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v N X& w( J& {9 jtvb now,tvbnow,bttvb 當台灣自願火線化後,兩岸關係急速惡化是必然結果,大陸近來在台灣附近海域、空域頻繁甚至“常態化”巡弋,雖然,蔡政府以忍為先,可謂“頭痛醫頭”式的正確,但在馬政府時期,這樣的頭痛根本不會發生,為什麼?馬政府雖然親美友日,但並不把自己定位為美、日的戰略芻狗,陸方可以視為一種不具威脅的“外交姿態”,但蔡英文配合美、日牽制陸方的意圖,對陸方來說就成為志在沛公的“項莊舞劍”。 2 M3 z, S( u+ U, W9 e% ~' C
5.39.217.77:88982 p5 `* ] D3 d
日本對台窗口改名對台灣人民來說,只是一種“虛名”式的友善,多半民眾無感,蔡英文不該沉溺在空幻的虛榮中。“沒有實力的善意”是軟弱,台灣國力雖小,但過去8年能維持陸、美、日三邊平衡,是因為過去馬政府不偏於一的等距定位,等距定位為台灣創造出另一種實力,不但確保了台灣的安全,反而贏得日本的尊重,因而有《台日漁業協議》的讓步,這樣的外交藝術,蔡英文該學習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