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观察到中国政治的一大嬗变:在对各种维权活动与维权人士的镇压当中, 中国政府不仅使用严厉的政治暴力,还大量借助黑社会组织与使用黑社会暴力手段。面对如此堕落的政府行为,国际社会除了表示抗议之外,还来不及做出更深刻的反应。 6 B+ e, j! R, M* m( Ztvb now,tvbnow,bttvb 3 W4 Z7 B. K, q# H; _ 其实,这一政治嬗变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笔者曾在“威权统治下的中国现状与前景”(《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夏季号)一文中指出,早在90年代末期,中国政治已经出现了三大同步发生的变化,即公共权力的私人化、政治暴力的合法化与普遍化、政府行为黑社会化。5.39.217.77:8898' Z' k, K# ~) B; Z9 g
9 E0 T# I& g- G9 i6 v* Y 那么,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与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又有什么关系?对这一点,至今还缺乏与之相关的系统研究。要理清政府行为黑社会化这一政治嬗变的脉络,还得回到中国黑社会组织这一研究上来,只有理解了黑社会组织对中国政治的日渐渗透,才能理解政府行为黑社会化这一中国特色的政治现象。 ' k O2 Z! F" t5 P) o* H2 u 0 X, i: M9 n% q5 c, D0 x公仔箱論壇 有关中国存在黑社会组织,以及黑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涉及过,《现代化的陷阱》(1998年出版)的第10章就专门讨论黑社会组织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现在中国已经出版了不少研究黑社会组织的专著,也有不少专门研究中国黑社会组织的专家。但由于中国并无真正的的学术自由,这些有关黑社会的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发展,甚至远远落后于媒体报道。比如媒体已经大量揭露黑社会组织对中国经济与政治领域的严重渗透,中国的学术界还在探讨中国是否存在黑社会组织。而学术界做这种“中国是否存在黑社会组织”的探讨,[1]仅仅是因为中国政府至今只肯承认中国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2]决不愿意承认中国有“黑社会组织”。tvb now,tvbnow,bttvb- \9 N8 e( d2 Q
) _+ r$ S% Q& N+ k% x
其实,国际犯罪研究专家对现代黑社会组织的特点已经形成了共识,以此来衡量中国的黑社会犯罪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五大特点如下:一是有稳定的、长期存在的、庞大的犯罪组织与经费来源;二是集团内部有独特的行为、生活方式与准则,整个黑社会可视为一个亚文化群;三是集团的活动一般处于秘密状态之中,但在一定条件下有时能公开;四是集团之间犯罪活动有行业与地域的区别;五是集团行为与活动具有强烈的掠夺性、寄生性和反社会性。以这个标准来观照中国的黑社会组织,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已经出现了黑社会组织,而90年代则是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时期。5.39.217.77:8898+ C* R# S2 q* U/ H. F
+ F, | o D8 i公仔箱論壇 随着黑社会势力与地方政府官员的结盟,中国政治已出现了严重的黑社会化趋势,这一趋势在基层政权的行政作为中尤其明显。在不少地区,由政府官员庇护的黑社会组织不仅代行部分政府职能,还垄断了当地的一些重要经济行业,其权势之大,被当地人称之为“第二政府”。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对付失地农民及城市拆迁户的反抗,更是有意利用黑社会组织充当打手,将这些民众置于绝望境地。有的地方政府,更是与黑社会组织唱双簧,压制民众反抗,如河北定州市政府在绳油村征地事件中,广东省番禺地方政府在太石村村民罢免村官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很能说明地方政府黑社会化的趋势。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借助黑社会组织强拆民居,以及在农村强行圈占农民耕地,更是黑社会组织特具的掠夺性、寄生性与反社会性的集中表现。 . E( U7 O& z/ @% I; a4 p( \# I5 @tvb now,tvbnow,bttvb 9 @) v1 | F* E: w. x5.39.217.77:8898 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主要危险,本研究报告主要研究黑社会组织如何在官员的庇护下垄断经济行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以及中国政府统治手段的非正当化。而政府统治手段的非正当化在中国的主要表征就是:公共权力私人化,政府行为黑社会化,暴力合法化与普遍化。这种政治嬗变是中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必然结果,当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神话破产之后,依靠枪杆子建立起来的政权最后只能借助暴力维持政权。 " N9 L% F H) c3 L' S/ d5.39.217.77:8898/ |' m5 o# {& ?$ N4 R9 O
