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在灾难中引导孩子珍惜生命,体认家国情怀
[打印本頁]
作者:
sunnykoc
時間:
2020-2-21 08:20 AM
標題:
在灾难中引导孩子珍惜生命,体认家国情怀
灾难既照出了人间的美好,也照得见人性的幽暗。面对灾难,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心去感受、反思,努力做好自己,不断去发掘美好,祛除幽暗。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引导我们的孩子透过灾难,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宝贵,更深切地领悟家国情怀的大义,坚定信念,承担责任。
$ F: x) k8 K" D6 b5 z
“
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
这是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日前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临近结束之际,发表的一段感言。此番言论打动了无数网友的心,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 h6 ]9 x3 y0 ~$ f, \
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用雅思贝尔斯的话说,教育的本质就是
“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松,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
换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就是塑造人、培养人。
4 s! E. ~7 `1 ^; K公仔箱論壇
学习知识、获取理想的分数当然是塑造人、培养人的途径之一,但远非全部,甚至不能说是最重要的。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锻造、作为社会人责任和担当的养成,才是教育真正价值和意义的体现。而这些正是当下我们某些教育领域的短板。新闻当事人的一席肺腑之言,戳中了时下教育的痛点,自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 G. a' O2 a. M7 i6 \+ e
在这段感言中,当事人深情回忆起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缔造的教育奇迹,还讲到河南大学艰辛的办学历程,以及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学生志愿者
“
一夜长大
”
的故事,以古鉴今,娓娓道来,阐述了一个算不上深奥的道理:教育从来不仅仅只发生在教室里和学校里,它应该是广泛的、生活化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人生有涯,读有字书,也需读无字书,若一心向学,则处处都是课堂。
5.39.217.77:8898# a4 C8 P8 L" I9 x3 Q% }8 f$ l) G
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显然正是这样的课堂。
5.39.217.77:8898# z. I% B# S' O0 ~* I( c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节奏,但它何尝不是一种更现实的学习机会?家国情怀从来不是抽象的,它就在我们身边;生命教育也决不是空洞的,它就在此时此刻。
4 |) `- n" ^5 q; K- n
从全国到武汉,从英勇逆行的医护人员,到慷慨解囊的普通公民,从与死神赛跑的不幸患者,到患难中互相扶持的市民,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教育最鲜活的素材,都是家国情怀最有说服力的载体;所有这一切,孩子们都会听到、看到、感受到、领悟到,并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 N S8 {' q! `7 T1 ]
来听一听风靡网络的北京一名高三学生在歌曲《空城》里唱的:
“
脚步都停住,车马都停驻,站起来的中华已决心抵抗,请收起你的唇齿利剑,收起要在键盘上敲出的蜚语流言,请给予你身边的人充分的尊重。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担当重任。
”
来读一读网红文章《台风眼里:一名
15
岁武汉少年的思绪》里的句子:
“
吹哨是集结的号令,废墟是重建的标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蜕变的阵痛和成长的艰难。
”
1 [) r" Y+ V4 u ]+ u/ H! W公仔箱論壇
这就是今天的孩子。对于他人的苦难,他们也许难得感同身受,但现在的他们,视线所及,不再只有心仪的偶像和明星,而开始学习尊重和关注身外的陌生人
——
如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对于孩子的成长,仅此一点,就弥足珍贵。
1 n+ T# E& Z* j0 |公仔箱論壇
灾难是最惨痛的课堂,不止对孩子如此。灾难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人间的美好,也照得见人性的幽暗。面对灾难,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心去感受、反思,努力做好自己,不断去发掘美好,祛除幽暗,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合力,早日战胜病毒这个恶魔,尽快回归普通而美好的日常生活。
公仔箱論壇- d4 H, S9 n% R7 P3 {6 ?9 ~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引导我们的孩子透过灾难,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宝贵,更深切地领悟家国情怀的大义,坚定信念,承担责任。倘能如此,我们就一定能见证这一代年轻人坚定成长的足迹。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