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內地]
華夏趨功利 廟堂英才何在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6-1-14 01:01 AM
標題:
華夏趨功利 廟堂英才何在
華夏趨功利 廟堂英才何在
% J% V% |+ }4 D* j! e. H7 w
5.39.217.77:88989 L# u h! y0 A1 V& e4 R/ Q
, [+ X$ I" v) q2 e7 l' |6 ~
中國股市接連爆發股災,暴露廟堂之上奇缺英才的嚴峻現實。當前中國改革步入深水區,金融大開放及各類創新活動的挑戰性、打破固有利益樊籬的艱巨程度,以及社會服務與管理的複雜化,均對執政體系構成前所未有的考驗。在此情況下,執政群體中不論老將還是新丁,都得保有一顆為國為民的「中國心」,方能迎難涉險,堅定為國家及公眾服務的信念。然而放眼華夏大地,熙來攘往追求「功利」者眾,如此社會土壤,又怎能培育出「一心奉公」的卓然之花。
4 K8 A% r, N2 O3 Z8 y# m) C3 ?
" y0 E4 T5 O- }% z' H$ R2 Y) q/ I5.39.217.77:8898
有關「朝中無人」這一尷尬現實最引人注目的典型表象,已通過去年中綿延至今的股災有了充分展示。中國證監會在去年六月股市斷崖式暴跌前已出現離職潮,許多官員轉投券商或金融機構任職;此後的反腐風暴中,又有一些官員落馬。主動或被迫離開的人員雖不少,但體制外的精英卻囿於任職條件等原因無法被吸納入內,因而人才隊伍無法獲得及時補充。而這種青黃不接的狀況,顯然並非金融監管系統一家所獨有。
9 n+ o0 V5 O" }, j6 O0 p0 Ktvb now,tvbnow,bttvb
/ w0 X0 S) e1 T# H/ }; v; }# Q3 Atvb now,tvbnow,bttvb
商品經濟時代,人才的自由流動無可厚非。但若這種流動具有高度單一性而非雙向性,則相當有必要檢討其間的原因。
tvb now,tvbnow,bttvb7 r: [2 x8 j. a" K8 y# p
+ @3 y& a# v" d9 G5 c
政府挽留或者吸納人才,高薪養廉固然是一項重要的辦法,放寬任職條件也當屬「題中應有之義」。但以振興國家、服務公眾為目的的政府,畢竟與以逐利為根本的商業性機構有本質區別,執政團隊如果僅靠利益維繫其穩定性,勢必難以持久,也勢必會滋長權力尋租等貪腐行為的蔓延。因而進入執政體系的人才,除要有較完整的履歷資格、相應的知識儲備等必備條件之外,特別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是,還要有為國利民的家國情懷、為社會服務的公共精神。
: S+ X9 Q% \9 \( J2 N" |tvb now,tvbnow,bttvb
0 W, [/ o) x% j4 {1 Q1 O公仔箱論壇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推行的高薪養廉制度聞名全球,但他將畢生精力投入國家建設與反殖民主義的奮鬥,其為國為民殫精竭慮的行為感召與引領,才是推動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國確保其國際競爭力的精神引擎。然而這種家國情懷和公共精神,恰恰是當前中國精英階層所須提振的。
7 u$ W) F4 t9 @% B/ f% S5 T, p3 m. M
公仔箱論壇1 x- r* Z- Q, A4 D& e% o8 G
中國古時不論民間騷客還是武將文臣,信奉的主流價值觀莫不以家國為重,以民族大義為歸依。因之自古以來,社會精英既不乏「位卑未敢忘國憂」的忠直之心,也不乏「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守節之志,即便身處逆境,也未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抱負與情懷。而像清末硝煙名臣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鏗鏘人生,更是後世師表,青史留名。
6 @1 E( N8 p$ t7 m$ e% }
5 v! P9 i( v+ p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再到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每一個艱苦卓絕的歷史時期,都有一批民族的精英分子勇立潮頭,引領民眾排難歷險、堅定前行,即便拋頭顱灑熱血,「雖九死其猶未悔」。中華文化中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的血脈傳承,成為他們捨身為國的至高精神動能。
& [8 l5 f7 B$ o) b! \
, ?7 p* A2 T% k. h6 i
然而中國社會這十幾年來,被功利主義深刻荼毒,加之享樂主義盛行,獨立思考、深刻反省的能力嚴重弱化,甚至於喪失了對遠大抱負與社會理想的追求。在這樣的社會裏,民眾何來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切責任感?以這樣的社會基礎培育出來的所謂人才,有多少是胸懷家國的有志之士?又有多少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朝中無人可用」又豈能稱得上是怪狀?為何事至如此,難道不值得全社會來一場深入骨髓的反思?!
1 _: d# [5 K3 q. ]
; }0 G2 [) N7 y" K0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這些年中國走得太快,如今是時候慢下腳步好好想想:這一路之上,是不是把一些祖輩傳下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弄丟了?而中國又究竟該怎樣走下去?
作者:
billzhang
時間:
2016-1-14 11:48 AM
虽然文中很多的吐槽, 但是你还是和我门一起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呵呵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