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为政治学与社会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其他国家的黑社会组织与政府官员的勾结主要限于警察与司法部门,其活动范围也主要限于黑社会组织从事的特殊经济活动;而中国的黑社会组织与政府官员的勾结几乎遍及党务、政务、金融、司法、土地管理、工商、税务等一切部门,其经济活动范围也较其它国家宽广得多。而黑社会价值观念对官场文化的渗透,更成为中国政府统治手段非正当化的理念支撑――这是一种潜价值观,即从来不公开宣扬,但私下里却支配着许多人行为的价值理念。公仔箱論壇. U7 d' @' I2 [6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R' Z1 U, ?& u( m: \9 u2 z
只有理解了以政府行为黑社会化为特征的统治手段非正当化,才能理解现阶段在非正义的制度压迫下,中国民众的人权状态处于何种无望状态:政治上,中国老百姓处于彻底的无权状态,面对层层官吏的压迫而无力抗争;在社会生活中,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使得法律规定的社会秩序流于虚文,人民面对黑社会的暴力肆虐唯有忍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X2 }2 T9 ~, O: b! c. l' T1 s
tvb now,tvbnow,bttvb* Z2 P2 m% A4 Q& s' L4 w
------------------------------------------------ 6 S/ ?1 Y" L8 m+ q# v5.39.217.77:8898 [1] 邱格屏:“‘黑社会组织’的性质界定与辨析”,《当代中国研究》【美】2005年春季号;郭自力,“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中外法学》, 1998 年第2期;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6 R! Z: z$ J7 @; S/ f$ \3 k x [2] 根据中国最高法院2000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比较严格的组织纪律;2.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3.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4.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作者: kill98 時間: 2008-10-20 05:02 PM 標題: 当代中国“官”“黑”之间的政治保护关系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为“中国人权”(纽约)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中国统治手段非正当化趋势研究》的第二、三、四章,经“中国人权”授权本刊首发。作者根据研究报告原稿作了篇幅调整。 - |( u. q( ]2 Z% v7 h4 C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8982 {; v' u5 |2 m
近20年多年来,中国的黑社会组织从无到有并逐渐兴盛,得益于它们与政府官员之间形成的“保护主义”政治关系。黑社会组织除了与警界及司法界建立关系网之外,不少政府官员(工商、税收等部门)都成了黑社会组织的有力靠山。这些官员们在政府内部也因为共同利害关系而互相支持保护。 + j L! j* M. c0 X
5.39.217.77:8898# G2 f/ }3 E3 s+ w1 h% M4 ?2 `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黑社会产生的沃土?研究者通常所持的解释主要是两点,其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就有秘密会社(即黑社会)的传统;其二是因为中国底层社会成员过于庞大。这两点能够解释当代中国黑社会组织兴盛的历史文化与现实背景,却未能解释中国黑社会渴慕政治权力的特点,以及黑社会势力为何能得到政府官员的大力庇护。与其他国家的黑社会相比,中国的黑社会组织与官员结盟所涉及的领域要宽广得多,而且中国的黑社会组织并不满足于依靠官员的庇护获得金钱,它们更喜欢在民间使用权力并炫耀权力,一些黑社会头目除了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荣誉性政治衔头之外,还为自己谋求官职,以至不少黑社会组织在当地被称为“第二政府”。 ) L) q6 z' m0 _5 T) R6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y+ ?4 E8 W1 Y1 n: _3 I4 L/ B0 Gtvb now,tvbnow,bttvb 笔者认为,以往的研究者未曾触及两个原因:其一,黑社会组织之所以近20年来突然兴盛起来,与中国的社会结构特点有直接关系。中国社会在现代以前是个“倒T字型”结构。经历过20多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历程之后,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这一社会结构并未改变,在城市社会中则出现了“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及少量中产阶级。从城乡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社会结构仍然是一种“倒T字形”结构,非常容易产生“结构性紧张”(Structural Strain)。中国之所以易于成为黑社会组织滋生的沃土,可从社会的“结构性紧张”中得到解释。其二,中国特色的“保护主义”政治关系有助于黑社会组织与政府官员形成利益结合。这种非制度化的保护主义政治关系既存在于政府的科层组织之中,也存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从实际情形来看,在中国政治运作过程中,正式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这种盘根错节的“保护主义”政治关系。 # u2 W, n8 H$ ]4 O8 C6 Ytvb now,tvbnow,bttvb 0 b) G( j6 t. B( S9 A7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黑社会组织产生的温床: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紧张” ; X4 \8 w3 z- G( m& y: i G5.39.217.77:8898 公仔箱論壇4 T1 p. o) j: Z' p: ~; k
