會為青年設立另一最低工資水平,包括英國、法國、美國、新西蘭等,足證最低工資對青年失業影響較為負面。 香港的失業率以15至19歲的最為嚴重,最新的失業率為24.3%。青年人的失業問題日益嚴重,衍生了不少社會問題。現時,青年的家庭負擔較輕,他們大多與父母同住,因此較低的工資水平已可保障了他們的基本生活。他們可憑着較低的工資水平,換取工作機會,從中吸取經驗及技能。但在最低工資立法後,他們便不能再以較低工資增加獲聘的機會。
/ ^- \" W m" A7 ?( T
公仔箱論壇* M/ @) B7 Q( m2 E0 e2 A L& g
15至19歲青年的學歷較低,在全球化的競爭下,香港經濟體系正轉型為知識型的經濟體系。經濟轉型令勞工市場以高學歷、高技術,以知識為基礎的勞工需求為主,青年的就業更見困難。現時,不少中五、中七學生符合升學要求,但因學位有限,而未能升學,迫不得已投身勞工市場。教育局亦應增加大學學額,應付「334」學制及知識型經濟體系的新需求。
5.39.217.77:88988 u M! U! Q, _) |6 K4 {
^; l) Z( D' D) G4 G9 ]+ \公仔箱論壇
短期內,社會各界應探索青年失業的起因。青年勞工與職位空缺之間存在着配對問題,青年勞工多處於被動,在配對的過程中,往往須更多的時間和成本,方可配對成功,這可視為摩擦性失業。
5.39.217.77:8898: J3 D$ h) M' C. k
tvb now,tvbnow,bttvb$ I: V! q; U- A( O
當中,面試技巧、找工渠道、了解自己需要及職位空缺性質均成為了減低此失業的關鍵所在。政府及有關團體應作出恰當的改善辦法。學校亦應在學生離校前,進行面試技巧、職場介紹、行業介紹等講座、培訓及工作坊等。勞工處亦應與學校配合,向學生講解找工的渠道及注意事項。這些減低資訊成本的措施,可減低摩擦性失業的問題。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