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自資學位泡沫化 皆因港府欠承擔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6-6-2 04:15 AM
標題:
自資學位泡沫化 皆因港府欠承擔
自資學位泡沫化
皆因港府欠承擔
5.39.217.77:8898$ m. J1 j0 P0 q o% |7 d" C
) m2 {5 S; {: k! P+ w5.39.217.77:8898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奈在香港,教育早就異化為一盤生意,不少高校淪為學店。隨着中學畢業生逐年遞減,一度多如雨後春筍的自資專上院校亦無以為繼,面對收生不足問題,教育產業泡沫爆破就在眼前。
3 X. |$ z$ v; P;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v5 [2 @8 i!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事實上,自資院校經營困難的警鐘早就響起,屬於港大成員機構的自資院校明德學院,早前就因為收生不足及財困幾乎關門,幾經轉折才由港大專業進修學院暫時接管,勉強渡過難關。一葉知秋,目前全港有多達十七間開辦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院校,上個學年生源不足已經惡化,除了三間院校收生較預期多,其餘都剩下大量學額,有的預計收生逾千人,結果只有百多人報讀;有的預計錄取百多人,最終只有廿餘人;更有院校零收生,簡直慘不忍睹。
公仔箱論壇$ h8 [; E# _/ ~3 n( e+ {, B
公仔箱論壇: y1 Z6 K) d/ n) i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一直以來,大學資助學額僧多粥少,縱使每年有兩萬多人考獲入讀大學最低資格,能夠進入大學的只有一萬二千人,港府為了製造「人人有書讀」假象,鼓勵各院校開設自負盈虧的副學士和學位課程。當教育變成賺錢的生意,吸引不少商業機構紛紛加入「戰團」,自資院校開了一間又一間,學位開完一批又一批,自資學士學位四年前不過七千七百個,上年度已急增至一萬七千多個,不可謂不誇張。
' i& O; r" M4 g' E' P公仔箱論壇
$ I' L! d9 T3 u9 t+ U
過去生源充足,這類名不見經傳的自資院校依然可以其門如市,然而風水輪流轉,隨着出生率下降,近年中學畢業生人數持續減少,由幾年前的八萬至九萬人,跌至今個學年的五萬二千多人,至二○至二一學年只餘四萬三千多人,收生不足問題浮面。奇怪的是,港府彷彿仍未看見問題嚴重性,上學年提供的學士、副學士、毅進等其他文憑學額多達七萬八千個,比考生總數還要多,爆煲只是時間問題。
公仔箱論壇) `' E0 Q2 S' P; I; n6 S!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A1 F* R) t" b5 c
當然,有麝自然香,如果自資院校真材實料,不愁沒有學生入讀。問題是這類自資院校質素參差,良莠不齊,市場認受性低,久而久之難免乏人問津。最不堪的是,港府一直以自負盈虧為擋箭牌,對自資院校放任自流,不監不管。日前立法會討論自資院校濫收留位費問題,教育局一句「自資院校高度自主」便對有關問題置之不理。自資院校無王管,亂象叢生就是必然結果。
tvb now,tvbnow,bttvb- d% D2 V1 h2 w7 P+ I, o
" s2 l+ N. }4 ~2 E$ J
自資學位陷入窮途末路,副學士課程由熱轉冷就是前車之鑑。今時今日,連正規的大學文憑都貶值,畢業出來都未必找到理想工作,副學士更被譏為「掘頭進士」,而寂寂無聞的自資院校學位比副學士含金量更低,學生根本難有好出路,在學校多呆幾年,隨時是浪費金錢與青春。
公仔箱論壇' z; R! n' A1 g5 A0 H/ A% t
. s# }0 t' P% L#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說到底,一切都是港府種下的禍根。董建華時代提出六成青年入讀大學的宏偉目標,堪稱教育大躍進,前朝曾蔭權政府又大搞教育產業,將銅臭帶入校園,而今屆政府不但不撥亂反正,反而坐視大學資助學位不足而無所作為,終於造成今天誤人子弟的可悲局面。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