1. 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反社会行为滋生的一种解释 8 f r( S* o- |2 A tvb now,tvbnow,bttvb4 x1 Z0 |* s7 j4 D- k% K
2005年初,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者李强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他分析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之后,发现目前的中国社会结构呈“倒丁字型”,这种社会结构造成了持续的“社会结构紧张”(李强,2005)。李强发现的这个现实不仅否定了许多试图把改革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现状理想化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他引进了西方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紧张”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出现大量异常现象的原因。可惜的是,这篇文章的重要内涵并未引起国内和西方社会学界中国研究圈应有的重视。本文中,笔者用“倒T字形”来代替他的“倒丁字型”,可能更接近他所描绘的图形。 公仔箱論壇7 e2 S' K& G1 b6 I' j* ~- I
. D# T; I, E1 _6 _! v ?6 \tvb now,tvbnow,bttvb “结构性紧张”是社会学解释社会运动生成和集体行为的一种理论。1938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Merton)在分析社会的反常状态(Anomie)时提出了“结构性紧张”的概念(Merton,1938)。他认为,社会上出现沉沦或个人颓废等反常状态,是源于“社会结构性紧张”(strains in social structure)。这种结构性紧张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社会上多数成员普遍存在着一种渴求致富的欲望,但现行体制许可的获得成功的手段却非常有限,且许多社会群体无法利用这些手段。默顿的这一分析恰巧与中国改革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特征十分近似。一方面,随着中共灌输多年的革命价值观的解体,“发财致富”成了社会上下普遍通行的主流价值观,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在暴富阶层行为的激励示范之下加倍膨胀;另一方面,致富的机会绝大多数被权贵集团所掌握与垄断,尤其是自90年代以来,普通民众连维持生计都十分艰难。正是这种普遍受到激励的“渴望”和现行体制只为权贵集团提供致富机会的现实,产生了“社会结构的紧张”,由此挤压或诱发出一系列反社会行为,而黑社会组织的兴起就是其中的典型现象。这是社会底层成员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上层社会后所选择的另一种反常的谋生之道。 # Y! Z# m: H F( m) \公仔箱論壇 ) k! z! B. y. {: o9 {2 x! W5 C公仔箱論壇2. 庞大的底层社会以及黑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 5.39.217.77:8898: @5 f3 P/ r' M" T- i1 }* B
& u, A9 ?6 H# i% n6 R 溯源中国历史,秘密会社最为兴盛的明清两代的社会结构就呈现为“倒T字型”。一位美国学者研究明清历史后发现,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缺少中产阶层的社会,除了庞大的社会底层之外,社会上层按等级构成一根“立柱”,社会阶层的流动只能通过一条异常狭窄的通道──科举制。这位学者关于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完全符合中国的历史状况。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但考诸史实,升官与发财之间其实是有区别的:做官与发财往往联系在一起,而商人虽能致富,但在有抑商传统的中国其法律地位却比较低下。直至清代,当时朝廷为了缓解财政困难,特开捐官一途,让有钱人能出资买官做。由于这条向上流通的通道异常狭窄,许多人根本挤不过去,只能无望地留在社会底层。到了清代乾隆初年,中国人口超过一亿,乾隆中后期就迅速突破三亿大关,人口严重过剩,形成了庞大的流民阶层。由于人口过多与工作机会稀缺,许多社会底层成员迫于生存压力就结成秘密会社(又称江湖帮会,类于现代的黑社会组织),依靠江湖帮会维持生存并藉此获得社会尊重。清代执掌大运河运输的“漕帮”就是这类组织。[1] 这种社会结构历经几百年至今,即使是社会改造实施得最彻底的中共政府,也都未能改变这一“倒T字形”社会结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L0 [+ n, X! \
