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時事討論]
林行止: 紅孩兒翻文革筋斗 窮學生潦草畫龍蛇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6-7 11:19 AM
標題:
林行止: 紅孩兒翻文革筋斗 窮學生潦草畫龍蛇
林行止
: 紅孩兒翻文革筋斗 窮學生潦草畫龍蛇
! J P2 s) n0 s6 D公仔箱論壇
1 h* ~' x# G# a& g4 y5 a5 S2 s0 c
& q! m4 P& S; W4 f* T- X6 Z4 J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五一六通知〕至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澤東病逝),記得「文革」開始後不久,時在劍橋的筆者寫了一篇題為〈「紅孩兒」和「螞蟻雄兵」〉的「通訊」,在《明報月刊》(第二卷第四期〔總十六期〕、一九六七年四月號)發表,惹來當地幼稚左傾分子不滿,有人揚言 糾眾到舍下門外抗議,還恫嚇會以石頭砸碎住所玻璃窗,讓「包租公」史密斯(藥劑師,在米爾路藥房任職)專程上門勸筆者小心(他倒沒要筆者「收筆」)。此事後來不了了之,料與當時劍橋唯一一家中文書店(亦是唯一售賣《明月》的劍橋書店)的洪姓
※老闆車禍喪生,令群蟻(他和他的小嘍囉稱不上「龍」)失去工蟻的 「引路」亂成一團而作罷!在六七十年代,視中共為進步力量的英國左傾分子,數不在少,得風氣之先的劍橋真的是「一片紅」,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入室弟子羅賓遜夫人(J. V. Robinson, 1903-1983)便是此中翹楚,她高調肯定大躍進的成果,支持「文化大革命」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破舊立新」,這批劍橋人當時成立一個擁護中共的「劍橋會」,把「紅衞兵」譯為「螞蟻雄兵」(看過荷里活電影The Naked Jungle港譯《螞蟻雄兵》的人,不會不認同此譯法罷),當然成為他們的打擊對象;筆者本來首當其衝,卻因這名書店老闆的離世而逃過「一劫」!
5.39.217.77:8898$ ~# T3 C2 \$ Y, |! O2 M
& v% z2 J& v; L.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翻開欠一年便半世紀前的舊文,讀之竟不覺過時,茲一字不改(引文括號內的單字為應刪未刪的沙石)把有關部分重刊如下——
, [$ n+ I' d6 L8 ~4 C- M* s- G
「紅衞兵」的英譯是Red Guard,若要從英文譯回來,我就不願用這個「欽賜的名堂」矣,我以為譯為「紅孩兒」更(能)通俗傳神,何以故?其一、這班鬧得中國大陸天翻地覆的少年人多數(都)是五十年代的「產物」,都是「在黨的哺養下成長」的孩兒,豈不真正大紅特紅乎!其二是他們橫衝直撞,所向披靡,與中國(的)通俗說部裏(的) 手提方天戟、腳踏風火輪的紅孩兒的行徑類似,「因以為名」也。
tvb now,tvbnow,bttvb! A# l5 a P- z Q6 G
3 N( _8 o- V1 n
可是,當我昨天晚上欣賞完英國廣播電視公司第一台(BBCI)題為《毛氏的最後革命》的長達四十分鐘特寫節目Panorama後,想起熒光屏上那些萬頭鑽 動的「動人場面」,又覺似乎該用「螞蟻雄兵」這個意譯纔*算恰切——此刻執筆寫稿,雖未學哲人作「繞室徬徨」狀,當仍未能有所取捨,尚望香港方家指教。
# J! C k0 j& k0 N.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2 i7 F) Z' i2 N5.39.217.77:8898
筆者的鄰室住着一位抵(至)死不認是英國人的蘇格蘭學生,有天他過來喝咖啡,順便向我「請教」一事,原來此公不知在哪裏聽到下面一則「笑話」——有一位從 香港回大陸省親的女同胞,歸程時在邊界被「紅孩兒」查出穿紅色底褲,認為有辱「烈士鮮血所染成的紅色」,不准離境云云,問我是否「知情」,除了搖頭苦笑之外,我能說啥!與這班「原子義和團」同為中國人,有苦說不出也!
