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嚇! 婦人頸椎被癌細胞吃塌陷才知肺癌末期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9-1-12 08:16 AM
標題:
嚇! 婦人頸椎被癌細胞吃塌陷才知肺癌末期
健康醫療/記者曾正豪報導
* f, }3 `+ r& ?
# t2 A* Z0 O' g& P公仔箱論壇
, N2 q7 o4 Q! `+ g; r
一名60歲婦人,因手麻腰痠到醫院看神經外科,經檢查後意外發現她的肺部有不明陰影,經胸腔內科確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與骨頭,頸椎更被癌細胞吃到塌陷壓迫神經!
, N6 T) ?' Q' |: y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2 ` l- l1 M/ j+ v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彭忠衎主任指出,婦人就醫時情況不是很樂觀,病理檢驗又顯示無基因突變,因此無法使用標靶藥物,若單用化療,存活期恐只剩半年。所幸今年初,
台灣
通過了肺癌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治療準則,在醫師建議下,病患接受了合併療法,僅三個月的時間,雖然PD-L1表現量低,治療已明顯見效,腫瘤大幅減少。
5.39.217.77:88987 t+ r3 \1 m& s
tvb now,tvbnow,bttvb! E# v2 q8 A2 Y; M% d
晚期肺癌單靠化療 存活期不樂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5 m1 ~# e"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Z: p5 q% K3 f+ X S k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沈志浩醫師分享另一名肺癌第四期婦人,因體重在一年內驟降十幾公斤才就診,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因無基因突變無法使用標靶藥物,但檢測PD-L1表現量高,在單用免疫療法並搭配腦部放射線治療後,僅三個月體重回升5至6公斤,且腦部腫瘤已消失。
! I" U* ]7 Z8 f y; \+ T0 X1 k5.39.217.77:8898
3 d- Y9 n8 Y) l6 _6 |
對於晚期肺癌患者,沈志浩醫師表示,第一線治療大多仰賴標靶藥物與化療兩種治療方式,但標靶藥物有其侷限,近半數患者,因體內沒有基因突變,無法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方式僅剩化療能使用,使得這些患者的存活期往往不太樂觀,而免疫療法的問世,改變了晚期肺癌的治療現況。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t: {. O' c& X x! P
公仔箱論壇# N6 Z; ~4 ^; }/ X
彭忠衎主任說明,免疫療法就是喚醒自身免疫系統T細胞上的「PD-1免疫檢查點」的免疫機制,進而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對於癌細胞的攻擊。免疫療法治療前,先進行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檢測,可幫助醫師診斷治療療程,預測治療療效,並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經濟負擔。如果表現量大於50%,可單用免疫療法;若PD-L1表現量較低,則可合併化療使用。而PD-L1表現量的檢測,相較於標靶藥物基因檢查來得快速且價格較低,有些醫院甚至提供
免費
檢測。
, J% M: u# ~4 k$ @6 P2 q7 y m' i9 m
N# ?! W# _, J, v$ U: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 d! v/ j9 E) a# T( ^
根據研究數據來看,彭忠衎主任進一步說明,若PD-L1表現量大於50%,一線單用免疫療法,其藥物反應率達45.5%,高於傳統化療的29.8%;即便PD-L1較低,若搭配化療使用,一年總體存活率仍達七成,優於單用傳統化療。
5.39.217.77:88985 S/ u5 H. Q6 V- t4 R$ g4 T
$ L6 q4 K& ?+ s. U
沈志浩醫師也指出,相較於單用化療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平均不到一年,免疫療法合併化療使用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則可延長至1年7個月,且相較於化療與標靶藥物,後期都有抗藥性問題,免疫療法經臨床實驗,1至2成後續病況都可維持平穩。
' Q; J. a5 I9 ]tvb now,tvbnow,bttvb
; p4 V4 L0 x, x, m g
台灣每年因肺癌而致命的人數仍居高不下,且多半就醫時已是晚期,彭忠衎主任呼籲,吸菸族群、長期暴露二手菸族群、家族病史、長期暴露於油煙的家庭主婦都是肺癌高危險群,最好能每年做一次胸腔X片檢查,確保遠離肺癌的威脅。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