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中時:放任股市萎縮 新政府在窮台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9-24 07:59 AM
標題:
中時:放任股市萎縮 新政府在窮台
一段時間以來,台股成交量能持續萎縮,百檔以上股票每日成交量不到10張,將近千檔上下波幅在1%以內。對照寶可夢抓寶熱潮的喪屍人群,台股可用殭屍橫行形容慘狀。水清無魚,股民及證券從業相關人員哀號遍野,證券市場提供上市櫃企業籌融資功能也大幅縮減。
tvb now,tvbnow,bttvb7 h& M4 }: v) ^; T" j
5.39.217.77:88984 f( O* f8 o) @1 y6 B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根據證交所統計,上半年台股日均量僅剩712億元,不僅較2015年922億元大幅縮水210億元,甚至比證所稅引發台股風暴的2013年日均量769億元還低。券商莫不憂心忡忡,800億是業者的損益平衡點,712億意味券商基本上是虧本經營。顯然台股市場正面臨極大危機,根本問題在成交量能萎縮。
* S! n5 ?2 `& y; r2 }
tvb now,tvbnow,bttvb% C# { v/ _- M; u) _$ r6 A1 H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萎縮並非最近才出現。近5年來台股除了2012年2月及2014年7月曾出現日均量大於千億的量能外,剩下的月分日均量全部低於千億。量能的萎縮除讓企業不易籌資外,因此形成的低本益比環境,也讓台股優質企業暴露在外資併購的高度風險下。6月荷商艾司摩爾(ASML)就以新台幣1000億元全額收購股後漢微科,在台股下市。不是說被外資併購不好,但優質企業全部被買走成為外資企業後,台股最後還剩下什麼?劣幣驅逐良幣、缺乏優質企業的股票市場是我們想要的嗎?這是一個非常嚴肅且必須認真看待的問題。
; [$ ^0 m! h, K, Y6 U: j) S2 O. d' otvb now,tvbnow,bttvb
! {: C3 t5 d$ x) I" J
台股量能急凍,除了本身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外,短期的稅制因素,如早先的證所稅及現存的股利所得可扣抵稅額減半及納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等,都是朝向不利證券市場發展的方向實施,逼使島內大戶及中實戶紛紛出走,形成資金嚴重外流現象。史上最長的連續24季金融帳淨流出,剛好驗證近5年來台股量能持續萎縮的事實。島內複委託金額頻創新高,也坐實這個推論。
1 C8 h- n7 i1 i
3 p! y7 T1 [! Z4 F9 U7 i
根據券商公會統計,2015年島內證券商複委託買賣海外有價證券總成交金額達新台幣1.7兆元,較2014年成長1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香港及中國大陸複委託金額加總高達4065億元,僅次於美國及盧森堡,比重接近1/4。值得留意的是,受到滬港通帶動,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複委託成交金額增幅分別為871.5億元及515.36億元,高居第1及第3。這似乎意味著這些把錢從島內搬到海外的大戶,投資重心不再局限於歐美市場,而是開始轉向中國及與中國高度連動的香港市場。
! w/ T; K$ h/ {; r. C" B5.39.217.77:8898
tvb now,tvbnow,bttvb0 {) H+ }$ G, Z9 U
錢四腳,人兩腳,市場趨勢往往走在政策前端。看著這樣的趨勢,去年曾銘宗還在“金管會主委”位置時,一度鬆口啟動台港通的前期準備工作,目的是藉由台港股市更緊密的結合,提振台股成交量能及國際能見度,長期則是朝向台滬通方向發展。只是,隨著政黨輪替,台港通就如同服貿及貨貿一樣,一旦牽涉到兩岸協議,就會被鎖進冰櫃,難見天日。相較之下,台星通在新南向政策這個大旗庇蔭下,今年6月底開始單向開通,而台日通早在去年9月就在政治正確導引下正式開通,但兩者都未對台灣資本市場產生實質效益。
+ ^$ f/ {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y1 }" y* q4 w/ O7 q5 p
台股是一個淺碟子市場,胃納量不大,想要吸引具有潛力的外國企業來台掛牌上市,難度極高。但台灣有很多優質企業,可以營造更好的籌資環境,讓優質企業願意留下來打拚,維繫市場動能,這或許是首要之急。進一步,政府更要思考如何在既有基礎下,擴大市場規模。開放“中國大媽”來台投資,是個不錯又新奇的想法,只是投資標的設限在基金及ETF上,對台股幫助有限。更何況現在陸客連來都不來了,資金活水又怎麼會進來呢?再好的想法,若是欠缺配套與執行力,終究還是空中樓閣而已。
. x2 C" |& t' F( Y
( s% W3 @7 z/ v% o- A公仔箱論壇
稅制及法規的鬆綁確實很重要,但還是不夠,真正關鍵在於能否引資回流,台港通、甚至台滬通是可嘗試的方向。從大陸與香港地區複委託金額快速增加,可以看出島內投資人對於陸股及港股具有高度興趣,為何不透過台港通或台滬通把這些資金引回台灣呢?特別是透過複委託讓海外券商賺取台灣投資人的手續費及管理費,倒不如由島內券商自己賺。而且台股、陸股及港股彼此之間的掛牌企業,存在高度互補性,也讓投資人選擇可以更加多樣,互聯互通的效果一定大於台星通及台日通。
# X0 l9 p$ z+ B) c5 j" h公仔箱論壇
. i3 c& I2 F. s; l4 w( L
為政治正確而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新政府是自己在窮台。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