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v! N' m/ h" ?6 A: N; Q 青蒿素結構和全合成的實現,為青蒿素衍生藥物開發奠定了基礎,但其本身由於工藝複雜、成本太高而不能投入生産。世界上青蒿素藥物的生産主要依靠中國從野生和栽培的青蒿中提取,但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非常低。專門種植青蒿也佔用了大量土地。 5 l) p) M* l' e- F0 [ o' _# B公仔箱論壇 , m9 p Z0 k8 m, j: o0 A5.39.217.77:8898 科學的方法可以提高青蒿素的産量,2005年10月,周維善聯合洪孟民、金國章等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名致信中國科學院,呼籲加強青蒿素衍生物合成及其化學結構優化合成的研究:“中國企業參與國際青蒿素類藥的競爭,唯一的辦法是創新技術,通過申請專利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産權,保障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爭取與國際制藥企業同臺競爭的地位。”' \6 n$ m" }* ~ R
9 ]1 x6 G) B3 ~7 M- s5 ]9 f
他們呼籲,加強發展中藥青蒿、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科學技術研究,使其在資源、化學、新用途和復方抗瘧藥等方面不斷創新以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並推進青蒿素類藥科技成果的産業化、國際化發展,使青蒿素産品在較短時間裏爭回我國青蒿素在國際市場應有的地位,為發展中醫藥事業作出貢獻。公仔箱論壇/ v* ^5 D+ W$ Y$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y) O1 S8 a" D
如今,85歲的周維善已經不在科研的第一線了,但青蒿素仍然是縈繞在他心中的一份牽掛,他説:“青蒿素的原料很短缺,生物化學是解決方法之一,要繼續做研究。”作者: chnluer 時間: 2015-10-6 11:04 AM
屠呦呦為何85歲才拿到諾貝爾獎? * C+ Y( [: L) T5 _$ ~& n4 H5 n; Q: H 2 u( i! b. H- q6 ]. v* M! B8 Y9 o; J. X' d& P
公仔箱論壇+ ^1 W- o$ g( x# G' X& Z
公仔箱論壇- r9 `9 J: H9 J! X4 e+ ^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等3人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85歲的屠呦呦與另外兩名美日科學家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0 {) Y8 l- l% u, A!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o* ]2 u; B7 Q
據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了解,屠呦呦生於1930年12月30日生,是我國著名的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80年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d+ f' x D0 ~; Z: w: t
$ m6 U9 f7 m# h: d2 E, a" i
2011年9月,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該獎項的頒獎詞寫道:“屠呦呦的這一發現,緩解了億萬人的疼痛和苦惱,在100多個國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尤其是兒童的生命。” " } k/ {" U* \: K3 I' @: i5.39.217.77:8898- y: i$ p9 g! @. n6 h% f. G
據世衛組織2009年的統計數據,世界上約有2.5億人感染瘧疾,將近100萬人因感染瘧原蟲而死亡,如果沒有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那麼2.5億瘧疾感染者中將有更多的人無法倖存下來。" ?* @ M3 h, R) I;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J+ s7 @3 i& a- ^: Y \+ h4 S |
拉斯克基金媒體負責人此前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評價稱:“屠呦呦教授是一個很優雅的人,總是保持笑容。她領導的團隊將一種古老的中醫療法轉化為最強有力的抗瘧疾藥,使現代技術與傳統中醫師們留下的遺産相結合,將其中最寶貴的內容帶入21世紀。” 5 N; T3 A$ p. r1 l; }7 m/ ztvb now,tvbnow,bttvb, z. I2 {! N. O- Q
美國主流媒體也曾對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評價。《紐約時報》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評論説,這種藥物是消滅這種疾病的“首要療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J6 F5 c7 y- L. Z
2 I/ O; |* ^2 u t& s9 m q* u 屠呦呦課題組蒐集了808味可能抗瘧的中藥,1971年10月4日,經歷了多次失敗後,在實驗室裏,屠呦呦終於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獲得對鼠瘧、猴瘧瘧原蟲100%的抑制率。 ) Y" t- S3 n" W( z' k公仔箱論壇/ @" u% Z+ ^+ E
