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身體檢查非消費品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6-8-2 11:12 AM     標題: 身體檢查非消費品

較早前消費者委員會刊物《選擇》月刊刊登有關選擇身體檢查報道,當中有數點很有討論價值,希望藉此讓大家對身體檢查有更多深入的認識。
7 d/ ]- X9 S* O% U6 k2 y8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y' v% q4 {" c) }7 P* \
首先,外表看似健康的市民應否每年做身體檢查?答案絕對是應該。打個比喻,私家車行駛6年後,每年都需要驗車才可繼續在馬路上行駛;而中年人已經活了三十多年或以上, 怎會不需要年年驗身呢?那麼又需要作什麼檢查,才可以繼續有健康的身體?3 t! P+ B  o$ Y" T, C, R; S

, U, l6 h% }5 b1 r# ~2 w* _6 M. B' i公仔箱論壇根據最新一期《選擇》月刊報道,若沒有醫生解讀驗身報告,很多檢查套餐是不應該做,當中包括「全血像」、「紅血球沉降率」、「X光檢查」、「靜態或運動心電圖」等等。我每天也為病人安排以上檢查,透過每項檢查,才能於數百計外表似健康的市民中,發現不同隱疾。究竟報道的內容與筆者的見解誰是誰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x! F6 s: V9 w& d
tvb now,tvbnow,bttvb# Y) A2 n7 v  g/ J' `! \
其實報道未必有錯誤,只是重點應該是「在沒有醫生的建議或分析下,市民不應自行安排上述檢查」。醫生的價值在於「選擇」及「分析」檢查,而醫療檢查從來都不是「消費品」,不應該讓市民隨意「選擇」。這正反映市民用消費心態去看待檢查,甚至看醫生,這種觀念實是大錯特錯。
* i% p7 y6 e/ a+ x: |
+ Y$ M5 E/ i. W有不少人做了多項檢查後,帶着厚厚的醫療報告去求醫,但其實當中只小部分的報告結果對他們有幫助,而且檢查愈多,出現「假陽性」愈大。假陽性即錯誤地表示已患病,消費者因這些假陽性報告而看專科醫生並作更多複雜的檢查,對他們可說是得不償失;再者,假陽性報告只會令他們多添憂慮,到頭來「無病變有病」。
# r0 x7 p& d  ?$ m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8 x/ ]8 [
若市民要做身體檢查,應先諮詢家庭醫生或有長期覆診的主診醫生,制訂度身訂造的檢查計劃並跟進報告結果。一般而言,醫生會為年檢病人安排「全血像」、「肝腎功能」、「空腹血糖及膽固醇」、「靜態心電圖」、「肺部X光」等檢查。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