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a1 R7 ~& M; e+ q- b1 e 當克林頓政府於1994年檢討對台政策時,台灣其實曾試圖說服當時的美國國會,小幅度修改“台灣關係法”,強化美台關係。最後,克林頓政府沒有動到“台灣關係法”條文,但藉“對台政策檢討報告”,增加美台官員互動。當時美方官員不修法的理由之一,是倘若“台灣關係法”能更動,那結果是否能依循台灣期待的方向走,就無法預料了。 5.39.217.77:8898! g+ p! J* s) N4 b: G2 u
8 [$ j' W& _( L- u+ a
事後證明,台灣原先駐美辦事處得以更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美國也允許經濟及技術官員來台訪問,也願意在華府官署外與台外交官會晤,甚至也批准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進“外交部”洽公。 5.39.217.77:88984 u) ^6 Q$ g, w) c/ U
公仔箱論壇2 {$ x0 z! @# v3 D/ }( e1 C
再經過多年努力之後,沈呂巡成為中美斷交後,第一位台駐美代表得以進入國務院,與美方官員舉行正式會談。這些都是雙方長期培養的共識,也是對彼此的信任。而不是大剌剌地敲鑼打鼓、大肆張揚,不僅造成美方困擾,也傷害台灣與美國的工作默契。 6 g) @5 A# n- p& `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2 u3 _' t3 i# ?- q6 I
誠如熟悉台海事務的多位美國學者所言,挑戰“一中政策”無異於玩火,從而增加美國與中國大陸發生摩擦的風險,因中共絕不可能從這個核心利益讓步。 5 C+ j2 S! r6 v8 n( M9 @8 {
1 g: U% B& V3 R+ ~& F! P1 q
如果說,民進黨政府以為靠佛納“不會出賣台灣”一席話就安心,倒不如好好思考台灣未來應走的方向,究竟是有心改善兩岸關係,還是想隔岸觀虎鬥,來個漁翁得利? - e* M |, n6 T1 k ~, `( K9 B
9 ^' Q, s" g. u- Q 在當前的國際環境及兩岸關係對峙的情況之下,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強相爭,台灣很難置身事外,端賴華府與北京較勁結果而定。以特朗普的生意人性格,難保不會以台灣為籌碼,作為與中共談判的利益交換。倘若台灣要自保,至少要讓特朗普政府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遠高於美國能獲取的利益,而這正是台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正面貢獻。 7 t2 M; t- y M) `9 X ) z. s4 q# f9 e" v2 s5 L 蔡政府不應以與特朗普團隊維持友誼關係而自滿。既然不願接受“九二共識”,就該尋求儘速恢復兩岸互信及互動的新模式,避免台灣在美國及中國大陸對抗中,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否則屆時後果將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