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電/在25日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結束後,一場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的大型專題會議旋即舉行。與會嘉賓各抒真知灼見,碰撞思想火花,向世界呈現了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思考和主張。 6 s- p5 u! G+ l( k* t-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r* A$ h& j. ^/ a3 @5 X
新加坡前總理、現榮譽國務咨政吳作棟說,由於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好處非常明顯,因此新興經濟體大力倡導自由貿易和開放經濟。其實,全球化的過程當中,只有贏家,沒有輸家,大家實際上都是全球化受益者,只是受益程度不同。 4 a) K* N' a* q M, m7 z B * `- S. E e: F8 t7 @7 N" j5.39.217.77:8898 吳作棟認為,在政治層面上,領導人必須正確處理全球化及其給本國人民帶來的影響。如今,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廣泛布局,而不再像過去那樣,由單個國家生產一切。以美國為例,汽車行業的就業機會因為全球化而轉移到了韓國、日本、墨西哥等國家,這種基於全球化的就業轉移影響了很多領導人對於國內政策的調整。因此,一些人把注意力放在全球化的消極面上,想要進行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但客觀上,全球化不可能被阻止,技術發展和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也不可能被阻止。當然,全球化的負面因素必須得到有效治理。一方面,要讓那些在全球化中處於落後地位的國家能夠迎頭趕上;另一方面,各國要加強勞動力培訓,這樣可以在國內創造新的就業。 % \4 r' Y, S# b: @: g/ F! a' @
5 a( r+ J$ I5 H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對於當前反全球化聲音在國際上抬頭,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認為,這並不是普遍現象。他說,歐洲存在一些對全球化的質疑聲音,但歐洲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地區之一,歐洲的貿易占到全球30%,GDP占世界22%。儘管歐洲的開放政策受到一些質疑,但荷蘭、希臘等很多歐洲國家舉行的民調都顯示,從歐洲總體上看,歐洲民眾非常認同全球化。我們堅持認為,民族主義、保護主義等故步自封的思潮和主張,只會引發重大的政治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X% ?, F+ R" N, y4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