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濕疹的形成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6-7-9 03:32 PM     標題: 濕疹的形成

補健食品並無藥效,因為不是藥。但它能調理某些身體功能,補充日常進食之不足,對一些局部身體機能失調的人,往往能有幫助。舉一個例,濕疹(嚴格來說)並不是病,而且沒有特效藥,但可以從「補健」的方法着手去紓解,避凶趨吉。
$ h# }' v1 y# E. Z公仔箱論壇
0 m% C9 J9 z8 X/ M- o7 }tvb now,tvbnow,bttvb濕疹乃是在皮膚處發生的不適。表徵為發紅、水腫、痕癢難當;更可以有發乾、剝落、起泡、開裂、滲血以至結痂的現象。可影響到的「病」人什麼年齡都有,於小童更是常見。這種「不適」十分惱人。除了外觀上引起的尷尬,更可令人癢極了,搔又不是,不搔又不是。有人因而很多東西不敢吃。這都影響到生活質素。
# \5 Q# l+ x, D" }9 v5.39.217.77:8898
0 C6 T6 n2 `' l皮膚的癢和水腫,大體上源自一些致敏物質,是致敏物質刺激「肥大細胞」Mast Cell分泌「類胰蛋白酶」Tryptase和「組織胺」Histamine。能夠刺激肥大細胞的致敏原,基本上有兩大類:物質和非物質。前者包括食物、化學物品、塵蟎等,後者包括紫外線、情緒、溫差。以食物而言,肇事之原因往往不是質,而是量。tvb now,tvbnow,bttvb' ^$ P, ]7 ~1 h8 i8 t" k% x
5 }7 @$ o0 C1 B9 x8 z  @+ C
以蝦為例。在人的免疫角度來看,蝦的蛋白質屬外來物質。若吃了少量的蝦,消化系統可以很快地把蝦的蛋白質,分解為基本的胺基酸,人體亦不會將其排斥。可是,一旦吃得過量,胃和小腸的消化酵素無法迅速將其分解。小串的胺基酸(又叫「肽」Peptide)待吸收到組織後,免疫系統視之為入侵的外來物體,因而製造抗體(叫IgE)去捕捉這些侵略者。之後,IgE附於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接受體」,於是刺激肥大細胞分泌上述的「類胰蛋白酶」和「組織胺」;本意是要舒張微絲血管,以便血液的淋巴細胞湧進組織,殲滅敵人。公仔箱論壇' S' Y5 N  [; k5 m2 j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R+ Q8 M' Q( a7 W7 {9 S6 O
但當(體積比紅血球大兩倍的)淋巴細胞能滲出微絲血管時,紅血球也能滲出,於是,皮膚便紅了。另一方面,紅血球既能滲出,水當然也能滲出,於是,皮膚便腫了。這便是疹形成的原因。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