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旅遊景點] 融冰之爭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7-4-18 05:45 AM     標題: 融冰之爭

還未到炎夏,香港的氣溫已接近30度,在1987至2016年間,本港氣溫每10年便上升0.15度。因為人類工業化,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及一氧化碳的濃度,已超過八十萬年來的紀錄,對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也造成傷害。當海洋和陸地吸收更多熱力,不僅地球會愈來愈熱,亦令北極更多海冰和冰川融化。( u  p  h! y# N. W( j
在杳無人煙的北極,廣闊的冰海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冰」這個生命之源滋養了無數物種,包括人類,而且海面結冰對於調節世界氣候非常重要。北極研究專家David Barber指出:「我們的地球因為擁有海洋而叫做『藍地球』,例如大西洋和太平洋,將赤道的熱力帶到南北兩極,當水冷卻下沉之後,便會回歸赤道,不過隨着北極暖化,海洋不能再冷卻,失去的冰會愈多。」其實不只是海洋和陸地,聯繫着整個北極的永久凍土,隨着暖空氣深入地底令融冰情況加劇,在短短數年間,永久凍土融化令到海岸線極速侵蝕,建在凍土之上的房屋,因為地陷而突然倒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c& B/ `4 u9 Q'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r% R$ k& E+ W5 P* y' z


1 Q: z1 p9 r& i2 W1 ~. c9 W* L公仔箱論壇
# }& @1 \8 l2 T( V公仔箱論壇
1 ?8 `& m; z. R5.39.217.77:8898極地駐軍tvb now,tvbnow,bttvb$ ?7 o- d2 d6 U
在過去三十年, 北極已有六成冰融化,預計在2030年至2050年,夏天將破天荒沒有冰,若全球污染持續,冰川將會在本世紀消失。有科學家更預測,未來二十年將有六成北極熊消失。; O, {& |; v: A$ U% k
全球現在致力拯救北極生態環境,所謂有危便有機,融冰亦引發北極圈多個國家及大公司爭奪海底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他們更在極地駐軍宣示主權。最近中國礦業公司亦加入戰團,計劃在格陵蘭購買一個廢棄的海軍基地,卻遭到丹麥政府以國防安全理由拒絕出售。而Simon Reeve也在北極地區的摩爾曼斯克,發現了一個絕密的軍事基地。這個已被廢棄的軍事基地,屬於前蘇聯的軍備倉庫,裏面有個核導彈地堡,為當時在附近海域的潛艇艦隊提供補給。! W( q* I7 R* |' [8 F7 T
虎視眈眈
5 K. Z6 V7 m' P1 k2 e9 Ptvb now,tvbnow,bttvb其實俄羅斯的北極地區,在二十多年前禁止西方人進入,其中最大的城市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的首府,在冷戰開始時已有支強大軍隊駐守,守護着東西方重要的邊界。現時摩爾曼斯克州市區有30萬人口居住,這個海港得天獨厚,因為墨西哥灣的暖流而令海水不會結冰,雖然一年當中有40天一片漆黑,但在12月至翌年2月,很大機會可以欣賞到絢麗多彩的北極光。
) n5 w4 |+ D) F- j- a' Jtvb now,tvbnow,bttvb各國爭相奪取北極天然資源,以俄羅斯想擁有和征服北極的野心最大,不但在北極泊着數十艘破冰船,又興建北海航線這條亞太地區通往歐洲的最短航道。俄羅斯在十年前已在北冰洋海底宣示主權,近年更積極在北冰洋開發海運通道,因為海冰減少反而有不少商業機遇。
) W  C: ?* u: H- q"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x0 D% u" ~: G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2 J5 F. @$ w7 T$ e5 u" Z, ^

) N, t  ^9 x% etvb now,tvbnow,bttvb
; O+ Z$ X$ V+ Q# g: J! ^最後土著" N! }; A/ P3 _; W
北極地區的新市鎮興起,天然資源被大量開採,看似為北極地區帶來生機與希望,但新基建往往影響原住民數千年的傳統生活文化。同樣位處北極圈,歐洲最大土著族群之一的薩米人和摩爾曼斯克居民一樣,要面對極夜及攝氏零下40度的嚴寒環境。薩米人散居於瑞典、芬蘭、挪威及俄羅斯科拉半島,而在瑞典大約有兩萬名薩米人,他們放牧的馴鹿就有約二十多萬隻。基建道路和鐵路都會干擾馴鹿的遷徙路線,在瑞典的基律納小鎮,早在十六世紀就開發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鐵礦井,本世紀又加速開採天然資源,影響牧人與馴鹿在大自然的生活 。
5 f9 o. A8 i$ _$ I一個長年受壓迫和被殖民的遊牧民族,加上氣候變化、不平等待遇、傳統瀕危等,仍然有人堅持保育薩米文化與語言,堅持要放牧馴鹿。其他地區亦對保育薩米文化不遺餘力,例如芬蘭設立薩尤斯薩米人文化中心、挪威有薩米廣播電台等,薩米原住民都竭盡所能地傳承「歐洲最後的土著」的歷史文化。tvb now,tvbnow,bttvb" p8 A8 x+ d1 C: c
公仔箱論壇# u, v7 ?5 Z6 r$ d  J

9 y- R) x! R& x0 X9 }
tvb now,tvbnow,bttvb, o1 b- ?+ u2 _) E+ R! L
/ N2 @) Y. ?+ M3 ]' l

. z& B% G$ D+ P' A5 |, \公仔箱論壇
+ f+ J" i) x, X: h5.39.217.77:88985.39.217.77:88981 G) l2 F" g" v$ x% F
公仔箱論壇% U7 m1 f6 S1 c: U" e  D1 {9 B
& h; C0 I" v" F1 U  A1 {

3 @, i! |) @6 k% ?公仔箱論壇- F! D& ~' @  b
tvb now,tvbnow,bttvb+ v  g% H& l' @$ s
公仔箱論壇3 A& @+ {1 I- a
- Y) A1 v! i. b5 @( K( U* m
5 g3 c* o$ G) e9 D$ b

3 t9 ]/ N0 z  T+ `4 C# V3 L; P5 y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a# H9 Z9 f  y& d; Z9 o' ^! n

, [, S) [7 o6 Ctvb now,tvbnow,bttvb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