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撤資」指責 對李嘉誠不公平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0-1 10:17 PM     標題: 「撤資」指責 對李嘉誠不公平

「撤資」指責 對李嘉誠不公平
9 H" X- i& o5 [/ Gtvb now,tvbnow,bttvb
1 C  L5 i% h! b9 }- c8 ~9 k* u: q
tvb now,tvbnow,bttvb) J- `# n5 G. G8 ^7 g$ q6 @( ]
香港長和主席李嘉誠就內地媒體批評他「撤資」的文章作出回應,指該文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強調「撤資」指控完全不能成立。他對有關指責發出不平鳴,逐點反駁,並不常見,故引起香港與內地廣泛關注。內地《環球時報》九月三十日即發表社評評論此事,指內地針對李嘉誠的批評只是「去神化」的過程,他本人有必要適應,意即毋須作出高調回應。該報雖說並非敵視李嘉誠,卻明顯帶有敵視之意,文理同樣扭曲,也同樣對他不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1 s' k9 d1 P' M. j, N

" }) V! [$ m4 d* `' A(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環球時報》社評所說的「去神化」,就是不再把李嘉誠視為神,他對這個新轉變應該接受。問題是,李嘉誠從來沒有把自己視為神,多年來他只是作為一個刻苦奮鬥、不怕困難的實業家,在香港、內地和國際開創事業,把他「神化」的是內地一些輿論,而這些輿論如今卻翻轉了臉孔,以偏激言詞批評他,然後用「去神化」作為攻擊他的理由。事實上,內地真正要「去神化」的人甚多,為何特別要針對李嘉誠?對他公道嗎?這樣做是否有其他目的,令人費解。

# s- i( Q: k# h+ u4 @$ }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0 r, ^/ r, {" m
此外,《環球時報》指李嘉誠作此回應,只是沒適應內地新的輿論面貌,他不應大驚小怪,意思是他沒必要這樣做。這說法也很有問題。最先引起議論的那篇內媒文章,對李嘉誠的抨擊甚為嚴厲,遣詞用語既兇且重,他感到受屈而作出坦率回應,還自己一個公道,是正常而合理的事。如果《環時》認為對此事毋須過度反應,為何又第一時間發表社評反駁李嘉誠的回應?其雙重標準不是很明顯嗎?

$ @5 V1 b5 ^7 C+ {0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m' g) t& R; V% n+ g1 g% F: w! ]
再說,《環球時報》一向較激進,屢與改革派和知識分子罵戰,其評論觀點是否客觀中肯,大家心裏有數。
tvb now,tvbnow,bttvb8 S" U1 U3 m# A; B9 c2 R

# g9 M; k4 H'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李嘉誠今次高調反駁內地媒體有關「撤資」的批評,指出內地對開放市場資金進出的一些錯誤看法,可以消除對正常投資活動的誤解,實是好事,也有必要。

3 G5 s/ h+ g- `+ v公仔箱論壇/ m! S1 O! C4 m- c5 U8 s" Q
他指香港上市公司七成選擇離岸設立公司,令運作更高效,長和集團都是這樣做,而註冊地則在香港;事實上,部分在港上市的國企,也作此安排。內地將這做法視作「撤資」,是對現代化企業運作的誤解。
3 z+ Y% B; r5 C3 q  {2 j8 [
8 f: c( E" g0 K. N, e6 k5 G: E
至於將投資擴至國際,資金根據市場情況,在不同地區流轉,也是開放市場容許的企業行為,內地也絕不例外。如果內地某些輿論對企業投資動輒加以指斥,扣上「對不住國家」的罪名,只會令企業心寒,挫折投資者的積極性,不利於經濟發展。
5.39.217.77:88982 H* [* `9 j+ X7 ^+ }

  @0 Z! {' A# i# @" p, V5 b& @( G
李嘉誠在回應中說,他一直懷有愛國之心,多年來在內地大量投資,至今仍繼續在內地擴展業務,而其創立的基金會至今捐出了逾一百七十億港元,八成七用於大中華地區。內地媒體指他在內地賺了錢後「過橋抽板撤資」,對他並不公平,也扭曲了北京開放改革的根本精神。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8898/) Powered by Discuz! 7.0.0