tvb now,tvbnow,bttvb) B0 B* a/ a$ T# t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也是这种“倒T字形”社会结构,同样存在数量相当庞大的社会底层,为何在毛时代当局能消灭原有的黑社会组织,而且遏止了新的黑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原因在于,“倒T字型”社会结构虽然是黑社会组织产生的一个充分条件,但黑社会组织的大量产生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即政府统治无法达到社会边缘与社会夹缝。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属于专制统治,但政府统治均无法控制社会夹缝,也无法延伸到社会边缘,俗谓“天高皇帝远”即指这种情况。然而,到了毛泽东时代,中共建立了控制一切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实行了严格的城乡隔离的户口制度;与此同时,居民外出住宿旅馆必须持有所属单位的介绍信(城市居民出示工作单位介绍信、农民出示生产大队的介绍信);城乡各地餐饮零售业实行凭粮票才能购买食物的制度(农村居民很难获得粮票,城市居民如未获准兑换全国粮票,则无法用本省粮票到外省购买食品或粮食)。当局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对人口流动的严格管制。95%以上的社会成员往往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能迁往其它地区。再加上那时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与城市的居委会制度将当局对民众的监控延伸到社会的所有神经末梢,当局又极力鼓励人民(包括亲人)互相监督、检举揭发,时刻留意“阶级斗争新动向”。人们即便外出投奔亲友,都无法定居。在一个熟人社会里,任何外来人进入城市或农村社区,不可能不受注意与监督。在这种严密的监督之下,社会夹缝几乎完全消灭,任何黑社会势力都不可能生存与发展。当时只在中国的云南及边境地区存在着极小部分游离于社会边缘之人。这些人当中,有由于政治原因不见容于原居住地社会的人士;也有因经济原因被迫逃离原居住地的人。他们被迫离开家乡,到边境从事“走私”,包括倒卖当时购买粮食布匹所需要的票证(布票、粮票)等地下经济活动,被官方称为“投机倒把”。他们一旦被抓住,往往被栽上“社会渣滓”(好听一点则为“社会闲散人员”)这一名称,并判刑拘押。在这种异常严密的极权统治下,黑社会组织自然丧失了一切生存条件──这就是毛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结构虽然也呈“倒T字型”结构却无黑社会组织存在的原因。 5 _" m0 d& g7 g& O7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q: }1 y" k( g& q
3.社会向上流通管道的梗阻和“结构性紧张”的形成 0 P6 @+ Z$ b9 z' S1 W9 v0 J5 | @公仔箱論壇 + S/ M; W+ [7 O: K! y2 `5.39.217.77:8898 自邓小平时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鼓励人们发财致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官方宣传鼓励的政策性口号很快就将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到以追求财富为人生最高目标的道路上来。其二是社会的流动性增加。城市居民的流动始于居委会功能的弱化。90年代中国政府曾一度想恢复居委会的功能,但却因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就业制度的松动,使居委会控制辖区内人口的功能大大减弱,因此这一目标未能完全实现。而农村人口的流动始于农民的“离土不离乡”和外出务工。从1982年开始,大量农民流入城市,在中国每个大中城市的边缘区域都生活着大批既不属于城市社会,也不再属于农村社会的边缘化人口。 tvb now,tvbnow,bttvb1 |4 A7 U, ]3 O5 P9 c( P! x
% N# C3 G- p' e5 i `1 ptvb now,tvbnow,bttvb 在官员的庇护下,企业主与商人几乎可以不遵守任何规则。比如,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矿难最严重的国家,这与煤矿经营中普遍的“官黑结合”密切相关。从2001年到2005年10月底,全国煤矿总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7.4天一起;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有28起,平均50天一起。[10] 漠视矿工生命的煤矿之所以未被查禁,就是因为严重的“官煤勾结”[11];不少煤窑老板为了逼迫矿工卖命,借助黑社会势力撑腰。这种“官煤结合”构成的保护屏障使来自中央政府的清查流于形式:2006年9月份,中国国家安全监督局与中纪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消息,宣称清查“官煤”勾结已初见成效。但事实表明,中国仍然处在矿难高发状态,该年10月至11月份全国共发生矿难22起,总计322人死亡。[12] 5.39.217.77:88988 x% ]: @! v/ D7 y4 h- m2 o2 f
* i. f0 S! h4 m' D* `tvb now,tvbnow,bttvb 与西方黑社会组织的类似手法相比,中国的“黑白合流”有一个特点,即黑社会组织除了与警界及司法界建立关系网之外,还在党政机关及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建立了有力的靠山,这些机构的干部们则因共同利害关系而互相支持保护。 5.39.217.77:8898+ K ?$ y# R' r N' M( u* w1 n
