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紅疹、水疱治不好恐是「類天疱瘡」,糖尿病1藥物罹病風險增2倍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23-3-15 12:06 AM
標題:
紅疹、水疱治不好恐是「類天疱瘡」,糖尿病1藥物罹病風險增2倍
北榮研究腦癌患罹病風險增2倍
公仔箱論壇: c" ?6 s; U2 }$ w. K t
tvb now,tvbnow,bttvb z5 S ^9 u" Y$ v0 F2 f& i/ N: y
公仔箱論壇/ W5 a+ v( r* k$ w. i" e8 `
公仔箱論壇( ^2 ]; p2 |; Y% B6 `
紅疹、水疱治不好恐是「類天疱瘡」,糖尿病1藥物罹病風險增2倍。
+ {& U ]& j1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2 C, Z' f ]5.39.217.77:8898
tvb now,tvbnow,bttvb) t+ e! t: n8 R* c
腦部疾病是患病風險因子,北榮研究更進一步發現,雖然癌症不會造成類天疱瘡風險,但神經性腫瘤病人罹患類天疱瘡風險增加2倍,這是首次在文獻上被發表。
台北榮總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介紹類天疱瘡,北榮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吳貞宜說,這是老人最常見自體免疫水疱疾病,是自體的抗體攻擊皮膚,造成水疱。發生率隨年紀增加,台灣每年新發個案約1000人,隨著人口老化,近10年來罹病人數增加2倍以上。
tvb now,tvbnow,bttvb0 I+ m. b# A6 @& y3 f+ C
吳貞宜表示,類天疱瘡會出現皮膚搔癢、水疱、破皮等,如控制不佳,甚至造成嚴重感染或死亡,隨著台灣人口老化,類天疱瘡需要被重視,這個疾病常發生於臥床的老人,伴隨有多重慢性病,尤其是神經系統疾病,如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等病人。
# D' A4 E) |! L5 x' k! _8 p
據北榮研究發現,癌症不會增加類天疱瘡的風險,吳貞宜說,透過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腦癌及類天皰瘡有高度關聯性,40至50歲左右不是類天皰瘡好發族群,但這個年齡層的腦癌患者與同樣非好發族群相比增加2倍風險,這是首次在文獻上被發表。
( ` Q0 j' P% E6 f7 Z' k
北榮曾收治過1名40多歲腦癌女性患者,當初因腦癌轉移,狀態不好,醫療團隊發現患者皮膚有紅疹,經切片確診類天皰瘡。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陳志強說,腦癌與類天皰瘡機轉未知,推測與血腦屏障崩潰有關,抗原釋出到血液,體內免疫誤認侵入物進而攻擊皮膚。
5.39.217.77:88987 z9 `4 W2 w, C/ g$ H
另外,北榮也發現類天疱瘡病人常合併有糖尿病,
在糖尿病用藥中,二肽基肽酶-抑制劑 (DPP4 inhibitor)在第2型糖尿病病人,會增加2倍多「類天疱瘡」罹病風險
,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 (SGLT2 inhibitor),則是糖尿病用藥中安全的選擇。
$ ]& G9 ~' S3 j/ ]- Q
北榮曾經收治過1名69歲男性,皮膚出現搔癢紅疹、大小不一水疱破皮,經皮膚切片檢查,確定罹患類天疱瘡。住院期間,除口服類固醇等藥物,發現病人合併有糖尿病,正在服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劑的抗糖尿病用藥,與新陳代謝科醫師討論後更換用藥,已持續追蹤5年,病況控制穩定。
+ M& }% c9 M2 g$ Z/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