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如何理解中醫辨證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6-9-9 06:31 AM
標題:
如何理解中醫辨證
相信不少人都對中醫師的講解似懂非懂,對於醫師來說,解釋肝腎陰虛、肝氣犯脾、太陽經證等,求診者通常都聽不明白。
" `: F; a- Z3 O+ v4 d( y/ N2 h: Y0 g
4 g# ?5 ^, t0 P7 e" n0 l公仔箱論壇
若把這些「專業字詞」變得簡單易明,除方便醫師跟病人、西醫或研究團隊等互相理解,也能使中醫及整體的醫療發展更進一步。診斷時點出病的位置(病位)、病的性質(病性)和病的趨勢 (病勢),用這種闡述方法,相對地符合普遍人的理解,不失中醫的辨證精髓。
tvb now,tvbnow,bttvb# u' d: N: I; Y6 ~
" i$ N. ~, C! o+ e
筆者在臨床時多數和病人以病位、病性去解釋其發病的原因、現況、治療方案等,較易明白。如病者的症候屬於肝腎陰虛,病者覺得是肝和腎出現問題,但不明白這四字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公仔箱論壇6 H$ X6 C+ w) b/ j( s" T
1 o) M( c B/ A8 i2 G. ?
然而中醫描述的肝和腎並不等同於解剖學上的肝臟和腎臟。肝腎陰虛是指肝和腎兩個臟腑(病位)因陰液的不足(病性),不能滋養陰份而引起水分相對地少、火相對地多了的現象。
' k: w+ L. k; a. m& h0 B8 o7 s2 y5.39.217.77:8898
3 y) K; ^( t6 d( \, v7 W*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如果醫師表達為病位在肝(多見胸脇少腹脹痛、煩躁易怒、頭暈脹痛)、腎(多見腰膝痠軟、耳鳴耳聾、髪白早衰),病性是陰虛(口咽乾燥、皮膚乾、小便短少、大便乾或便秘、顴紅)、內火(身熱、尿少色黃、潮熱汗出、舌紅少苔),就好比煲一鍋水,水少了(陰虛),很快便會燒乾,鍋變得過熱,甚至燶或者着火(內火)。這些表現都是因為水不足以滋養,而體內的火相對地比水多而引起虛火的症狀表現。
3 S( ~$ f; } Q! \$ h+ f7 S5.39.217.77:8898
, V9 L+ ~! Z- ]- T( k
所謂陰陽平衡就是水火之間的比例不多不少;身體的水多了便會水腫;水少了便會乾燥;身體的火多了會熱、中暑;火少了不夠暖和,手腳冰凍。不多不少,中醫者,中庸之道也。
9 l# b( |! C l% u7 i" B# n8 _4 y公仔箱論壇
$ }' a S5 W S9 l2 { A6 Z" u8 S
在某醫學展覽上,筆者利用這樣的方法解釋了「脾虛濕困」這個詞彙給一個非中醫的義工同事,當中的病位就是脾,病性有氣虛、濕,該同事覺得這種方法更易明白所含的中醫元素是什麼。
8 G7 D! q7 `% }- \" X* o3 r4 B
1 j( B7 F( g# o- R- p# E' Q. l
情況好像天氣潮濕時抽濕機壞了(氣虛),整間屋變得潮濕(濕),整個人都變得又悶又無精神;表現為飽飽滯滯、胃口差、身體沉重、大便溏、口黏、舌淡胖。
+ G5 w3 {0 R& d- o3 A1 ` X! |
7 }2 ?* f% v8 x. W3 M
脾虛濕困指的就是因為(病位)脾(與消化吸收、水液運化有關)的氣不足夠(病性),化濕困難,於是就積了濕在身體裏面(病性),變成有氣虛(臟腑機能不足、疲倦乏力、無胃口)和濕(多見為體倦身重、口不渴、大便黏、舌淡胖、病經常纏綿難除)同時出現的狀態。
5 K" U- z5 }' m; I
5.39.217.77:88985 H" J- `: N: c; `' |& Y1 }
所以如果在溝通的時候,簡單解釋是脾(病位)、氣虛、濕(病性),便更加清楚病變的位置和性質。這就是溝通的目的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