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距離美感的消失公仔箱論壇5 H& P8 Z0 x X _3 k& x: f
1 k8 P- B. d5 a9 n
從前若要說到「愛國人士」典型,我們可能會想起霍英東先生;以後的年輕人如果要舉出「愛國人士」的代表,他們會不會說是向華強的夫人陳嵐呢?tvb now,tvbnow,bttvb2 W# K9 c8 }2 j" Z& b
# y. X4 o$ ?) g1 h( Q( R- `3 J公仔箱論壇這種觀感問題,也許在許多掌權者的眼中無足輕重,覺得那是微枝末節,比不上管治問題重要。然而觀感真的不重要嗎?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回歸以來歷次民調所示的市民態度之變是很有意思的,從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大於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到現在的兩者同步下滑,這就是觀感的變化。在董建華先生與曾蔭權先生出任特首的年代,市民不滿政府施政,對特區的信任不足,固然或是所謂「深層次問題」的折射,反映了管治基礎的缺陷以及政權認受性的薄弱。但為甚麼不少市民會覺得遠在北京的中央政府要比和我們同聲同氣的香港政府班子更可靠呢?中央政府既不需要港人的民意授權,也不直接管治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人憑甚麼要相信它多於特區政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9 M: I( ]/ z$ @" Q(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3 u7 C0 m* O2 G c
是因為那時候有關大陸的「負面新聞」比較少嗎?大家看不到中央政府治下,神州遍地缺漏?看不見官場腐敗,百病叢生?肯定不是。那時候香港媒體的自我審查遠不如今日嚴重,好幾家重要的傳統新聞機構也都還沒有赤裸歸邊。那為甚麼在「愛國愛港」媒體的數量和力量不像今天這麼盛大,在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要比現在更多的時候,很多香港人反而會覺得中央政府比較可信呢?tvb now,tvbnow,bttvb" o. H* j" s4 r$ v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