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 * B8 f/ _0 Z2 x+ _9 p. Q5.39.217.77:8898: I1 y; d! S& U+ W" B# k
2011年,屠呦呦接受了美國《臨床研究期刊》的專訪,她表示,在經過了那麼多次的失敗之後,當時自己都懷疑路子是不是走對了,當發現青蒿素正是瘧疾剋星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也是難以表述的。 7 [$ ]# q2 d/ J! B! w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q! O; J) @( E% b3 C( m
屠呦呦稱,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植物化學研究人員,但作為一個在中國醫藥學寶庫中有所發現,併為國際科學界所認可的中國科學家,她為此感到自豪。 + p$ V9 r H8 e1 r. D' ltvb now,tvbnow,bttvb* ^! N9 v5 d) Z2 g; B. S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斯坦曾説,“生物醫學的發展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發現,二是發明創造。”屠呦呦表示,“很榮幸,這兩條路我都走了”。 ( U4 b. p# q# X- K0 R4 o& b t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i7 F0 p4 k$ P" L% i% F
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據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 4 ?# J0 `. I9 A6 Stvb now,tvbnow,bttvb & y: b* V! {+ ]) [ 釋疑:諾獎獲得者緣何年齡偏大? - \9 }5 d Z: ^8 ]: N/ ^; U # K3 e% L! ]: D) A% P. _6 ytvb now,tvbnow,bttvb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是59歲,而剛剛獲得諾獎的屠呦呦已是85歲高齡。為何諾獎獲得者年齡普遍偏大?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教授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項重要的科研成果從提出到獲得諾貝爾獎一般需要數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科研成果需要反覆檢驗。有的科學家可能年輕時就提出一項新發現,但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獲獎。如華裔科學家高錕從1966年提出光纖通信理論到2009年獲獎,經歷了43年時間。5 i n; N1 u4 h; I) Y# [
) T. L# O( r2 b 正如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所説,“我的論文發表15年後,我便獲得了諾貝爾獎,這點和‘光纖之父’高錕相比,我是幸運的”。今年因“上帝粒子”而獲獎的兩位科學家已年近八旬,他們的理論從提出到被證實,再到獲獎,時間跨度也近半個世紀。即使如此,該理論也並非完美。9 w- T1 Z. a! X& O: p2 B8 Z' C
/ V/ H1 r1 P9 V% s$ e, s6 @7 U5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然,有時科學發現被證實也會很快完成,比如1956年楊振寧、李政道發現宇稱不守恒定律,在吳健雄1957年的實驗中得到證實,引起科學界的震蕩,同年二人獲諾貝爾獎。作者: chnluer 時間: 2015-10-6 11:11 AM
“抗瘧神藥”青蒿素靈感來自古藥典 : ^- V/ Y2 @5 Y- S$ c( i9 q5.39.217.77:88985.39.217.77:88985 F" V( [4 K _& k; U
5.39.217.77:8898- A1 m0 T {6 q
% Q6 A! M* g" X1 N2 W 5.39.217.77:88980 z" ?/ n' M) G" S# a5 g; T+ i/ M' J* R
- \$ C5 m5 T0 Y! C# F+ t3 Z9 ]公仔箱論壇 " J. E; \- ?8 d1 i+ J+ q& z y. y* d' ?9 [' J; Q J
公仔箱論壇7 w- H' k* r# r, t; v7 w. t
昨天下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傳出後不久,一則“熱烈祝賀北大校友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招生辦”等多個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傳播。 , V7 @. U$ |2 r/ h% Y2 A8 C3 Q5.39.217.77:88985.39.217.77:8898, I+ N. \. M& m, h/ o _# h
消息稱,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願。 $ n8 D$ a, y+ A: c& p# N7 @* {. _5 d7 ^' H4 F
早在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之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任院長饒毅就高度評價過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因為她的研究組第一個用乙醚提取青蒿,並證實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瘧作用。% i; T' p* [! ~* M# W" y1 H8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