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大陸外長王毅昨天形容“中美關係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平穩過渡和發展”,還說美國的“蒂勒森國務卿是一個願意傾聽的人,也是一個可以深度溝通的人。”王毅所言意味著中美正重新修好,去年12月2日發生的“特蔡通話”風波將成過去,中美逐步回歸現實主義路線。tvb now,tvbnow,bttvb* ?" [3 I) g e& i8 t, d
: |. d) H/ x- R' ?- j( g9 U9 B 中美能夠重新修好,主因是特朗普在與習近平通話時重申支持美國長久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經過一輪較量,特朗普終於發覺“台灣牌”燙手,不能隨心所欲,亂打一通。台灣問題不應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障礙,特朗普應清楚明白了。* o" \( ?/ V% M( ~) w5 f( L: U
公仔箱論壇. o x0 F0 g, d: n8 H" K
中美重新修好,帶出的另一個問題是,台灣如何自處?還繼續“聯美抗大陸”?台灣前路何處走?此刻的民進黨政府或者會茫然慌亂、不知所措。台灣“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昨天稱,兩岸“宜和,不宜鬥,也不宜拖”,時間拖長,台灣軍事、經濟實力會更差,屆時再談“和”便是“求和”,對台灣更糟。蘇起之言,值得台灣主政者深思。6 p2 ^: f) t$ i# s
$ T" ^5 p O, _2 u9 h, E$ Ftvb now,tvbnow,bttvb 台灣媒體昨天引述大陸學者稱,中美領導人會晤不用等7月G20峰會,將會比較早實現;而關切台灣安全的華府學者近日透露,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希望穩定特朗普上任後的中美關係,正在推動中美簽署第四公報。相關消息均未得到證實,但也非空穴來風,中美兩國仍處在“討價還價”之中。1 Q. \% y; H. P( T* 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