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1-11 06:11 AM 編輯 1 a3 n" p" Q# M" @"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J/ J5 u) O 公仔箱論壇0 _* s# h5 T6 @- W- O7 i" u
+ {% @' y/ n9 t$ G& T公仔箱論壇- c N% p- p. Z! B( x a# e0 j
早於1972年首訪中國的孔傑榮(Jerome Cohen)上月對《美國之音》指,中國大倒退之後,更多美國上一代中國通表達了與他們在70、80年代截然不同的今天中國觀感。44名國際學者聯署呼籲台灣人民團結支持蔡英文,名單有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以及1964年到訪中國、寫過廣受注意的《八億人:真實中國 / 800,000,000: The Real China》和《毛澤東傳 / Mao: A Biography》的哈佛大學譚若思(Ross Terrill)。可以說,美國主流的中國問題專家,包括曾被視為親華的學者,現在基本站在北京的對立面。這封公開信凸顯的另一重點,是這些學者和專家對台灣的立場,被閱讀為視台灣是一個政治實體。$ b2 a, G+ [1 r, H! y
8 _) W( o& E2 ~$ b T毫無疑問,從政府到民間,美國對台灣取態確是改變了。這一大變,不僅是特朗普當選後與蔡英文通電話,而是生於奧巴馬年代的「重返亞洲」。不過,奧巴馬沒有明顯觸及的台灣因素,到了特朗普執政就浮現出來。過去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並由特朗普簽署的法案,涉及美台關係的就有《台灣旅行法》、《2019年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前者是鼓勵美台高官互訪,後兩者是敏感的防衞事宜,包括評估台灣國防能力和推動對台定期軍售。這三個法案,在各種程度上都與華盛頓與北京的三個公報,即1972年《上海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和1982年《八一七公報》正面衝突。中美三個公報都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八一七公報》的另一重點,是限制美國向台灣售武的數量和性能,逐步減少至最終解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 l- X7 u1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