" ^, ~" {) a6 R* R8 q& q7 v) j 该研究报告的版权归“中国人权”所有,其目录刊登在“中国人权”的网站(www.hrichina.org和www.zhongguorenquan.org),研究报告的全文将由“中国人权”公布。 ) o' ?9 v/ p& U' Q0 e( |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2 G h# e" e- v, Q) h# ]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治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嬗变:一方面是黑社会势力逐步壮大并逐渐向政治领域渗透,另一方面是基层政权日益堕落为一个个自利集团。这两大嬗变先是导致了乡村政权的流氓化与黑社会化,继而导致中国政府行为的黑社会化。政府行为黑社会化这一过程与中国的公共权力私人化、政治暴力公开化与普遍化同步发展,互为支撑。这个过程可以被概括为“统治手段的非正当化”。统治手段非正当化主要表现为政府日常行政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不正当的暴力。这一政治特点在农村征地与城市拆迁过程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Y" a9 ^ b' M2 D: h0 ~ U
" o( j, Y7 x( \9 F2 f1 R2 {3 q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其中的第二次“圈地运动”就发生在1999年以后。这第二次“圈地运动”,在城市里表现为大规模的拆迁,在农村则表现为大量征用农民耕地。由于政府的高度腐败,拆迁与土地征用因而成为政府官员利用权力寻租的主要领域。 2 T: o7 H' j% m4 W! V" m9 _5.39.217.77:8898 6 K9 u* f: `- l/ I# x! e+ ^2 Y 农村征地和城市拆迁都以褫夺民众的生存权为特点。尽管中国人习惯于忍受不公平与压迫,但生存资源的被侵夺已经让被剥夺者无任何退让余地,因而引发的维权抗争特别激烈。这种反抗事件逐年上升,2003年为5万8千起[1],2004年为7万4千起[2],而2005年则高达8万7千多起[3],其中大部分是因土地与住房被侵占而引发的反抗。面对失地农民与拆迁户的韧性反抗,地方政府或是有意借助黑社会势力介入,或是直接采用黑社会手段,以迫使反抗者沉默。& ?/ {/ B3 y: i) ` z4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m8 ~2 O4 O9 n" l' j' R7 @
一、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人权受侵害的核心:土地与住房权利 & L% D7 o2 d2 B/ y" g5 ]+ | tvb now,tvbnow,bttvb5 C) L* ?; K" }% i9 z
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房地产业一直高居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首,2005年虽然退居第三名,但仍未从暴利行业中退出。[4] 据房地产业内人士分析,全世界房地产业的利润一般都在5%左右,而中国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则高达15%以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前500名富豪里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而中国的大富豪栖身的行业则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在中国福布斯2002年度公布的100名富豪中,竟然有40多人涉足地产业。此后虽然不断有从事房地业的富豪身陷囹圄,但在福布斯《2003年中国内地富豪榜》上,涉足房地产的仍然高达35名。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的富豪之多,遥遥领先。仅此一端,足证中国房地产业“暴利”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的房地产业仿佛有点金术,在短短20多年内,以超乎常规的速度催生了太多的亿万富翁。其中很多富翁都是从“一穷二白”的状态起家,而且很多人的年龄与其亿万身家相比,过于年轻。所谓的“问题富豪”杨斌、周正毅等,都是通过房地产业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5] 这就让人不由得产生疑问:中国房地产业何以能维持如此高额的利润?难道中国的房地产业真成了点金术?其答案无疑让有良知者沮丧,中国的房地产业暴利主要依靠地价的便宜,而地价的便宜则完全依赖掠夺,在农村是掠夺农民的土地权利,在城市里则是掠夺拆迁户的住房宅基地。而参与征地、拆迁这一掠夺过程的主角竟是各地的地方政府。 , z0 n: _( Q: F 1 \5 ` a/ [& ^5.39.217.77:88981. 是什么驱动地方政府成为农村征地与城市拆迁中的主角? ' M) z- s p5 G& `" S 4 f3 H8 n. t. i, v: O 地方政府之所以成为征地拆迁的主角,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成了地方政府汲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与其他国家的房地产业不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角除了房地产开发商与买主两方之外,还牵涉到土地的原所有者(失去土地的农民与城市拆迁中失去住房的人)与掠夺原所有者利益的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上级中央政府则扮演着这几方利益的最终仲裁者,而且是一个很不称职的仲裁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A& r/ c: B9 n7 E0 A
& X$ J& ^1 d7 h z M8 | 上述几类角色当中,地方政府的角色最为奇特。一方面,它是土地的买者,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先由地方政府采用各种手段“征购”上来;另一方面,它又是卖者,房地产商要取得土地使用权,得从政府手中购买。没有地方政府居中一买一卖,这土地还无法“市场化”。; i6 y2 d+ j.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