/ K$ t% y$ x/ o+ k( z9 E8 @8 l
8 h# t1 z- Y( W" h- w8 y+ d* J
「紅孩兒」在中國大陸所掀起的「文化大革命」,對中共歷來所苦心經營的「世界革命」發生了「影響」,(六六年)九月二十日《劍橋新聞》(Cambridge News,午報)即以〈英國的紅孩兒〉的「榮銜」贈給英國自由黨內的青年激進分子,該標題橫貫第一版全欄,觸目驚心,幾疑中共的「紅孩兒」已征服這個古老(的)帝國。
; h2 }2 P8 y3 A3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 {: H* `# X1 l, \. h
十月二日,此間各大報都用顯著的篇幅報道「十.一」北京盛況,《時報》在第一版頭條位置刊登其獨家香港通訊,報道名作家老舍為「紅孩兒」所逼跳樓殞命(按十月二十三日又盛傳傅雷夫婦在上海寓所雙雙自殺,未知確否;蓋十一月上旬一位剛從北京歸來的講師在市政大堂〔Guild Hall〕作有關中國近貌的專題演講,堅說老舍仍在人世)。《衞報》報道天安門前盛況的新加坡航訊,焦點亦落在手捧「毛著」的「紅孩兒」身上,這班少年可說搶盡鏡頭。
! B4 I$ @' p2 w8 m' `* A2 e0 |
! Q1 J; [3 r8 _/ F2 I$ R- N
就在「紅孩兒」成為熱門新聞的同時,中共駐倫敦代辦熊向暉的處境又成為人們談論的對象(有關熊氏在英工作,略)。
4 j- B, T4 b5 }2 h* \9 V& Q5.39.217.77:8898
( D9 \5 }# m" O- m+ j
最後,讓我再補充說說「毛氏的最後革命」這個節目。這是一個資料豐富並編輯得很有條理的特寫節目,它從香港(澳門)的中共問題研究人員怎樣搜集資料說起,直到毛主席在天安門檢閱「紅孩兒」止,其中有毛主席「浮」渡長江,背景長江大橋巍然在望,圍在毛氏周圍的人不計其數,滿江插着紅旗的木船,歌聲震耳 (唱的是什麼歌,聽不清楚,但聞「毛主席,毛主席」之聲不絕於耳),節目的焦點是毛氏接見「紅孩兒」的一瞬,當「冇晒(沒有)表情」的毛氏在穿軍服的女護士「扶持」下走上天安門時,「紅孩兒」那種聲嘶力竭呼口號(見一小女孩激動得「熱淚盈眶」)的場景,使與我同觀電視的朋友們一致聯想起少男少女歡迎「披頭 四」的景象來。
7 p- D4 G" k- e; ~- U rtvb now,tvbnow,bttvb
. Z9 o. z4 o1 v. U7 E! [+ U
※去周遵醫囑在家「靜養」,不能「看」(遑論寫)只能「聽、講」(不必筆耕的最大「收穫」是偏高的血壓回復正常︰「天下沒有免費午餐」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有老朋友來訪,談英倫舊事,及「文革」,說這位書店老闆姓許。和這位老闆不太熟,事隔半世紀,我們都不敢肯定其為洪姓或許姓;我們的「集體回 憶」是在該書店閣樓(二樓)看中共「原爆」的紀錄片——令人心振奮,知道中國已真正站起來!
: ~) X+ e y# z* q1 ptvb now,tvbnow,bttvb
1 u2 o# w5 L3 l, X
*此古典繁體才字,為當年《明月》編輯所改(稍後長期主理該刊的胡菊人兄,亦是此字的「擁躉」),殆無疑義;不才才不會寫此共二十四五「劃」的古字——此句共五個才字一共才十五「劃」。
4 F y5 \7 G9 G' s# P) i
9 ?: a6 R0 L" \" G
無巧不成文。當時《明月》由「金庸自己擔任總編輯……,」執行編輯為名編劇家陳銅民(著名導演陳可辛的尊翁);長居泰國,為當地華文報章撰寫社論時評的銅民兄,在二○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曼谷《世界日報》的專欄文章,題為〈我替很多著名人物改過稿〉,談及筆者在英國寄回稿件︰「大概是由於邊開工邊寫稿,隨手找到什麼紙頭,就用什麼紙寫稿,故其來稿字寫得很小,所以看他的稿很費勁,有時要重抄,並把句子理順。山木兄大概也知道我看他的稿特別用 心……。」五十年前,一窮二白的筆者嫌郵資太貴,多用「郵簡」寫稿,字跡潦草、沒有機會校稿且未經潤飾,大增銅民兄的工作量,在此再向他致謝。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