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腳麻當心血管阻塞,中醫教你活血化瘀改善腳麻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8-12-5 09:44 AM
標題:
腳麻當心血管阻塞,中醫教你活血化瘀改善腳麻
早安
健康
/彰化基督教醫院
中醫
部醫師 陳瑜亮/李聰界
3 g9 l2 M- O1 r! l- N# p" o. D公仔箱論壇
& a( R% ^/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還記得電視廣告經有內容描述一個火災現場,一位老翁被消防隊員背出來,記者問說:「阿伯,你怎麼不逃走?」阿伯回應:「我就腳麻了是要怎麼走?」,相似的廣告則是當孫子騎著腳踏車壓到阿嬤的腳時,阿嬤竟然沒有反應,兩者均顯示出老年人常容易出現的週邊血管循環不良的症狀,這個問題不僅影響腳麻無法行走、感覺異常,甚至有些伴隨腦部的退化。
公仔箱論壇! m! J- |' m8 v1 a) _5 r4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r( d& p* M- W; J* B
隨著國人飲食越精緻以及科技進步,長時間過著久坐少動的
生活
,相對衍生出來的心血管疾病問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尤以年長者常見的疾病為 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簡稱PAOD)。人體週邊動脈因老化,血管動脈開始硬化或併有血管內血栓形成,進一步導致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此外血流因而受阻,更會影響特定組織缺血產生病理變化。其高危險群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脂症、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者等。
7 N3 l9 K1 }+ L8 ^tvb now,tvbnow,bttvb
f- T, }# `" O/ y公仔箱論壇
以腳麻為例,疾病早期,下肢偶爾會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現象,患者在長距離行走一段時間會發生大腿、小腿或是足部疼痛跛行,需休息才能緩解。若再嚴重一些,連休息都無法獲得足夠供血,產生休息疼痛或夜間疼痛。最後組織逐步壞死,發生下肢冰冷脈搏減弱、患肢水腫、毛髮脫落、長時間傷口不癒合。最後變紫變黑,恐截肢一途。
4 c$ \' K5 p. Q* E" Y5.39.217.77:8898
$ q# Y% s6 H4 _, {' q1 B
在臨床上我們以四個等級來區分PAOD的臨床表現,稱之為Fontaine grading:
$ w6 Q L, z0 }4 c: r# [2 e5.39.217.77:8898
Grade I是最輕微的冷感、酸麻、肢體麻感、皮膚溫度下降
6 X6 d2 q, t+ l$ v- ^% d
Grade II是間歇性跛行
tvb now,tvbnow,bttvb7 N( X, m) t1 v" z
Grade III是持續性疼痛(休息疼痛,夜間疼痛)
* J' o5 ]1 r1 u3 p5.39.217.77:8898
Grade IV則是潰爛壞死。
( F3 F( b* p0 ~0 J c) ]" S公仔箱論壇
) {# e( e& M- P2 P' _0 ]5.39.217.77:8898
目前醫學治療方式為控制危險因子,舉凡:服用阿斯匹靈、糖尿病控制、高血脂及高血壓控制、嚴格禁煙、適度運動、規律生活作息。若進展到嚴重情形,需要考慮接受『氣球擴張術』(PTA)或『動脈繞道手術』(bypass surgery)的治療。
1 v) d2 f) B' Y9 Y/ z, a5 n
5.39.217.77:8898+ ?" `& U, R" ^7 J6 _8 X
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在中醫範疇裡屬於「脫疽」、「脈痹」、「蛀節疔」、「冷疔」等,由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動脈粥狀硬化症發展而成。在中醫觀點裡病機是本虛標實證,有一句話說:久病必虛、久病必瘀。這些慢性疾病長期下來導致病患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體質,因正氣虛引發許多內生的病理產物,如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素問‧舉痛論》裡有提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 F. ]8 {& V" p! m! y8 `. ]8 _
5.39.217.77:88987 t. p% t1 X& m
中醫觀察本虛造成氣血瘀滯、毒瘀互結,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再搭配益氣養陰、散寒解毒、利濕等方法。若是下肢局部紅腫熱痛甚,甚則潰瘍、疼痛甚,屬於邪盛之證。治則是清熱解毒、瘀阻脈絡,用忍冬疼、蒲公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物。
2 B. o$ }/ f4 G; E! D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4 Q, ], @2 }5 Y. ]' m K) L
若是四肢冰冷、皮膚蒼白,脈搏漸弱,屬於脾腎兩虛,寒濕凝滯之證,治則用溫補脾腎,祛寒通絡,藥物選用黃耆、茯苓、附子、桂枝等溫陽通絡藥物。
$ Q5 W$ R6 `7 c( c7 V/ htvb now,tvbnow,bttvb
G1 i A0 ]5 Z. B: C% t H5 C5.39.217.77:8898
若是面色暗沉,容易口乾,手腳心煩熱等症狀,屬於氣陰虧損、毒瘀互結之證,治則為益氣養陰,解毒通瘀,藥物選用黃耆、玄參、生地黃、石斛等。臨床治療需搭配西醫治療,調養約3個月的時間並觀察治療效果,隨時調整藥物。
, m" @9 O+ @7 b# [5 L& _0 d3 W
$ i( T8 b7 \2 C# d0 [
中醫強調生活起居調理,預防勝於治療,平時要透過合適強度的運動,特別是針對下肢的
活動
,如健走、太極拳等活動等,不僅可減少跌倒、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減緩氣滯血瘀,甚則減少週邊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發生。所謂「要活就要動」,關心家裡長輩的生活起居,適當的飲食調理與活動,做好心血管的保護。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