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內地] 中國空間生命科學載荷搭乘“龍”飛船衝天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7-6-6 08:05 AM     標題: 中國空間生命科學載荷搭乘“龍”飛船衝天

6月5日電/卡納維拉爾角悶熱的初夏傍晚,強烈火光炸開雲層。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B5 l  u0 l5 [
5.39.217.77:88982 V/ v8 f' X6 A; g( x. \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火箭又一次騰空而起,於美國東部時間3日下午5時07分(北京時間4日上午5時07分),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39A發射台將“龍”飛船送往國際空間站。 , [% D% g2 Z) s! w. m
- H- `1 A7 I8 t( d7 e& u
  不同以往,此次飛船的“乘客”中,有一位中國“客人”。美國航天局發言人凱瑟琳·漢布爾頓證實,由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獨立設計的一個實驗項目搭乘“龍”飛船上天。這個項目名為“空間環境下在PCR反應中DNA錯配規律研究的科學載荷”,旨在研究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對抗體編碼基因的突變影響。 tvb now,tvbnow,bttvb' a) P) C9 H- P

/ e+ b5 H/ Q/ H# J+ P7 w公仔箱論壇  這一創舉,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科學實驗將首次登入國際空間站,也標誌著中美空間科學合作取得突破。“我們以科學的名義,將中國自主設計和研製的實驗第一次送去國際空間站,中國科學家做的是純粹的科學實驗,成果將造福全人類。”鄧玉林說。 # n# @5 O" Q" l/ c% `
tvb now,tvbnow,bttvb) I' M  Z$ H+ N9 ?7 f
  研究 + i% Z+ Z+ M2 ^: ?( S/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A# g9 k( [7 H
  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對抗體編碼基因的突變影響
# I' s0 M7 q4 ~/ A
% P/ S) T" e' L; x7 [& ^' X4 }  據介紹,在空間飛行過程中航天員將面臨多種健康威脅,其中空間輻射和微重力是導致航天員生理功能失調的重要因素,重離子是空間帶電粒子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離子輻射可導致多種DNA損傷和基因突變。空間微重力環境可導致多種細胞生理學功能失衡,如細胞骨架重塑、DNA修飾及發生異常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等等。本次研究就是從關注航天員生命健康切入,延展到空間環境影響微(分子)進化的探索。
, C4 H9 M6 Y0 a% r. y. C& |: @
0 N/ N  _- [& \  “此次載荷是採用微流控PCR儀,對抗體DNA片段進行在軌飛行狀態下的基因擴增,來模擬人類生命的延續與發展。在空間飛行結束後,分析基因突變規律,進而探討空間輻射及微重力環境下的基因誘變機理。”團隊主要成員、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李曉瓊介紹。
* B2 E$ a- v) ~" z. D! A! ?
# ]: S0 `7 c+ ?( j1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本次升空的空間生命科學載荷,由鄧玉林團隊自主創新研製,是繼該團隊所研製的載荷在2011年神舟八號搭載、2016年長征七號首飛搭載以及2017年天舟一號搭載之後的又一次“太空之旅”。
4 N" ~7 Q9 [" n+ S9 }+ W3 x/ ~0 r2 u公仔箱論壇
* E+ B/ j7 r( H) K5.39.217.77:8898  在神舟八號載荷實驗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了一些令人吃驚的現象。“當時,我們帶了幾種不同類型的基因上去進行擴增,但當載荷返回地面進行測定時,我們發現幾種基因有很大的差別,代表神經、代謝系統功能的基因變化很少,而代表反應免疫的基因變化卻很多。”鄧玉林說。 5.39.217.77:8898  U. z" l+ K; J$ u% x
5.39.217.77:8898- g" S) S  O* H, J4 h
  研究團隊推斷,空間環境之於基因突變可能與生物分子進化有著重要的聯繫。鄧玉林團隊提出大膽設想,即將抗體編碼基因片段作為研究空間環境對分子進化影響的模型,並由此設計、研製了此次空間實驗。依照計劃,該實驗載荷將被帶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實驗艙,由美國宇航員進行兩次實驗。載荷預計於7月回收,實驗數據將傳回北京理工大學。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