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電/2016年6月的英國脫歐公投和12月的意大利修憲公投,2016年11月的特朗普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2017年差點又飛出一只“黑天鵝”的法國大選,以及彌漫著政治不確定性的即將到來的德國大選,是當代西方國家政治舞台上引人矚目的景象。在這種看似“民主輕喜劇”的喧囂背後,是當代西方政黨政治面臨的嚴峻挑戰。可以說,當代西方政黨政治正陷入內源性危機,這種危機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 Q, C. [1 f. Q! o8 T0 c c
3 K" {" L* K+ e) z- N; k; L
主流政黨政策選擇供給的危機。這種危機顯然是歐盟國家中主流政黨所面臨的共同困境。總體而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尤其是伴隨1993年歐盟成立以來的“更緊密歐洲”建設,涵蓋28個成員國的歐盟統一市場和管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這意味著歐盟市場已經是一個均質化或自由流動性很強的統一性市場,而歐盟政體也已經是一個管治權限(尤其是在經濟領域)較集中的(准)超國家政府。在這一趨勢作用下,歐盟成員國中即便是像法國這樣的核心大國,也已經很難獨立制定實施自己的經濟政策,哪怕是在最近幾年歐洲金融與債務形勢處於嚴重危機的極端情形下。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中的主流政黨,其實已經無法做到根據本國實際提出既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又不違背歐盟財政規則、同時還代表自己政治支持者利益要求的政策主張。其結果必然是,作為最可能組閣執政的主流政黨,它們的政治主張、政策主張變得日漸趨近,失去了提供不同政策選擇的政黨政治功能。除了歐洲,美國政黨政治似乎也遭遇了這樣一種困境。在如何正確回應當代美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傳統中產階層裂變和解體、貧困群體類型與數量急劇擴張這一問題上,連續執政兩屆的奧巴馬政府和民主黨、剛剛上台執政的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從根本上說都不能提出正確的政治主張、提供適當的政策選擇。 & F) f& F" u: r! O; g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