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莊耀洸、徐嘉穎:和平表達意見不為罪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5-13 10:29 PM     標題: 莊耀洸、徐嘉穎:和平表達意見不為罪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5-13 10:30 PM 編輯
9 u( d. b7 `+ _  b: ~0 `0 O5.39.217.77:8898
( D% l2 |& z4 O3 i8 H* ^tvb now,tvbnow,bttvb莊耀洸、徐嘉穎:和平表達意見不為罪
. r6 I3 U8 ?7 Z0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H, ]; i" H1 k4 Ytvb now,tvbnow,bttvb' d) a  W# ~8 B- ?( I1 V  Y* I& u: l' F
近日有言論提到,可基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保障國家安全」而限制港獨言論,亦促請律政司引用《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10條煽動罪檢控倡議港獨人士。然而,根據國際人權公約,討論港獨或和平倡議港獨,理應屬表達自由保障範圍。
3 ]2 H0 W) B7 }: i
5 Y  ^) W% z8 s, Q- K5.39.217.77:8898
表達自由包括冒犯言論& s) s0 b4 C6 m&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S8 g! \/ m' n2 ^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按《基本法》第39條適用於香港,並由 《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383章)納入為本地法例。公約第19(2)條保障人人有「尋求、接受和傳遞各種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包括令人深感冒犯的言論(註1)。而本港終審法院亦在楊美雲案,指出示威和言論自由包括「表達一些可能會令某些人不悅,或衝撞某些人,又或抨擊當權人士的意見的自由」,但「上述這些自由,構成香港社會制度的核心,因此法庭對這些自由的涵義,應該給予寬鬆的詮釋」。(註2)
4 x, w6 ]9 e) u  s2 Btvb now,tvbnow,bttvb( T/ e  v- v/ L, \# A
限制須出於必要 合乎比例
) b+ p# T5 z; C5 Q8 v. H% ftvb now,tvbnow,bttvb

" [- U1 o6 y6 z5 p! {5 {- R5.39.217.77:8898的而且確,公約第19(3)條訂明「保障國家安全」為其中一個限制言論自由的合法目的。問題是,政府在什麼情况才可基於「國家安全」限制甚至以言入罪?
5 }7 m+ u, v2 o% L5.39.217.77:8898) ~- l  t9 Y* N0 e. w! O
首 先,公約第19(3)條訂明,凡是限制言論自由,須「由法律規定」,且為合法目的「所必要者為限」。而終審法院在2005年梁國雄案,解釋「由法律規定」 即是法律必須「清晰明確」,而「必要性」即應用相稱性測試,即是有關限制必須與其中至少一項合法目的有合理關連及限制方法「不得超越為達到有關合法目的而所需」(註3)。換言之,限制須有明確法律,且出於必要,合乎比例。5.39.217.77:88986 f) p4 h7 A& }8 g) _" X* d
: b: p" X% V* E5 v" N
我們亦可參考《錫拉庫扎原則》(1984)。它由國際法學專家制定,以 解釋公約有關限制權利的條文。香港終審法院亦有引用(註4)。其原則29訂明「只有在保護國家存在或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免受武力或武力威脅時」,政府才可基於國家安全限制部分權利。換言之,沒有構成武力或武力威脅的言論不受此限。
" K) q$ s  K* g, T( Z5 |
9 d' R5 u! `" ]: }+ D& J! Rtvb now,tvbnow,bttvb
此外,由國際法及人權專家制定的《約翰內斯堡原則》(1995),更具體訂明基於國家安全限制表達自由的原則。其原則1(2)訂明,若政府基於國家安全限制言論自由,「必須具保護合法國家安全利益的真正意 圖及保護效用」。原則2解釋除非其真正意圖和明顯效用是「保護國家存在或其領土完整,免受武力或使用武力的威脅」或保障其「回應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的能 力,無論該武力來自外界軍事威脅,還是內部煽動以暴力推翻政府」,否則基於國家安全作出限制並不合法。原則6更訂明,若要懲罰威脅國家安全的言論,「符合 原則15及16,政府能證明該言論(a)旨在煽動即時暴力;及(b)有可能煽動該等暴力;及(c)言論與發生該暴力的可能性,有直接及緊貼的關聯」。而原 則7訂明,和平表達包括倡議「非暴力方式改變政府政策或更換政府」,並不會視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9 j( a1 o# B! n# v2 Y2 q# T5 i公仔箱論壇換言之,若純粹討論或倡議港獨思想,理應屬表達自由保障範圍。一旦涉及煽動即時暴力,其言論可受到限制。tvb now,tvbnow,bttvb6 W8 y/ q( |* p! w) X5 z

# V5 V6 H  t3 X& z煽動定義含混 屢遭聯合國批評
. l7 l4 z2 X. u0 f! r1 ]5 |
公仔箱論壇: m+ g# ?3 _: z  c
《刑 事罪行條例》第9條訂明煽動意圖,包括「(d)引起女王陛下子民間或香港居民間的不滿或離叛」,法網網羅極廣,第10(1)條訂明任何人「(a)作出、企 圖作出、準備作出或與任何人串謀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即屬犯罪,第一次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2年」。官員提出的政策不時引起居民不滿,難道 律政司要研究檢控這些官員嗎?其實聯合國一直批評香港《刑事罪行條例》叛逆和煽動罪定義過於籠統,損害公約第19條保障的表達自由(註5)。譬如聯合國人 權事務委員會於2013年審議結論第14段,關注香港「《刑事罪行條例》內叛逆和煽動暴亂罪行的現有定義措辭寬泛(第19、第21和第22條)」,並建議 「應修訂其關於叛逆和煽動暴亂罪行的立法,使其充分符合《公約》的規定,並確保準備根據《基本法》第23條制定的新立法與《公約》的規定完全相符」。因 此,一旦港府引用相關罪行控告表達提倡港獨言論的人,法律條文很可能會被質疑其過於空泛而無法律效力。
0 d% o3 T4 s8 E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7 ~9 f; `- T, y0 T# P
1: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第34號一般性意見》,2011年9月12日,CCPR/C/GC/34,段11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2 ]) R- }' V
2:香港特區對楊美雲,FACC 19/2004,2005年5月5日,段1;中譯來自摘要
5 S! W  I1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梁國雄對香港特區,FACC 1/2005,2005年7月8日,段90至93
: A2 r8 g) S- p) c4:香港特區訴吳恭劭,FACC 4/1999,1999年12月15日,段52;梁國雄案,FACC 1/2005,段32
* k2 B! c5 o& B9 ~0 d5: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1999年審議結論,段18,CCPR/C/79/Add.117;2006年審議結論,段14,CCPR/C/HKG/CO/2;2013年審議結論,段14,CCPR/C/CHN-HKG/CO/3公仔箱論壇. d# V3 K9 j2 D% D+ ~. q" [* [
tvb now,tvbnow,bttvb  ?' d& Z. }# `# |1 I& j

* Y. j" f0 O6 L9 h$ M7 I: ztvb now,tvbnow,bttvb作者莊耀洸是香港人權監察副主席,徐嘉穎是人權工作者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