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從來不是鐵板一塊,不單陣營內分為大小政黨、民間團體與政團,由2010年開始,還因着不同的民主運動策略,分為激進派和溫和派。在雨傘運動之後,隨着本土思潮興起,反對力量更分為傳統民主派、自決派和港獨派。民主的精粹就是多元,民主陣營內有不同想法,那是正常不過的。公仔箱論壇# ]9 C* E, C6 R$ G& v
; d l, Z4 v6 D0 i+ V5 }( x3 N) e公仔箱論壇策略不同 非棄原則5.39.217.77:8898/ E3 o$ V5 M* b5 k
9 }, E5 f; {. ]4 L公仔箱論壇在今屆特首選舉,民主派破紀錄在選委會取得300多席,又再因應不同原則思考和策略盤算,分為「原則派」和「策略派」。按現在的理解,「原則派」是會堅守反對「八三一」的立場,故不會提名或投票支持建制派或未能符合「八三一」要求的候選人,寧投白票。 4 a# \" I& Z" y- e, E% ^. v% T& p0 e% m; ^6 d! |$ w, a
「策略派」則是從「ABC」所發展出來,就是要防止梁振英及其同類當上特首,即使要投票給一名非民主派甚至建制派人士,也不會投白票。 6 A, E. L$ x7 m: e- V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5 J6 _! ^, s2 R公仔箱論壇有人看到民主派又再次分為「原則派」和「策略派」,怕又會像以前一樣,因大家有不同短期目標、接收到不同資訊、不同政治判斷,結果雙方變得壁壘分明,甚至互相攻訐,內耗力量,再令人對民主派失望。不過,只要明白民主的精粹是多元,那就不用太着眼於不同派別的分歧,其實大家之間的共通是更多的。 " f6 t# H7 _) T, ?7 S' G$ Q & }2 V8 a* W! y: A3 w; f/ P G9 z5.39.217.77:8898我看「原則派」與「策略派」的描述其實是不準確的,因所謂的「原則派」其實不是不講策略,而所謂的「策略派」更不是放棄原則。「原則派」希望透過收集公民提名去凝聚最多的民意,收集起碼38000名市民的支持,推一位民主派候選人進入特首選戰,策略是要製造政治壓力給其他建制派候選人,令他們起碼要較正面地回應民主派一直所追求的真普選。「原則派」也知道民主派選委最終未必會投票給民主派候選人,因此這做法的策略考慮是明顯的。公仔箱論壇1 Y8 m L7 \9 x! T; R4 c, 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