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t o) @; N7 U公仔箱論壇 : ?0 l# Q" Y F- {2 O, o( ~/ n3 s' G
如果長者跌倒後疼痛,數天不退或有大面積瘀傷,必須盡快求醫,及早接受治療。當然,最好還是做足預防工夫,避免骨質流失過多及小心跌倒,便可避免日後的後遺症。如前文所述,攝取維他命D及鈣質均可令骨骼健康;雖然中老年人多飲牛奶已經不可增加骨質,但有助減慢流失速度。另一方面,經常臥床令骨骼缺乏負重鍛煉,因此,即使是老人,亦應有適量的負重運動。簡單如在平地走路已經是很好的負重運動。行山對膝部及髖關節帶來負荷,並不建議已有勞損或退化的人士進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 L' x" Z4 O0 w3 N2 y: Y 藥物刺激骨質生長tvb now,tvbnow,bttvb' V; m: m. n) s4 E! k( N0 y! ?
另外,世界衞生組織(WHO)建議,如果骨質密度(BMD)的評分是-2.5,即低於同齡人士,便可服用藥物來調校骨質的新陳代謝。我們每天都有新骨骼生長,舊骨骼被身體吸收,傳統的抗骨質疏鬆藥物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可讓身體不再吸收舊骨骼,以保持骨質數量。不過,藥物可引致胃痛或食道發炎,或是較罕見的顎骨骨枯(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ONJ)。此外,在使用雙磷酸鹽藥物一段時間後,患者又會增加骨折風險,所以現時的指引是在使用雙磷酸鹽藥物5年後,便要暫停一段時間,檢查骨質後再決定接下來的治療。5.39.217.77:8898! c5 B1 Z7 x3 }) w. g' r
另一種抗骨質疏鬆藥物是副甲狀腺激素(Teriparatide),其機理是刺激骨質生長,不過藥物可增加細胞活動,有動物研究指或會誘發骨癌,但暫時未有研究證實是否會發生在人類身上,患者宜向醫生查詢個人的用藥風險。% F0 ?( U9 l& l# X+ ^- b" i
如果是骨折風險較高的長者,除了服用藥物,亦可進行非入侵性的高頻率低振幅振動治療,只須站在高頻低幅互動負重運動儀即可,每次20分鐘,每周3天,已有治療效果。儀器可同時提升肌肉功能及強化骨骼,令長者減少跌倒及骨折的風險。此外,平日亦可穿着髖關節保護墊,這是一條兩側有保護墊的內褲,跌倒時可緩衝對髖關節的撞擊力,為長者帶來保護。 % Z# E5 P. f8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