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打印本頁]
作者:
spshmh
時間:
2019-1-28 10:18 AM
標題:
新陳代謝科醫: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早安健康編輯部】根據統計,全球每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而台灣的糖尿病患者也突破200萬人,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每年仍以2.5萬人持續增加中。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 x6 I" w4 B& B
: ?9 p' V0 y3 c$ S
台灣糖尿病患愈來愈多?為什麼?
; l+ H1 e: M/ M! Z8 h
tvb now,tvbnow,bttvb5 M, y+ F7 r' F( h& k/ f+ e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就是因為飲食西化,少吃米飯,卻吃了太多其他升糖指數更高的食物,導致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發生率上升。
* n% M: H8 {% x* n0 N公仔箱論壇
0 K# n2 u- B+ f* b4 N% N2 {tvb now,tvbnow,bttvb
洪建德醫師說,從台灣光復後的資料來看,我們米飯的攝取量就像自由落體一樣一直下滑,而其他澱粉類及食物的消耗量是增加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v. e# H# Y' `+ D4 o
, a, C8 E5 L' D7 d/ H) R" d
「我們從以前吃三碗米飯,到現在吃不到半碗,大概只剩五分之一的攝食量。」洪建德醫師指出,這代表兩個意義,分別是多元化及速食化。
0 g( Y, o0 Q% `
& ]/ Q7 h3 Z: l0 D2 V8 F2 q公仔箱論壇
「速食很多,各式各樣的速食,很快的就一碗料裡了。」洪建德醫師表示,麵食類、尤其是烘焙類增加很多,這些食品的升糖指數(GI值)比較高,導致胰島素分泌量增多,相對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更容易肥胖。「我們可以發現,米飯的攝食量開始下降時,糖尿病的發生率就漸漸上升。」
& }! ^4 ~6 W3 P( @1 L&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T% ?! o$ [, ^" x,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洪建德醫師分享,從他獲德國公費研究開始,就體會到人類及糖尿病患、三高病患,新陳代謝症相關的所有病患, 都需要「均衡營養」, 30多年來一直主張如此的中庸之道,「而我成功診治的5千多位病人,都沒有洗腎、中風及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出現。」
公仔箱論壇8 n9 }: y* B0 ]2 J; e7 D" w
tvb now,tvbnow,bttvb! F& Q5 f" B# ~
人類的祖先是慢慢演化而來,所有動物的基本能量都是葡萄糖,而葡萄糖最主要的來源即為碳水化合物。各國專家對糖尿病飲食的建議,都是請病人要吃定時定量的食物,其中碳水化合物要選擇「緩慢釋放型」的,或稱作「低升糖指數型」的食物,其中米飯就是很好的代表。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1 ?6 K) `7 t" U! A) I, H
tvb now,tvbnow,bttvb4 D+ ?& x" L. g$ e
白飯最好吃且能多元搭配
# X$ }9 L; [" @' mtvb now,tvbnow,bttvb
: i: \$ v! N0 m4 W6 c g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多吃未經加工、磨粉再製,並保留原始結構的食物才最能夠維持血糖穩定,但在這之中為什麼那麼推薦白飯?洪建德醫師列出原因:
2 j0 m6 P# v; y& n3 R! y; }5 A& \
0 j n/ }% |2 H; y4 Z+ u5.39.217.77:8898
美味且可近性高:洪建德醫師認為,白飯在五穀類中最好吃,也是台灣人最容易取得的醣類來源。
適合搭配食材:白飯很適合與肉類、海鮮及蔬菜等各式各樣食材搭配,混合肉菜飯、營養均衡的一餐,腸胃需要花6小時消化,緩慢釋放葡萄糖,維持血糖穩定。
沒有過敏性:米飯幾乎沒有過敏性、添加物也少,不像小麥製品有麩質過敏的問題。
5.39.217.77:8898( W+ @( `0 m# @0 ]. R3 t P
除了一般人外,洪建德醫師也說,糖尿病患攝取適量米飯,血清胰島素需求就較低,如此可恢復胰島素的敏感度,胰島素阻抗愈來愈少,胰島細胞可以慢慢恢復原先的內分泌功能,達到「緩解」,就是不必用口服藥或所需胰島素劑量降低,甚至有可能不用再打胰島素。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